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7 23:17:09
每經記者 溫夢華 每經編輯 楊夏
當下,公眾正處于科學技術加速變革時代,年輕人對科技內容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在B站上,UP主“吳伍六”《“復活”我的奶奶》、“A唐門三叔”《AI復活我的外婆》,通過生成式AI技術讓親人“復活”,讓我們看到了科技的另一面。
6月8日,由上海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與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SHO未來·海上論壇——2023“影視+”產業大會,將亮相煥新歸來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主會場——上海影城,圍繞“IP遇見AI”的話題,邀請影視、科技、文創、互娛行業的龍頭企業與領軍人物,共同打開光影新視野。
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作為論壇發言嘉賓出席本次活動。論壇前夕,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會極大降低視頻內容的創作成本。”
借助AI極限發揮創造力
在B站,每天有數以萬計的UP主為大家展現ChatGPT、AI等技術到底是什么,可以干什么。
“AIGC時代到來,將為視頻創作者打開巨大的想象空間。這一變化將尤其利好知識類視頻內容創作者。”李旎坦言,當下互聯網內容正在從娛樂化走向知識化,相較于文字,視頻傳遞知識的效率更高,用戶通過視頻獲取知識的需求將會越來越旺盛。
過去一年,有2.43億用戶在B站觀看知識類內容,是中國在校大學生人數的5.5倍。龐大的需求之下,知識類內容也在B站持續繁榮增長,生長出更多的新內容。據悉,過去三年,知識類創作者同比增長86%,知識類視頻投稿量同比增長199%。
爆火的AI正在為內容行業創造著更多變化。在B站上,有越來越多專業、優質的科技UP主,以更貼合年輕一代的表達方式,分享最前沿的科技知識,將科技用于實際。
很多UP主也是真正的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其中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有兩院院士以及各行各業的學者,目前B站是全網院士入駐最多的平臺,累計入駐的教授和學者共有645位。除了專家學者,更多的科技視頻的創作者是那些有才華的年輕UP主。過去一年,B站科技類UP主達116萬,累計創作科技類稿件1482萬。
李旎認為,AI技術的飛速發展,將會進一步激發知識類視頻的爆發式增長,質量與產量,都將飛速提升。“過去,創作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知識信息的檢索、篩選、編輯和視頻內容的后期制作剪輯上,未來借助AI的力量,這些人力與時間成本都會大幅降低,創作者可以將精力完全聚焦于核心創意的思考生成。這將會帶來內容創作生態的極大豐富。未來,每個人都能借助AI極限地發揮創造力、想象力,更好地學習、交流、表達、創造知識。對于視頻創作者而言,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
知識類已成內容主流
數字經濟趨勢下,知識視頻成為新的內容集散地,“萬物皆可學”的時代正在到來。
“知識類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內容的主流。視頻化和年輕一代的成長,推動著B站從動漫社區逐漸破圈成長為有用有趣的綜合性視頻平臺。”李旎觀察到。
過去幾年,知識類內容在B站生態里持續繁榮增長。在B站累計播放時長最高的10條視頻中,有7條是知識和課程類視頻,包含高數、會計職稱等多種內容。
知識視頻外,紀錄片等泛知識頭部內容形態,也進一步構建了知識類內容生態,推動互聯網內容從娛樂化到知識化,拓展出更加多元的IP內容形式。
2017年以來,B站累計上線紀錄片4718部,出品紀錄片122部。從《人生一串》《但是還有書籍》》到《小小少年》《眾神之地》《未來漫游指南》,紀錄片正不斷拓寬年輕人的知識邊界。據李旎介紹,2022年,有1.6億人在B站看紀錄片,同比增長24%;累計觀看時長達到1.88億小時。
知識類內容之外,李旎認為,動畫也正在成為一種基礎建設能力。動畫被廣泛運用于電影、游戲、虛擬直播等領域。同時,動畫也成為年輕一代表達生活和表達自我的方式。
在B站,有超過23萬的主播通過動畫技術,以虛擬形象和觀眾產生情感鏈接,動畫已經成為年輕一代社交行為的一部分。2022年,中國動畫迎來百年,國產動畫逐漸成為全民動畫,總產值突破2212億元。去年年底,B站也一口氣推出了49部國創作品新內容,探索國產動畫新可能。
“動畫一定會是構建可視化數字世界的必備能力。”李旎期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