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6 11:13:38
在7月24日舉行的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大會審議。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朝華表示,條例自2021年7月實施以來,全省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有力助推經濟整體持續向好。2021年,四川被國務院辦公廳評為“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的地方”。
每經記者 余蕊均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市場一體化建設,2021年,川渝兩省市人大常委會首次開展協同立法,把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作為重要“突破口”,開創協同立法先河。
條例實施2年,地方落實情況如何?在7月24日舉行的四川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四川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提請大會審議。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朝華表示,條例自2021年7月實施以來,全省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有力助推經濟整體持續向好。2021年,四川被國務院辦公廳評為“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的地方”。
不過,從執法檢查情況看,條例實施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標條例在市場環境、政務服務、法治保障、要素支撐等方面的規定要求,對比先進地區營商環境的一流水平,對照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呼聲期盼,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需要高度重視、持續改進。
比如,擾亂市場“違規收費”杜而未絕。根據條例第三十條、三十七條、三十八條規定,政府及相關部門、中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商會不得違法違規收費。檢查發現,部分地區、個別行業仍存在涉企違規收費問題。
報告顯示,2022年四川全省查處轉供電涉企違法違規收費案件91件、涉及金額3564萬元;江油市某商業管理公司轉供電時向終端商戶違規加收服務費和能耗費63萬元;綿陽市某企業反映,其所在物管違規加價水電費用,相比市價分別加收2.3元/噸和0.43元/度,加重了企業負擔。
在政務環境方面,還存在“拖欠賬款”政府履約踐諾難、“兌現不力”政策落地執行難等情況。
比如,條例第二十八條、三十三條規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當履行依法依規做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合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不得違約拖欠貨物、工程、服務等賬款,不得變相延長付款期限。執法檢查組在對294家民營建筑企業問卷調查發現,98.9%的企業有政府、國企欠款,有逾期兩年以上欠款的占79.3%,部分企業因工程款不到位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
條例第五十六條規定,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推行政策兌現事項集成服務模式,為市場主體提供統一便捷的獲取渠道。檢查發現,部分政策因解讀不深、普惠不強或兌現不便,企業存在“不清楚能否申報、怎樣申報”“渴望享用、無法享用”“知而未報、可享未享”現象,政策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短板。
問卷調查顯示,對于今年初出臺的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四川36條”,近40%的企業表示“不知曉”或“有所耳聞”,僅7.3%的企業表示“非常熟悉”。
此外,在法治環境打造中,也還存在普法宣傳有“盲點”、執法監管有“痛點”、司法維權有“難點”等情況。
比如,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對采用非強制性手段能夠達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實施行政強制;對違法行為情節顯著輕微或者沒有明顯社會危害的,可以不實施行政強制。檢查發現,多部門、多層級檢查統籌協調不夠,多頭檢查、重復檢查仍然存在,個別企業反映月平均接受檢查次數超過10次。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重要軟實力、吸引力、競爭力,針對條例貫徹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執法檢查組建議應進一步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便利營商的法治環境以及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
如在“守信踐諾”上,探索建立政府合同履約智管平臺,打造事前風險防范、事中履約檢查、事后履約評價閉環模式。持續開展拖欠賬款清理行動,落實逾期未支付中小企業賬款強制披露制度,對拖欠金額大、欠款周期長的欠款實行省級督辦,推動將清欠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審計范疇,推動政府誠信履約。
在“政策落地”上,用好“天府通”等現有平臺加強省直部門和各市州政策集成,完善線下政策集中兌現專窗,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應享易享”。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統計監測,組織開展督查評估,及時調整“空轉打滑”政策,不斷提高政策便捷性、直達性、普惠性。
在降低經營成本方面,擴大直購電試點參與范圍和市場化交易電量比例,落實落細精準電價和階段性用電用氣用水優惠措施,對重點企業開展用能定制化服務,幫助企業用足直購電和豐水期富余電力消納政策,推動降低企業用能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