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29 12:26:29
每經編輯 王月龍
最近,可口可樂漲價的消息受到業內關注,有網友直呼“肥宅快樂水不快樂了”。
事實上,不止可口可樂,受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飲品企業對旗下產品進行提價。如果你最近到小區樓下的小賣部或者公司附近便利店買飲料,很可能會發現,很難找到售價在5元以下的。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譚玉涵 攝
5元以下的飲料
越來越少了
5月28日下午,橙柿互動記者走訪了杭州一些夫妻小店、社區連鎖便利店、線下商超后發現,除了礦泉水、牛奶,5元以上飲料正在占據飲品區更多的位置。
在臨安青山湖科技城地鐵站附近的一家夫妻小店內,飲品區貨架上擺放著很多包裝花花綠綠的飲料。一眼望去,5元以下的品種并不多。僅有幾款售價為3.5元,以康師傅的陳皮酸梅湯、茉莉綠茶,以及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傳統飲料品牌的飲料為主。
老板表示,目前5元以上飲料大概占到店里飲品區的60%以上。“上了年紀的,基本還是會挑3.5元的飲料,其他顧客的購買價格區間在5-5.5元;價格再往上的,買的人稍少?!?/span>
傳統商超,同樣縮減了5元以下飲品占比。在世紀聯華線上的酒水飲料列表區,僅有330ml的芬達、雪碧、可口可樂以及百事可樂價格在3元及以下。脈動、中沃等功能飲料,以及蘭芳園鴨屎香檸檬茶、香飄飄低糖黑烏龍乳茶等網紅飲料,大多突破了7元。
據中新經緯,在某社區超市內,低于3元的飲品多是一些礦泉水及小規格可樂、雪碧、蘇打水等,標準規格的果汁飲料、茶飲料等普遍在3元以上,運動飲料、氣泡水則多在5元以上。而在超市的冷藏冰柜里,5元左右的飲料占據了較多位置。
此外,在某便利店的線上渠道,除礦泉水外,低于3元的只有一款300ml隨身裝可口可樂,售價2.1元,售價在3-5元之間的共37款,5元以上共82款,其中最貴的一款飲料賣到27.1元一瓶,為480ml的一整根植物飲料(2號);在另一家便利店內,低于5元的飲料有32款,5元以上的則達70款。
今年來多家飲料品牌漲價
據紅星新聞此前報道,近日,多個終端的可口可樂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漲價,便利店、小超市以及不同商超可樂售價都略有不同。
為了消除不同銷售渠道售價差異的影響,紅星資本局對比可口可樂在天貓旗艦店和京東自營店鋪的售價,發現同樣規格在可口可樂中國的京東自營店24瓶的售價59.9元,也就是2.5元/瓶,而淘寶平臺未搜索到該規格產品。據比價軟件顯示,京東平臺的自營旗艦店可口可樂各規格產品在5月19日的售價均相對上漲。
在經銷渠道,四川一位采購商告訴紅星資本局,可口可樂工廠在上個月漲價,24瓶的300ML可口可樂拿貨價上漲4元。
2月初,養樂多100億活菌的原味和低糖產品也開始漲價,單價分別從11.7元、12.7元漲到12.8元和13.8元。
隨后,被稱為“乳酸菌飲料第一股”均瑤健康也于2月12日發布公告,將對“味動力”品牌部分產品出廠價格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約為3%至6%不等,新價格執行于2023年3月1日開始實施。
而據中國城市報此前報道,2023年,新年假期剛結束不久,農夫山泉打響行業開年“漲價第一槍”,宣布調整杭州區域19L桶裝水價格,自2月1日起,該產品由20元/桶上調至22元/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調整之前,農夫山泉已對上海地區的19L桶裝水售價進行了調整,由26元/桶上調至28元/桶。
為什么飲料越來越貴
近兩年,飲料越來越貴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原材料價格上漲。
均瑤健康在公告中提到,上調公司“味動力”品牌部分產品的出廠價,主要是因為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材料、運輸、包材及輔材等成本的持續上漲。
據中新經緯報道,在國內,糖價也在上漲。中國糖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底,甜菜糖廠已全部停機,甘蔗糖廠除云南省有3家尚在生產外,其他省(區)糖廠已全部收榨。2022年/2023年制糖期,全國生產食糖896萬噸,同比減少39萬噸。全國制糖工業企業成品白糖累計平均銷售價格5865元/噸,同比回升129元/噸。
除糖價上漲外,飲料包裝瓶的主要原材料PET(一種高分子聚酯材料)的價格也在上漲。農夫山泉在2022年年報中提到,2022年原油價格上漲,作為原油的下游產品PET等原料價格也出現明顯上漲,這加大了以PET等材料作為產品包裝主要原料的飲用水和飲料企業的成本壓力。
據橙柿互動,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飲品分會秘書長、全食展組委會主任王海寧認為,新品研發需要投入較高的研發成本及市場推廣費用,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新品價格相對較高。產品升級疊加消費升級,是導致飲料漲價的重要原因。
編輯|王月龍?杜波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新經緯、橙柿互動、紅星新聞、中國城市報、公開信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