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2 17:08:37
◎作為“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獨特魅力除了藝術的欣賞,還有市場的活力。其中一年一度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舉行的影視產業論壇引人注目,頭部財經媒體與頭部影視集團合作辦會,內容絕對出圈重磅。6月8日下午,修葺一新的上海國際電影藝術中心將迎來第一場產業大會。
每經記者 丁舟洋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步入六月,所有電影人都將為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到來而心跳加速。
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由每日經濟新聞與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產業大會又來了。SHO未來•海上論壇,將圍繞“AIGC改變世界 打開光影新視界”為主題,邀請科技、文創、影視、互娛等行業的龍頭公司和領軍人物,一同探討當IP遇到AI的產業新思路。
SHO未來•海上論壇主視覺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煥新升級的大會,將在煥新升級的影迷圣地舉行。作為“電影圣地”、承載無數上海記憶和電影光輝,以及全國電影文化的精神化身——上海影城歷經一年多煥新升級,將于6月8日盛大開業。
SHO未來•海上論壇舉辦地——煥新后的上海影城 圖片來源:上影供圖
6月8日下午,修葺一新的上海國際電影藝術中心將迎來第一場產業大會。升級后的上海影城,在聲效、銀幕等各項觀影參數方面均居全球之首。SHO未來•海上論壇——2023“影視+”產業大會將影廳的創意科技發揮得淋漓盡致,呈現出科技感十足、互動性極強的虛擬現實的體驗。
1993年,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上海誕生,上海國際電影節至今也仍是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每年6月,一批中國電影人的作品和名字也從這里開始,為世界知曉,上海也將變成一座電影之城。
在剛剛結束的第76屆戛納電影節期間,戛納電影市場、法國電影雜志官方場刊等均對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予以報道關注。
在法國電影雜志對斯科利莫夫斯基的專訪中,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委會主席表示,自己一直對中國文化有很深的欣賞,并一直渴望更多地了解它,“很期待在這個久負盛名的電影節上看到電影的選擇”。他稱自己很了解中國很多史詩級的電影:“但我很想更多地了解一些不太知名的中國導演的電影。”從未來過上海的他,表示已經通過官方網站和各種媒體報道了解上海國際電影節,“我非常渴望在6月份親身體驗中國這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電影節”。
作為“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獨特魅力除了藝術的欣賞,還有市場的活力。其中一年一度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舉行的影視產業論壇引人注目,頭部財經媒體與頭部影視集團合作辦會,內容絕對出圈重磅。
比如,在2017年,論壇聚焦“中國電影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當時其他人都在談中國電影票房何時“趕英超美”時,論壇第一個鮮明地亮出“中國電影需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在現在來看都不過時。
比如,在2019年,該論壇是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唯一一場深度聚焦5G和影視產業密切結合的產業大會。除了對內容制作方式和流程產生深刻改變,大咖們預示了5G變革后行業的新機遇。
比如,在2021年,論壇打通了影視界、資本界、學術界,包括著名經濟學家、時尚、文旅、潮玩等圈層的21位重磅嘉賓首次相聚的場景,實現資源互通、跨界融合。
在一片浩瀚的大海上,一架放映機宛如一座燈塔,在奔涌的浪花中,引導沙船前行。這是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官方海報,以“海納百川 與光同行”為主題,寓意聚合、包容的電影文化。
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海報 圖片來源:@上海國際電影節微博
聚合、包容,這也與產業大會的精神內涵暗自契合。因為新銳的主題、聚合的嘉賓,以及坦誠的氛圍,每屆產業大會都會吸引券商組團參會,發言嘉賓胸懷錦繡、字字珠璣,精彩的內容讓現場氣氛數次沸騰,讓人意猶未盡。
全球影視人的聚會、影迷劇迷們的節日,見證了上海國際電影節三十年來一路走過的上海影城也將在6月回歸。
2022年2月21日上海影城正式啟動修繕改造工程。上海影城曾開創中國多廳影院之先河,是一處不可替代的“觀影圣地”,也是無數人的情懷所系。
5月26日,2023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動員大會舉行,同時發布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影院名單。其中包括備受影迷關注、陪伴了上影節30年的上海影城也再次位列展映影院名單,修葺一新后與電影節一同歸來。
在上海影城領先全國完成技術升級迭代后,此次入圍的展映影院都拿出了高科技影廳參與放映。41家影院的50個影廳中,不乏Dolby、LUXE、IMAX、Onyx、RealD、CINITY等高科技影廳。
繼往開來,有傳承也有創新。經過五年的積累沉淀,本屆SHO未來·海上論壇——2023“影視+”產業大會將在上海影城與新朋老友再相見。
擔任上海影城改造項目總指揮的上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說:30年前她從無到有,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發源地;30年來她星光璀璨,見證了無數影迷、情侶與大銀幕的淵源;30年后的今天,她煥新出發,承載起中國電影藝術之城創新策源的新使命。圖片來源:組委會供圖
內容更迭,消費力轉移,電影產業數字化離不開新技術與新消費。這個春天,原創IP爆發出巨大生命力和市場潛力,預示中國電影從相對單一的票房投資回報,轉變為開辟大IP的第二收費窗口。
時代的趨勢銳不可當。AIGC與影視IP的融合,電影的產業維度被前所未有地打開,更多的技術和場景將轉化為新的商業模式。
圍繞AI與IP的新火花,本次大會將有上海電影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王健兒、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侯曉楠、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IMAX CHINA首席執行官孟丹青、蔚領時代創始人兼CEO郭建君、《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等嘉賓同臺討論。
IMAX CHINA首席執行官孟丹青、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侯曉楠都是今年走馬上任的新任CEO。SHO未來·海上論壇——2023“影視+”產業大會也是他們上任后亮相的首個對外論壇,對話內容值得期待。
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侯曉楠 圖片來源:組委會供圖
IMAX CHINA首席執行官孟丹青 圖片來源:組委會供圖
此外,今年爆火的動畫片《中國奇譚》,也將在本次大會上碰撞出新的火花。《中國奇譚》主角們看似是遠離人間世態的“小妖怪們”,但憑借現實寓言般的情節塑造與代入感較強的情感表達,讓不少觀眾“被狠狠地共情了”。
在這部短片中,觀眾看到它在“熊教頭”的指揮下一會兒要做一千支弓箭,用來攻擊唐僧師徒四人;一會兒要去刷鍋,用來烹飪唐僧肉;一會兒要去砍一千斤柴,兢兢業業卻免不了被一頓苛責與詰難……
于是大家感嘆:“原來我們都是小豬妖”。在6月8日的SHO未來·海上論壇——2023“影視+”產業大會上,《中國奇譚》的小妖怪們將化身為動態數字人,向臺上的大老板們提問。打工人挑戰大老板,問題必須是犀利的,答案也值得期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