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04 19:28:42
每經記者 梁宏亮 每經實習記者 溫雅蘭 每經編輯 張凌霄
在當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下,城市的產業格局與人口集聚趨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隨著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推進,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中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以及消費結構都有所調整。
那么,應該如何判斷產業結構的變革趨勢?又如何看待產業結構變化中的城市群發展?
在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五周年系列品牌活動“五年五城·成都站”中,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以《中國式現代化與城市未來》為題,剖析了制造業與服務業的共生關系,解讀了城市群建設中,服務業和城市人才集聚之間的關系,同時對城市宜居性的完善提出了建議。
在陸銘看來,城市群整體的制造業越強,中心城市的服務業在城市群發展中的引領功能就越強。并且城市會出現向心特征,即人口小城市向大城市及其周圍流動,從外圍重新回到中心城市。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以下為陸銘演講內容的詳細梳理(有所刪減):
制造業與服務業的關系
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中國人均GDP略高于12000美元。今年的經濟增長如果保持在5%,那么今年人均GDP將會達到或超過13000美元。在國際劃分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的標準上,13000美元是高收入國家的及格線。
當前階段我們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其中包括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從經濟視角來看,非常重要的體現是產業結構的變化。在精神文明中,很多內容與發展服務業相關。
從2021年的數據可以看到,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54%。從就業來看,服務業就業占整個就業比重的接近一半,一產和二產的就業占比都在下降,三產的就業占比是上升的。
隨著制造強國的提出,許多城市將制造強國理解為制造業占比。許多地方紛紛提出要提高制造業比重,或者要把制造業比重維持在某種水平之上。
當然,中國要發展制造業,讓制造業做大做強,這是我們的共識,沒有問題。但是,從經濟學研究角度以及全球的經驗角度來講,制造強國越強,服務業比重越高。這個結論也許初聽起來有點“腦筋急轉彎”。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經濟學里有一個叫做微笑曲線的概念。傳統的微笑曲線是指,在全球產業鏈里,發達國家抓住微笑曲線(全球價值鏈)的兩端——一端是研發設計,另一端是商業貿易與消費者服務,而中間制造環節則放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接下來要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去攀升。縱觀我們中國的產業結構,例如金融、貿易、咨詢等生產性服務業都在全面替代來自歐美發達國家的這些產業功能。例如,上海正在建設的“五個中心”,除了經濟中心,其他四個中心分別是金融、貿易、航運、科創,都是服務業。
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
隨著現代化水平的提高,生產性服務業為制造業賦能的作用在增強。例如,大家都知道,數據是智能制造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項強生產性投入。與智能制造有關的研發部門,放在企業內部里會被統計為制造業,但隨著社會分工更加細化,越來越多大數據公司正在企業外圍開展專門服務,協助企業研究與開發。這個時候,這些行業會被全部統計在服務業里。
所以,制造業越強,服務業發展水平越高,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制造業發展帶來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消費結構的變化,促進服務消費的發展。
因此,生產性服務業和服務消費兩個行業的增長恰恰表明,中國式現代化以及制造強國帶來了產業結構的變化。我們不能片面地把制造強國理解為制造業比重高,這完全是兩件事。與其說提升制造業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不如提高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的比重,也就是把分母換成“全球”。而在中國國內,制造業強了以后,反而比重會下降,因為服務業增長更快。
城市的向心特征
有了剛才的認識基礎,我們再來談談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今天中國面臨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等問題,給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從發達國家歷史經驗來看,鼓勵生育政策是不會引起生育率快速反彈的。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中,提出要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發揮統一大市場對市場資源的配置作用。黨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對此,我有三點認識:
第一,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人口持續向中心城市及周邊范圍集中。
第二,隨著向中心城市集中,超大和特大城市進入到與周邊中小城市連片發展的都市圈狀態。
第三是縣城分類發展。中國的縣城其實是行政級別的概念,但發展水平差異非常大。昆山是長三角的一座縣城,人口達到200多萬,可以超過中國中西部的一些省會城市。而中國最小的縣城在西藏,人口只有8000人。
去年我出了一本書叫《向心城市》,中國正在經歷人口和經濟的空間大變局。具體來講,人口流動的趨勢呈現三個方向:第一是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第二是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動,第三是郊區外圍向中心城區集中。
從人口流動的趨勢來看,人越來越向服務業集中。服務業的生產和消費是在同一個時空里完成的,需要人與人的面對面。隨著大量就業和消費向服務業集中,我們可以觀察到人口結構上的變化。
用大數據來呈現中國經濟空間分布后可以看到,中心城市對外圍輻射帶動作用,體現出在今天的中國現代化過程中,不同城市之間產業鏈相互配合和分工的狀態。
古人講,人往高處走,也就是說人要往經濟發達和就業機會多的地方走。我們團隊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進行分析對比,發現人口規模增長的地區,首先是沿海地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如果不在沿海,那就一定在中西部或東北的大城市附近。雖然東北在過去十年里人口負增長達到1000萬,但有三個地方人口是正增長的——大連、沈陽、長春。
我們又花了三個月時間制作了中國區縣的數據。數據說明,人口在向中心城區集中。在西南地區可以看到,成渝是人口正增長地區,需要注意的是,重慶真正實現人口正增長的是主城區;同樣道理,在長三角地區,圍繞著上海的區域,以及浙江沿海地區和長江沿線地區人口實現了正增長,而其他很多地方都是負增長;在廣東,外圍區域是負增長,只有珠三角一圈是正增長。這就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在空間上的表示。
在今天智能制造的討論主題下,我分享一些對人口空間布局的想法,希望對大家進行生產、銷售、研發的布局有一些啟示。
消費提升吸引力與競爭力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都市圈。每個城市群內部都有一些“大圈”套著“小圈”。比如在華中地帶,武漢、長沙、南昌組成的大圈,以及成渝地區成都、重慶組成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像成都、武漢都有非常大的壓力,因為一些人認為這些城市在它們所在的省出現了“一城獨大”的狀態。事實上,我們所謂的一城獨大現象,其實是中心城市逐漸帶著周圍的郊區,包括一些臨近的縣城,逐漸成為一個都市圈的狀態,而不是所謂的“一城獨大”。
那么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城市群內部就形成了差異化發展格局,通過統一大市場建設發揮規模經濟作用,而在制造業內部,形成產業規模化,驅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城市群內部集聚。
現代化產業鏈條都非常長,必須要在城市間共同布局,不同城市發揮比較優勢,有的負責研發,有的負責制造,有的做點簡單的零部件生產。與此同時,服務業和制造業出現深度融合的趨勢。中心城市更多發揮研發、設計功能,比如說金融、貿易、咨詢等等。相對來說,比較外圍的地方就只有發展制造業,所以,智能制造本身也需要考慮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的空間布局問題。在長三角地區,上海更多承擔的是研發功能。蘇州成為今天全國最大的醫藥產業生產基地,但是大量的研發與專利來自于上海。
在今天的數字時代,一些以大數據為核心競爭力的平臺經濟把總部放在了北上廣深并且從大數據平臺上延伸出來的、利用大數據作為資源的生產性服務業也在向大城市集中,這就是平臺經濟發展的空間特征。很多人認為,平臺經濟是去中心化的,但事實上,平臺經濟大量的流量、數據資源和人才是加速向大城市集中的。
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城市群發展過程中,制造業越發達,中心城市的服務業比重就越高,生產性服務業還有消費性服務業都向中心城市集中。這是大城市的優勢而非負擔。大城市里聚集了外來人口甚至是外國人口,就會更加多元化,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會帶來服務數量、質量以及多樣性的提升,再加上公共服務的完善性與高品質,就產生了新的概念——消費中心城市。
如何看待消費中心城市?在中國有一種觀點,覺得消費城市吃喝玩樂與我們現代化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是矛盾的,似乎是一個城市搞吃喝玩樂就是不圖上進。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消費城市對于生活品質的打造恰恰能夠產生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為這個城市的其他產業賦能。
我想說的是,第一,現代化時代下,許多服務業就是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比如在座有很多的女同胞,家里請了家政服務人員,這樣你們就可以去工作和玩了。家庭的生產外包是促進勞動生產率提升的非常重要的機制。
第二是城市第三空間的打造。所謂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就是生產和居住。如今,飯店、文化設施、咖啡館等城市第三空間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我們安泰經管學院樓下有一個咖啡館,咖啡館是什么地方?我們學院最先進的創新許多就是在這間咖啡館里產生的。大家聊天碰撞思想,談完回去就寫論文。所以第三空間非常重要。當城市發展進入當下階段,我們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吸引到制造業的落地后,接下來以生活留人就非常重要。城市生活品質提高了以后,人才才能在這里生活。以生活留人的政策是對城市所有產業的普惠型政策,每個企業都會受益,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服務業和制造業的關系以及對制造業的賦能作用。
總結:如何理解中國城市的復興?
我總結一下,到后工業化時代,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會不斷地服務化,生產服務會為制造業賦能,而且集中在大城市。服務業是需要交流的,且具有多樣性,因此密度的高低就變得非常重要。服務業的特點是在同一時空里同時發生。如果一個城市的服務業密度低了,其服務業生產與消費“見面”的成本就高了,對于服務業的發展就不利。這個時候,市中心的復興就非常重要。
我今天報告的內容,第一談到的是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在產業結構上的表現,就是后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制造強國會帶來服務業比重的上升,而制造業比重是下降的。這是思想觀念的更新。
與此同時,在后工業化階段,還有一個現象會出現,那就是城市向心特征。我去年出版的一本書題目就叫《向心城市》,后工業化向心城市改變,會帶來巨大的變化。大量的工廠會開在城市外圍,這個時候帶來的流量和居住是向城市外圍走的。
到后工業階段,服務業比重提升,包括制造業更加的服務化,大量城市內部的流量,就業和消費兩種經濟活動都出現向中心城區的流量特征,人口會從外圍再重新回到中心城市。在全世界范圍內來看,東京和紐約出現人口重新回到中心的拐點時間,大約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
今天中國的一些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正在迎來城市的復興。傳統的工業城市向后工業化城市轉型,將會成為下一代城市復興發展的重要的節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