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5 16:50:12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趙云
將最前沿的技術應用于最傳統的產業,讓機器人走進田間地頭代替農民春種秋收,這樣的設想正走進現實。
從病蟲害探測、土壤墑情監測智能系統,再到耕、種、管、收等智能機器人,近幾年來,越來越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智能產品開始出現在農業場景中。2019年,孵化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的中科原動力成立,創始人韓威博士希望用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技術,為農業發展提供全晝夜、自動化、具備精準作業能力的機器人。
在農業勞動力減少、人口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下,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成為鄉村振興中急需破解的問題,韓威堅信,即便是在農業這個最傳統的行業,機器代人也是大勢所趨。“從我們的估算來看,當前國內智慧農業的市場潛力超過5000億元,從世界范圍來看,這更是一個萬億規模的新機遇。”他告訴記者。
據韓威介紹,目前在產業界,農業機器人領域的創新創業主要有三股力量:一類是傳統農機主機廠,他們在機械制造具備優勢,但在智能化研發方面相對薄弱;一類是傳統L2級農機輔助駕駛公司,這類公司在從L2輔助駕駛向L4無人駕駛進階過程中,其面臨的技術與組織升級的挑戰也顯而易見;還有一類是是掌握新技術的自動駕駛團隊、機器人公司等,這類企業對于智能化產品的快速研發能力較強,但需要對農業有深刻的認知與理解。
作為中科原動力的投資方,祥峰投資管理合伙人夏志進十分關注智能技術在農業領域的落地,在他看來,雖然我國農業市場規模巨大,但存在大而不強,效率低下等諸多現實問題,市場對農機智能化需求很強烈。“當下是發展智慧農業一個很好的機會點,我們看到不少創業者投入其中,幫助農民去解決如何用更少的人去做更多事情、人機如何配合提高效率等問題。”夏志進表示,“總體來看,現階段國內農業機器人還處于剛剛興起的階段,離完全自動化、智能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具備智能化技術積累、且對傳統行業有扎根決心的團隊在未來的競爭中有更大的機會脫穎而出。”
事實上,當最前沿的技術遇上最古老的產業,想要讓機器人走進田間地頭并非易事,韓威向記者介紹稱,在創業初期首先遇到的困難是人才的匱乏,做農業機器人需要既懂自動駕駛又非常熟悉農業的復合型人才,而此前,市場這樣的人才儲備幾乎沒有。其次,農業生產地域特色鮮明,不同地區差異很大,加之農業機器人工作的環境復雜多變,這使得產品的非標性強,研發面臨的技術挑戰很大。此外,農作物的種植采摘需要遵循自然規律,窗口期很短,多數農作物只能一年種一季,今年算法的驗證可能要等明年,實驗周期長,這些因素都對農業機器人的研發、落地提出了挑戰。
據韓威介紹,針對農業領域規模化生產者的不同痛點,中科原動力推出了三類智能產品:一類是虛擬機手系統,解決客戶有拖拉機但找不到好拖拉機手的困難,該產品可后裝于普通農機,使普通拖拉機具備全晝夜無人化的精準作業能力;第二類是智牛無人農機整機系列,滿足用戶對智能拖拉機的新增需求,該產品去掉了傳統的駕駛艙,依靠360度全覆蓋的傳感器群和農田環境感知算法,可實現全晝夜無人化耕種管收作業;第三類是智農農業機器人系列,包括農田精準打藥機器人、農田智能除草機器人、運輸機器人,主要針對農場勞動力匱乏的痛點,實現機器代人,三類產品組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機器人農場耕種管收運解決方案。
談及國內客戶對智能產品的接受度,韓威坦言,從行業的整體情況來看,我國小農戶占據大部分,傳統農業生產者出于求穩考慮,對智能產品還存在較多觀望情緒,很多農作物一年只能種植一季,其面臨的試錯成本和風險相對較高。現階段愿意嘗鮮的主要是對新事物感興趣、痛點特別痛的大型農場和規模化生產者。目前,中科原動力產品已經在北大荒、新疆、河北、山東、四川等地累計完成無人化標準作業近百萬畝。同時,跟隨著國家政策,已經走入到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等海外“一帶一路”國家。
從精準農業到智能農業,未來要實現農業機器人的普及率進一步提升,韓威認為,首先還需要技術的進步,目前國內很多科研院所的農業機器人產品尚處于演示示范階段,其原因是農業生產環境特殊且復雜多變,需要創業者深入到細分場景、細分環節一一突破,必須要在實際生產中反復打磨,這也是中科原動力一直堅守在一線的原因。其次,智能技術要想真正落地還需要配套政策扶持,比如現在很多地區的農機購置補貼主要是針對成熟產品,這并不利好新技術的推廣使用,作為從業者,他期待更多關于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的試用補貼。此外,新技術在農業領域的落地具有長周期、高爆發性的特點,一旦突破了某項技術瓶頸,其增長可能呈現指數級的爆發。因此,智能產品普及率的提升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時間。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6754537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