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29 22:56:26
每經記者 張祎 涂穎浩 每經編輯 廖丹
“同樣是每年交保費10萬元、共交十年的一份儲蓄保險,不同時期買,差異有多大?”一位保險經紀人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7月份即將主推的一款儲蓄保險,相比現在的產品,15年相差12萬,20年相差19萬,30年相差34萬……
隨著銀行利率不斷走低,保險產品的定價利率也面臨調整:原銀保監會壽險部此前要求保險公司調整新開發產品的預定利率,尤其是傳統壽險產品,明確超過3%的將不予報備。目前,各家公司內部紛紛宣布停售高預定利率老產品,目前仍在售的3%以上預定利率產品,進入銷售倒計時。
6月29日一早,有股份行的理財經理打來電話,表示一款定價利率為3.5%的保險產品就剩下最后兩天了,需要的話得趕快做決定,7月份就調成3%了。由于不少保險公司將一批高預定利率產品停售日定在6月30日,不少保險代理人、第三方經紀人、銀行客戶經理都在最后“關頭”催促客戶購買。
與此同時,比銷售人員更忙碌的是保險公司產品負責人。“此次定價利率調整不僅涉及增額終身壽險,還有年金保險、兩全保險以及重疾險等幾乎全部壽險產品,隨著老產品下架,公司相關負責人正加班加點籌備推出新產品,以防出現產品空窗期。”一位保險公司內部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表示。
“最近我們產品口的都撲上去了,除了新產品的報備,還要為產品上線做充足的準備,老產品馬上就要下架了,新老產品切換必須跟上,總不能落下空窗期吧。”近日,一位保險公司人士在受訪時如是表示。
實際上,據記者了解,有這類情況的不只是這一家公司,記者在走訪時,有多家險企產品負責人就給出了“忙”“特別忙”“現在處于產品換擋期,根本沒空”等類似說法。
后端備戰新產品補給之際,銷售前端則頻傳大單喜報。
海通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預計上市壽險公司5月新單保費增速繼續向好,主要原因為當前市場對儲蓄類保險產品的消費需求仍然旺盛;預定利率下調預期帶來的短期銷售升溫,以及部分銀行下調存款利率致保險產品相對吸引力提升。
根據上市險企保費公告,今年1~5月,中國人壽、平安壽險、人保壽險、太平洋人壽、新華保險五家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合計約9266億元,同比增長4.06%,保費收入持續回暖。其中,平安壽險增幅最大,中國人壽、人保壽險、新華保險也均實現了保費正增長。
然而,隨著新舊產品換檔在即,定價利率下調之后,新產品是否足夠有“賣點”吸引客戶,業內看法不一。有業內人士擔憂,預定利率下降后,相關壽險產品可能會面臨漲費的現實壓力,這對保險銷售端而言無疑是個不利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定價利率調整不僅涉及增額終身壽險,還有年金保險、兩全保險以及重疾險等幾乎全部壽險產品。
記者從業內獲悉,最近,在保險公司內部以及不同銷售渠道中,傳出一些產品將停售的消息。如中英人壽鑫喜年年/英才寶貝年金產品、中意永續我愛增額終身壽險產品、復星聯合康愛一生護理保險躉交業務于6月30日24時下架,光大人壽光明一生慧選版則調整被保險人年齡段,在上述時間點下架46周歲-60周歲人群投保。
“又一款高性價比重疾險要下架了。利率下行對重疾險定價也有影響,有意向購買的朋友可要抓緊投保啦。”一位保險經紀人透露,接和泰人壽通知,和泰人壽超級瑪麗Max重疾險將于6月30日23點50分下架。
記者注意到,相對于以往激進的“炒停售”,今年不少代理人更多是在朋友圈“低調”宣傳,相比第三方保險銷售人員,很多保險公司代理人甚至不主動宣傳停售時間點,以避免“炒停售”嫌疑。一位保險代理人表示,公司已在內部下發了通知,涉及近期停售產品及日期,但不讓外發。
之所以“低調”宣傳,一方面,監管對于禁止保險產品“炒停售”的態度十分堅決;另一方面,對于保險公司和代理人而言,“炒停售”并非長久之計,還可能為銷售誤導埋下隱患。
如在去年9月,針對近年來暢銷的增額終身壽險,中國精算師協會曾向消費者提示風險稱,“增額終身壽險復利3.5%”是一些銷售宣傳中經常出現的話語。但這里的3.5%并不是投資收益率,而是保額增長率。保額增長和投資收益概念差別大,請予以警惕。
在業內人士看來,保險代理人由以往的粗放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就必須向更專業化、職業化的方向發展。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國94家人身險公司執業登記銷售人員共約401.4萬人,較2021年末的472.8萬人減少逾70萬人。
“銀行利率都下調了,保險產品還能給到3.5%,如果保險產品不降,那不是存款都去保險了,這也不現實,保險肯定要跟著降。”一銀行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
如其所言,今年以來,國內銀行輪番掀起“降息潮”。6月8日起多家銀行發布存款利率下調公告,其中活期存款利率整體下調5個基點,2年期、3年期、5年期人民幣定期存款產品整體下調10-15個基點定存掛牌利率基本降至3%以內。
來自國君非銀的一份點評顯示,2023年1-5月金融機構住戶存款累計12.6萬億,同比+17.4%。而在長端利率下行背景下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下探。競品收益率的下調使得居民對較高收益率的保本儲蓄險的需求持續旺盛。
不過,在銀行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險的“高息”產品壓力也在倍增。今年4月,監管部門曾就產品開發約談多家保險公司總精算師,明確產品開發主體責任,在產品定價上,要求普通產品預定利率上限3%,分紅產品上限2.5%,萬能產品保證利率上限2%。長期來看,這被行業理解為體現監管防范利差損風險的信號。
一邊是儲蓄需求持續釋放,一邊是產品定價受到窗口指導,對此,保險產品和客戶需求如何匹配?國君非銀分析,預計7月部分保險公司將陸續推出低定價利率產品進行過渡。預計下半年保險公司新產品將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一是3.0%定價利率的增額終身壽險/年金險,二是利率敏感性更高的分紅險產品,三是新型重疾險、醫療險等保障型險種。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22356095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