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1 19:16:48
每日經濟新聞 鐘坤靚 每經編輯 趙博淵
媒體考察四川天府新區第一再生水廠 圖片來源: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近日,由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主辦,成都市生態環境宣傳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承辦的“圈”啟協同發展,共“碳”生態密碼——2023年成渝雙城經濟圈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及媒體采訪活動在成都和重慶兩地開展。
在為期四天的活動中,人民日報、新華社、四川日報、重慶日報等20余家媒體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親身體驗等方式參與了此次采風。
據悉,本次活動旨在響應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深化成渝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協作,推動成渝雙城生態共建、環境共保。通過在成渝兩地組織深度調研,以高質量調研促進高質量發展,推動空間、產業、交通、能源“四大結構”優化調整,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四天時間,成渝兩地媒體分別考察了成都東安湖、興隆湖、鹿溪智谷、大運村等成都低碳生態樣板以及重慶兩江新區的上汽紅巖汽車有限公司、華能重慶兩江燃機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桃花溪花園式污染處理廠及縉云山等貫徹綠色低碳的重要生態點位。
實地考察發現,東安湖水從三類水提高到二類水,甚至部分可達一類水的標準。相關專家介紹,提高水質的主要方法是實施河湖分離、全面控源截污,采用“控、改、構、提、增、維”方式實施水體綜合治理,采取生態植草溝、雨水花園等海綿城市建設措施降低地表徑流。
除此之外,興隆湖流域、鹿溪生態區等水生態也有較大改變。追溯其背后的原因,離不開四川天府新區第一再生水廠強大的污水處理系統。據了解,該廠在地下完成污水處理,地面建設景觀活水公園,占地僅為傳統地面式污水廠的1/3,為天府新區節約土地360畝,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統一。
7月4日下午,以“生態視角探尋 雙城發展密碼”為主題的沙龍在成都舉辦。會上,央級和成渝媒體圍繞如何進一步推動成渝雙城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成效探尋新方法、新路徑,以期構建成渝“大環保”發展格局。
會上,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成都市交通運輸局、成都市農業農村局、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局的相關業務負責人也就自身在宣傳、污染治理及城市“金角銀邊”休閑空間打造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希望通過今天大家的交流,成渝兩地相關部門以后有機會能夠構建更多合作交流機制,拓寬信息共享渠道,共享工作經驗做法和典型案例,不斷探索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有效辦法。”原成都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陳俐君表示。
從內部協同走向跨區域合作,從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合作到政府職能部門與媒體的深度融合,從共同治理、執法配合到宣傳戰略同頻,成渝雙城生態發展新動能正在凸顯。
產業協同發展,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關鍵所在,也是雙核聯動的重中之重。
2022年8月,四川天府新區成功獲批國家氣候投融資首批試點,成為四川省唯一的試點地區。作為公園城市首提地,近一年以來,天府新區充分利用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成都市申建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公園城市標準化試點等重點工作契機,積極推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開展,全力打造全國氣候投融資創新發展高地。
據悉,天府新區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氣候投融資旨在支持應對氣候變化的減緩和適應行動,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助推器,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綠色低碳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
今年年初,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天府新區與重慶兩江新區簽訂氣候投融資試點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西部氣候投融資信息化大平臺。根據備忘錄內容,雙方將依托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圍繞推動標準體系互認、實現系統平臺互通、達成專家智庫共建、促成項目信息共享、支持活動會議聯辦以及建立常態溝通交流制度等六大方面,形成融合互通、智庫共享的開放式交流局面。
下一步,天府新區將從探索研究氣候投融資政策、組建天府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開展氣候投融資項目和氣候友好型企業的篩選及評定以及搭建天府氣候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四個方面集中發力,與兩江新區共同探索氣候投融資創新發展路徑,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