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5 21:48:47
◎A股食品制造業共計有75家上市公司,ESG評級為A(含A+、A、A-)的公司18家;獲得B(含B+、B、B-)的公司數量和C(含C+、C、C-)的公司均為21家。整體來看處于全行業中游水平。從5家企業ESG相關報告可以看出,部分企業對一些核心議題不夠重視,披露內容不夠完整。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文多
“民以食為天”,食品制造業是關系居民生活和生存的基礎行業。隨著時代進步,食品制造業逐漸延伸出各個分支,不僅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也催生不少新的投資和就業機會。因此,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每經——中財大“ESG行動派”數據平臺統計:今年截至6月30日,A股食品制造業共計有75家上市公司,其中有28家披露了ESG相關報告,披露率為37.77%;ESG評級方面,評級為A(含A+、A、A-)的公司比24%;獲得B(含B+、B、B-)的公司數量和C(含C+、C、C-)的公司數量一致,均占比28%。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所示,食品制造業按所銷售的商品種類不同,可以進一步劃分為液體乳制造,醬油、食醋及類似制品制造,其他調味品、發酵制品制造等子行業。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按此分類標準,按照A股市值排序從子行業中,選取5家食品制造業上市公司進行觀察。
資料來源:上市公司ESG報告或社會責任報告
按照慣例,先分別從信披情況和ESG評級觀察食品制造業ESG表現情況。
根據每經——中財大“ESG行動派”數據平臺統計:今年截至6月30日,A股食品制造業共計有75家上市公司。
ESG評級方面,評級為A(含A+、A、A-)的公司18家,占比24%;獲得B(含B+、B、B-)的公司數量和C(含C+、C、C-)的公司數量一致,均為21家,占比28%;獲得D(含D+、D、D-)的公司數量為15家,占比20%。整體來看分布較為平均,處于全行業中游水平。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實質性議題方面,食品安全永遠是食品制造企業的第一條紅線。一般來說,食安核心內容包括原料可追溯、生產流通把控、添加劑依法合規等。上述5家公司都有此方面的介紹。
伊利股份以國際先進的標準體系推進食品安全和質量管理,從源頭、生產過程、倉儲物流及產品銷售,開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產品安全和質量管控。具體措施為:強化產品安全和質量責任意識,明確全員產品安全和質量職責,將“人人都是質檢員,人人頭上有責任”變成工作要求并落實;從源頭到產品上市全過程開展產品安全和質量管控,確保全程可追溯,實現產品安全;產品安全和質量管理過程強調“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全方位管理。
中炬高新強調食品生產鏈的源頭管控。在供應商準入和維護方面,公司建立了《合格供應商準入管理制度》、《合格供應商考核制度》、《供應商考察制度》,規范供應商管理,穩定供應商隊伍,建立長期穩定合作的供求關系。為了培育更多優秀的供應商,公司還對經營合作的供應商開展分級分類管理,制定專項培優改善計劃,促進供應商持續提升品質保障能力。
涪陵榨菜通過設立食品安全小組(HACCP小組)全面把控所有生產環節,確保食品安全。其中,管理小組組長由董事長任命的管理者代表兼任。
不過,在產品可追溯方面,僅有部分公司制定了相應的機制。
比如,伊利股份針對合作牧場,合作前伊利會依據標準對原奶供應商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審核評價,確保原奶的品質安全。在合作過程中,伊利會通過智慧牧業生態信息系統對采購的原奶來源地及運輸過程進行全程信息化監控,確保每一杯奶的來源100%可追溯。
涪陵榨菜制定《標識和可追溯控制程序》,明確各廠產品(包括噴碼、批號、合格證等)標注方式,由此公司可以通過產品噴碼追溯到產品生產廠、生產線、機臺號以及原輔料來源和過程數據等信息,實現對產品的全面可追溯性管理。
而桃李面包和安琪酵母的社會責任報告中沒有“可追溯”的描述。
除了食品安全,環境管理也是食品制造業的核心議題。通常來說,食品制造業產業鏈長、不少企業的生產流程覆蓋一、二、三產業,涉及大量溫室氣體和污廢排放。從這5家公司披露的內容來看,多數公司不管是數據還是相關環境管理措施,都不夠完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伊利股份提出了“全鏈減碳”的目標,途徑是通過開展供應鏈的碳摸底盤查工作,實現產品碳足跡的核算和評估,帶動全產業鏈一起共贏零碳未來。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已經有50%的一級供應商在EHSQ系統中填錄碳排放數據。此外,根據公司產品碳足跡分布圖,伊利選擇17家供應商作為優先推進對象,完成碳盤查核證,并制定清晰的碳減排路徑和目標。
安琪酵母是以節能減碳為目的,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公司在社會責任報告中表示,報告期內國內所有酵母生產線已全面應用磁懸浮風機;崇左、柳州及宜昌公司已推廣使用磁懸浮冷水機組;德宏、宜昌及普洱公司已推廣使用冷凍系統集群控制;崇左、柳州及埃及公司完成鍋爐自動化改造。
相關數據披露方面,伊利股份在2022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為179萬噸,披露數據顯示,近三年排放量呈逐漸下降的趨勢。
涪陵榨菜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只披露了2021年的數據,為2.76萬噸。對于數據年份滯后的原因,公司解釋稱:“公司本年度的碳盤查一般在次年進行,因此2022年度的碳盤查將在2023年的社會責任報告中披露。碳盤查范圍包括:華安廠、華富廠、華民廠、華舞廠、華龍廠、白鶴梁廠。”可笑的是,缺乏時效性的碳排數據對應的價值和參考意義較為有限。
此外,中炬高新和桃李面包沒有對相關減碳路徑、數據方面進行披露,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
從5家企業ESG相關報告可以看出,部分企業對一些核心議題不夠重視,披露內容不夠完整。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