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陜西盛產“單項冠軍”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0 20:13:52

作為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領頭雁”,單項冠軍天生帶有專一性,往往與城市優勢產業高度相關,是衡量城市高質量發展、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粉巷財經注意到,本次入選企業多為當地通過專精特新、“小巨人”到單項冠軍梯次培育而來,不僅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更代表著陜西通過龍頭產業孵化中小企業機制愈發成熟,產業結構亦從量變走到了質變。

每經記者 張文瑜    每經實習記者 夏子博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近日,陜西省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落地,35家企業入選,西安市以23家入選企業獨占鰲頭,數量為歷年之最。

作為產業鏈關鍵環節的“領頭雁”,單項冠軍天生帶有專一性,往往與城市優勢產業高度相關,是衡量城市高質量發展、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一環。

粉巷財經注意到,本次入選企業多為當地通過專精特新、“小巨人”到單項冠軍梯次培育而來,不僅在資本市場“風生水起”,更代表著陜西通過龍頭產業孵化中小企業機制愈發成熟,產業結構亦從量變走到了質變。

新增35

近日,陜西省工信廳發布“陜西省第三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本次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擴容規模超過以往,共有35家企業入選,其中西安23家、寶雞8家、咸陽3家、漢中1家。具體來看,本次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中西安占全省比例約2/3,可謂獨占鰲頭,企業增長速度、質量均逐漸與其他省內城市拉開差距。

圖片來源:西安高新

寶雞則重點發力產業鏈提升,本次單項冠軍除寶鈦、漢德車橋外,其余6戶企業均系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晉級,是重點產業鏈上成長起來的“第二梯隊”。

其中,寶雞拓普達鈦業被認定為全省鈦產業鏈鏈主企業之一,寶雞昌立特種金屬公司在全省中小企業創客大賽中躋身前五強。

而咸陽則稍顯“掉隊”,本次上榜企業僅3家,分別為過創業板的彩虹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虹新能源)、從事高品質鈦合金研發的陜西天成航空材料有限公司、從事精密滾柱交叉導軌副的咸陽藍博機械有限公司。

2023年西安—咸陽一體化重點推進8個方面重點任務中提到,優化西安重點產業鏈區域布局,推動西安產業鏈配套企業、生產性服務業向咸陽、西咸新區布局。這樣一來,培育制造業單項冠軍有望提速。

將時間拉長看,陜西省自2020年啟動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行動以來,已累計培育認定三批共71家省級單項冠軍企業,其中西安入選37家,寶雞16家,咸陽10家,渭南、商洛、漢中各2家,楊凌、榆林各1家。

具體分批次看,西安第一、二、三批數量分別為6家、8家、23家,寶雞第一、二、三批數量分別為2家、6家、8家,咸陽第一、二、三批數量分別為3家、4家、3家。從行業看,陜西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主要分布在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先進制造領域。

其中,西安基本覆蓋上述所有領域,寶雞則以金屬、汽配產業為主,包括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陜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等相關公司;咸陽則以醫藥、工業用具為主,包括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咸陽寶石鋼管鋼繩有限公司等相關公司。

資本市場聯系緊密

單項冠軍指長期專注于某些特定細分產品市場,生產技術或工藝國際領先,單項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或全國前列的企業,代表了全球制造業細分領域最高發展水平、最強市場實力。

從此次上榜企業名單來看,以陜西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陜企上市公司、后備上市企業等為主,均與資本市場聯系緊密。

例如,寶鈦股份是鈦材料加工領域絕對的龍頭企業,其產品應用于航天、航空、化工、石油等領域,作為“中國鈦工業第一股”于2002年登陸上交所,同時也是陜西鈦及鈦合金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其周邊聚集了60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圖片來源:寶鈦股份官微

三角防務作為航天航空鍛件龍頭之一,主營從事軍用飛機結構件和發動機部件等業務,是航天航空、船舶等領域的各大主機廠供應商,2019年在創業板掛牌,其在新型大型航空飛機機身結構件領域位列單項冠軍。

彩虹新能源早年在港股上市,2022年創業板過會,即將成為第二家“A+H”光伏玻璃上市公司。中航電測于2010年上市,主要涉及航空軍品、傳感控制、智能交通等,目前正處于合并成飛集團的重大重組事項中。

此外,西部寶德、華羿微電等企業,均出現在2022年陜西后備上市企業名單中,西部寶德已于年初開啟上市輔導,華羿微電科創板IPO亦在今日獲受理。

具體來看,培育“單項冠軍”企業有助于增加行業知名度,吸引更多上下游產業需求,同時也能夠取得資本對該行業的青睞,取得更多資本力量的支持,疊加科創板、北交所等機遇,加快進軍資本市場步伐。

例如,華羿微電此前完成的A輪融資中,投資方包括盛宇投資旗下多只基金、欣旺達、超越摩爾、陜投基金等。

量變到質變

單項冠軍頻頻新增的背后,是陜西產業結構變化的具體表現。

陜西作為中國的能源大省和重要軍工基地,早年間在國防軍工、煤炭及石油等領域優勢明顯,科技創新能力及新興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后。

從上市公司的所處領域來看,2019年以前,陜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國防軍工、機械設備、有色金屬(包括采掘業)、醫藥生物等領域,如今已經完全打破。截至2023年6月底,陜西共有15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含過會),全國排名第十。

這對于陜西制造業來說并非單純的量變,而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轉折。

一是國企改革背景下,國資證券化不斷加速。

近年來,延長石油重組陜西燃氣、陜建重組延長化建、法士特重組秦川機床等,同時陜西各級國資通過國企改革持續構建國有資本投資主體,優化國有資本投向,向重點行業、企業集中。其中,西北有色院、延長石油、陜煤集團等,資產證券化成果均較為顯著。

二是中小企業成果轉化優勢明顯。

陜西坐擁西工大、西交大、西電大等高校資源,過去多年默默耕耘積累下的科研成果亦在近幾年爆發,成為陜西資本圈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具體來看,華秦科技和鉑力特兩家公司均脫胎于西北工業大學;參與《流浪地球2》名聲大噪的優艾智合、近日儲能新晉黑馬公司西安奇點能源及已經登陸科創板的斯瑞新材、萊特光電,其創始人均是西交大校友。

圖片來源:西交大官微

三是新興制造產業類型多樣化。近年來,陜西傳統制造業轉型發展成效明顯,新興產業發展強勁,尤其是在制造領域,市場細分越來越明顯。部分細分領域行業龍頭利用先發優勢、建立技術壁壘,適配相關產業制造精細化、專業化分工的需求,孵化一批優秀的中小市值公司。

而這些聚焦細分領域中小企業,未來也將通過從專精特新、“小巨人”到單項冠軍梯次培育,進階制造業企業江湖里的“最高段位”,進一步增強陜西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