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私募“期中考”誰在領跑?47只私募產品翻倍,最高收益達436%!這兩位私募大佬打響“翻身仗”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0 14:56:39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今年上半年,A股行情呈現極端分化狀態,除了AI之外,就是其他板塊。押中熱點的私募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而對于錯失AI行情的私募來說,業績很難如預期。

那么私募期中考試誰在領跑?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有業績記錄的15472只股票基金上半年整體收益為3.14%,其中8645只基金實現正收益,占比為55.88%,其中47只產品收益超100%。上半年六成私募機構獲正收益卻只有四成跑贏滬指。從百億私募表現來看,但斌、林園旗下部分產品腰斬之后強勢反彈,甚至出現深V反轉。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47只私募產品收益翻倍,最高收益達436%

今年上半年,上證指數上漲3.65%,而創業板指則下跌了5.61%,板塊極端分化,人工智能板塊獨領風騷。從目前公布的私募業績數據來看,也呈現出極端分化的狀態,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有業績記錄的15472只股票基金上半年整體收益為3.14%,其中8645只基金實現正收益,占比為55.88%。在實現正收益的產品中,47只產品收益超100%,177只產品收益介于50%-100%之間,1037只產品收益介于20%-50%之間。

整體來看,在今年上半年的期中考試中,部分私募的業績脫穎而出。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上半年取得最高收益的是國灃資產旗下的國灃清流派一號,半年度收益為436%。位居第二的是悅楓資產旗下的悅楓瀾山聞雪,半年度收益為351%。第三名是上海恒穗資產旗下的恒穗特-忠信萬里駿尊享1期,半年度收益343%。

如果從每家私募機構旗下產品的平均業績來看,2023年6月底有股票產品業績顯示的私募機構共有3213家,今年上半年股票策略收益在50%以上的有38家私募,在20%-50%之間的有152家,在10%-20%之間的有389家,在0%-10%之間的有1239家。即1848家私募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正收益,占比近六成。其中跑贏滬指的有1349家私募,占比約42%。

百億私募上半年正收益達七成

隨著私募行業的發展,百億私募也在擴員,截至2023年6月末,百億私募數量達到113家。

雖然上半年市場行情極端分化,但是也有一批百億私募大佬在今年上半場比賽中脫穎而生,取得了亮眼的業績回報,七成的百億私募實現正收益。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3日,上半年有業績記錄的94家百億私募,整體收益為2.63%,其中69家實現正收益,占比為73.40%,實現正收益的百億私募中,11家今年來收益超10%,24家收益介于5%-10%之間。

康曼德資本、正圓投資、望正資產奪得百億私募業績冠亞季軍,收益率分別為17.46%、15.72%、15.16%。東方港灣、寬德私募、佳期投資、景林資產等收益率均超過11%。其中半年度業績冠軍康曼德資本在2021年管理規模突破百億。康曼德資本旗下私募產品超90只;正圓投資去年產品業績表現較差,整體虧損20%以上,今年上半年業績明顯修復。

私募大佬但斌今年業績翻盤,以14.2%的收益率在百億私募中排名第四。但斌旗下的產品可謂是V型反轉。東方港灣麒庭一號在上半年的行情中反彈強勁,截止6月30日披露的最新單位凈值為1.705元,上半年收益79.85%。據了解,該產品投資范圍涵蓋A+港+美股,前期美股對凈值貢獻較多。

另外,民另一位私募大佬林園旗下被腰斬的產品在6月份也翻了身,據了解,林園管理的“林園投資309號”截至6月30日的最新累計凈值為0.713元,今年以來虧損5.81%。該產品今年5月31日創下了成立以來的最大回撤,累計凈值曾一度暴跌到了0.502元。由于該產品主要參與了賽力斯的定增,而賽力斯的定增價為51.98元,截至今年5月底,該公司股價已經跌至25.78元/股,跌幅超過50%。不過賽力斯股價在6月份上漲了42.63%,也使得林園旗下的產品在6月份強勢反彈了42.03%。

私募:有較好增長空間的個股迎來左側布局時機

雖說近期A股市場步入震蕩周期,市場交投低迷。但是從股票私募倉位數據來看,股票私募連續2周站上80%大關,表明股票私募依舊重倉看好后市行情。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80.25%,這已經是股票私募倉位指數連續2周站上80%大關。截至7月7日,百億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81.99%,但這已經是該指數連續第三周站上80%大關。 

對于后市行情,丹羿投資基金經理朱亮在微信中告訴記者,今年經濟勢能的恢復不及預期,當前經濟堵塞點在于需求側。目前政府保持“不強刺激”態度,企業、居民和地方政府的高杠桿率和較弱信心。所以預計未來中央財政刺激的力度和效果有限,下半年國內經濟大概率呈磨底狀態。關鍵時點在2023年底,如年底美國通脹見頂、經濟出現衰退,進入降息通道。一方面給國內政策打開空間,穩增長難度變小;另一方面外資可能重回中國市場,有利A股和港股市場。

首先下半年經濟持續磨底,需求端得不到修復,市場只能通過一些技術的革命,通過新技術提供供給,從而創造一些新的需求。如果未來中國經濟呈現持續低迷,新的技術將帶來持續的市場機會。其次優選一些與經濟關聯度相對較弱,有較好增長空間的成長股進行左側布局。這類標的在過去兩三年一直處于持續下跌的狀態。與高點相比,近乎腰斬或更高,已出現左側配置價值。

止于至善投資總經理何理在微信中告訴記者,下半年主要關注人工智能、消費、醫藥、新能源等領域的機會。AI是目前全球最大、最主流、最確定的投資機會。而對于醫藥的投資機會,消費復蘇一定會到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不會因為短期的擾動而改變。醫藥行業其實是一個研究起來非常復雜的行業,但中國已經步入的“人口老齡化”社會,醫藥、醫療器械的需求激增,各類消費升級類的需求等皆極大,同時海外創新藥的研發也在AI的賦能下如火如荼地進行,因此醫藥的行業投資機會是極大的,應該樂觀而不是悲觀的。

新能源目前整體的風險與機遇并存,這種判斷和近期股價的下跌,這主要取決于一方面新能源賽道各個公司,普遍由科技制造轉向了周期制造,另一方面由于AI的“風頭正盛”,因此也蓋過了新能源,吸引了大量的資金。但是盡管風險與機遇并存,但是新能源賽道中具有競爭力強、成長性高、價值創造大的公司,依舊有極大的投資價值,但整體的行業β可能相對前幾年要低不少了。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證券投資 私募 上半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