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瑞聯新材“消失的”實控人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6 17:34:10

無實控人引發了上交所關注,其規劃近一年的10億可轉債項目也因此中止,待相關事項完成后再申請恢復。

具體來看,實際控制人對于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無人實控”的公司或許存在決策效率和管理上的風險,但同時,股權分散的結構利于股東間相互制衡,在資本市場也屬常見。

記者的關注點在于,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后,對瑞聯新材日常生產經營及治理會產生何種影響?

每經記者 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這家上市以來頻追熱點的企業,最近上演了一場實控人“從有到無”的戲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瑞聯新材實際控制人劉曉春、呂浩平、李佳凝夫婦的《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后不再續簽,原由三名一致行動人共同控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無實控人引發了上交所關注,其規劃近一年的10億可轉債項目也因此中止,待相關事項完成后再申請恢復。

具體來看,實際控制人對于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無人實控”的公司或許存在決策效率和管理上的風險,但同時,股權分散的結構利于股東間相互制衡,在資本市場也屬常見。

記者的關注點在于,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后,對瑞聯新材日常生產經營及治理會產生何種影響?

無實控人?

日前,瑞聯新材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劉曉春、呂浩平、李佳凝夫婦的《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后不再續簽,一致行動及共同控制關系將于《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后解除。

具體來看,瑞聯新材實際控制人為呂浩平、李佳凝夫婦和劉曉春。呂浩平、李佳凝夫婦為福清卓世恒立投資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卓世恒立”)實際控制人,通過卓世恒立控制瑞聯新材19.52%的股權;劉曉春直接持有發行人6.52%的股權,三人合計控制公司26.07%的股權。劉曉春自2015年8月至今任瑞聯新材董事長,呂浩平2018年8月至今任瑞聯新材董事。

公告顯示,基于對共同事業的信心和公司治理理念的認同,劉曉春與呂浩平、李佳凝夫婦自2017年1月1日以來即形成了關于重大事項決策的事先溝通慣例,并在2018年8月21日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也就是說,上述3名實控人合作已然超過六年。

一致行動關系到期解除后,上述股東直接/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和比例保持不變,劉曉春持有的股份與呂浩平、李佳凝夫婦持有或共同控制的股份將不再合并計算。

由于公司股權較為分散,單個股東持有公司權益的比例未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瑞聯新材將由原三名一致行動人共同控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圖片來源:瑞聯新材公告

7月24日晚間,上交所就瑞聯新材股東一致行動協議到期不再續簽事項發出監管工作函。

瑞聯新材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是股東自己個人的考慮,我們這邊也會書面和實控人方進一步確認。沒有實控人的狀態是因為客觀條件導致,公司未來會在多元化的股權結構下實現管理層和董事會穩定運作。”

針對此類上市公司無實控人狀態的情況,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一致行動實控人存在共同擴大其所能支配的決策或安排,對相關的經營政策、方案等都能夠進行有效實施,但現在從有變無,很難形成實質性影響,尤其是在可轉債、股權激勵或者涉及股份回購等,導致決策效率不佳。

問及上述三人在未來是否具有減持股份的計劃或意向,上述工作人員稱,上述股東持股的解禁時間是明年,但其在IPO時有做出承諾,鎖定期滿后兩年內減持的話,減持價格不低于發行價,如果明年的價格沒有達到發行價是沒有辦法減持的。

據記者了解,瑞聯新材發行價格為113.72元/股。但截至7月25日收盤,瑞聯新材報37.19元/股,較發行價跌去67%。

10億可轉債項目中止

每經記者注意到,因存在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瑞聯新材已向上交所申請中止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審核程序,并于7月24日收到上交所同意中止審核的通知。

同時其表示,本次申請中止審核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公司將在相關事項完成后及時向上交所申請恢復對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審核。

據瑞聯新材此前公告,上述可轉債總額不超過10億元(含1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OLED升華前材料及高端精細化學品產業基地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而2020年9月上市時曾獲得了大量超募資金的瑞聯新材,不到2年再次融資補充擴產資金,其前次IPO募投項目為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產項目,與此次募資有業務重合部分,引起了上交所的關注。

今年4月,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瑞聯新材說明在前次募集資金尚未使用完畢、公司部分業務收入下滑的情況下,實施本次募投項目仍然具有必要性。

瑞聯新材日前回復稱,公司本次募投項目和前次募投項目中的“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產項目”擬生產的主要產品在產品類型上存在重合,均包括了OLED 材料、醫藥中間體,但具體產品存在較大差異。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截至2023年3月31日,瑞聯新材前次募集尚未使用的資金余額為54193.9萬元,占前次募集資金凈額的比例為29.39%。瑞聯新材稱,尚未使用的金額占比較低,且均有明確的后續使用計劃。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7月14日,瑞聯新材收到了上交所針對上述10億可轉債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要求公司說明關于控制權穩定性及前次募投項目結余資金的后續使用計劃等事項。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落實函尚未回復,瑞聯新財即披露一致行動人到期后不續期的公告,上述項目暫時中止。

“因為公司先收到了一個監管工作函有一些需要確認的事項,預計是等到失去實際控制人這個事項確認之后就會恢復可轉債項目。同時這個項目土地使用權的事項還在推進當中,如果在募集資金到賬之前開始走掛拍的程序,公司就會用自有資金先去支付這土地使用權的費用,等募集資金到賬之后再進行置換。”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頻追熱點

瑞聯新材成立于1999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和銷售專用有機新材料的科創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顯示材料、醫藥產品、電子化學品等。2020年登陸科創板,是陜西第四家科創板企業。

上市后的瑞聯新材陸陸續續布局過光刻膠、液晶材料、膜材料、鋰電池、新冠藥物、高分子材料等諸多業務,看似關聯度并不高。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也解釋稱:“雖然這些業務板塊看起來好像特別復雜,但實際上都是基于化學小分子有機合成的這么一個技術平臺去進行業務延伸。對公司來講,做前端材料在反應設備、檢測方法、合成工藝等技術上都是共通的。”

具體來看,顯示材料板塊仍是瑞聯新材業績絕對的大頭,醫藥中間體的業績占比亦在逐年下降。梳理其年報發現,瑞聯新材也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將繼續深耕OLED材料和醫藥板塊兩大重心業務,增大對光刻膠等電子化學品的研發投入。

圖片來源:瑞聯新材官網

而此前大力推動的鋰電業務,也由于目前動力電池需求偏弱,電解液及電解液添加劑的市場價格較去年大幅下降,目前暫未形成產品銷售。

上述10億新募投項目中,其計劃新建五個生產車間及其配套的輔助工程和服務設施,用于OLED 升華前材料及中間體、醫藥中間體、光刻膠及其它電子化學品的生產。

針對電子材料板塊布局,瑞聯新材也在6月接待機構調研時表示,已經開發出多款半導體用光刻膠單體產品,部分產品已經量產,EUV 光刻膠單體產品近期已通過客戶驗證,TFT平坦層光刻膠的驗證工作也在積極推動中。

但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光刻膠”概念暫時未對其股價有拉升作用,對基本面和業績兌現要求較高,后續情況仍有待觀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這家上市以來頻追熱點的企業,最近上演了一場實控人“從有到無”的戲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瑞聯新材實際控制人劉曉春、呂浩平、李佳凝夫婦的《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后不再續簽,原由三名一致行動人共同控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無實控人引發了上交所關注,其規劃近一年的10億可轉債項目也因此中止,待相關事項完成后再申請恢復。 具體來看,實際控制人對于一家上市公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無人實控”的公司或許存在決策效率和管理上的風險,但同時,股權分散的結構利于股東間相互制衡,在資本市場也屬常見。 記者的關注點在于,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后,對瑞聯新材日常生產經營及治理會產生何種影響? 無實控人? 日前,瑞聯新材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劉曉春、呂浩平、李佳凝夫婦的《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后不再續簽,一致行動及共同控制關系將于《一致行動協議》到期后解除。 具體來看,瑞聯新材實際控制人為呂浩平、李佳凝夫婦和劉曉春。呂浩平、李佳凝夫婦為福清卓世恒立投資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卓世恒立”)實際控制人,通過卓世恒立控制瑞聯新材19.52%的股權;劉曉春直接持有發行人6.52%的股權,三人合計控制公司26.07%的股權。劉曉春自2015年8月至今任瑞聯新材董事長,呂浩平2018年8月至今任瑞聯新材董事。 公告顯示,基于對共同事業的信心和公司治理理念的認同,劉曉春與呂浩平、李佳凝夫婦自2017年1月1日以來即形成了關于重大事項決策的事先溝通慣例,并在2018年8月21日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也就是說,上述3名實控人合作已然超過六年。 一致行動關系到期解除后,上述股東直接/間接持有的公司股份數量和比例保持不變,劉曉春持有的股份與呂浩平、李佳凝夫婦持有或共同控制的股份將不再合并計算。 由于公司股權較為分散,單個股東持有公司權益的比例未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0%,瑞聯新材將由原三名一致行動人共同控制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圖片來源:瑞聯新材公告 7月24日晚間,上交所就瑞聯新材股東一致行動協議到期不再續簽事項發出監管工作函。 瑞聯新材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是股東自己個人的考慮,我們這邊也會書面和實控人方進一步確認。沒有實控人的狀態是因為客觀條件導致,公司未來會在多元化的股權結構下實現管理層和董事會穩定運作?!? 針對此類上市公司無實控人狀態的情況,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一致行動實控人存在共同擴大其所能支配的決策或安排,對相關的經營政策、方案等都能夠進行有效實施,但現在從有變無,很難形成實質性影響,尤其是在可轉債、股權激勵或者涉及股份回購等,導致決策效率不佳。 問及上述三人在未來是否具有減持股份的計劃或意向,上述工作人員稱,上述股東持股的解禁時間是明年,但其在IPO時有做出承諾,鎖定期滿后兩年內減持的話,減持價格不低于發行價,如果明年的價格沒有達到發行價是沒有辦法減持的。 據記者了解,瑞聯新材發行價格為113.72元/股。但截至7月25日收盤,瑞聯新材報37.19元/股,較發行價跌去67%。 10億可轉債項目中止 每經記者注意到,因存在實際控制人變更事項,瑞聯新材已向上交所申請中止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審核程序,并于7月24日收到上交所同意中止審核的通知。 同時其表示,本次申請中止審核不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公司將在相關事項完成后及時向上交所申請恢復對本次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審核。 據瑞聯新材此前公告,上述可轉債總額不超過10億元(含1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OLED升華前材料及高端精細化學品產業基地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而2020年9月上市時曾獲得了大量超募資金的瑞聯新材,不到2年再次融資補充擴產資金,其前次IPO募投項目為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產項目,與此次募資有業務重合部分,引起了上交所的關注。 今年4月,上交所發出問詢函要求瑞聯新材說明在前次募集資金尚未使用完畢、公司部分業務收入下滑的情況下,實施本次募投項目仍然具有必要性。 瑞聯新材日前回復稱,公司本次募投項目和前次募投項目中的“OLED及其他功能材料生產項目”擬生產的主要產品在產品類型上存在重合,均包括了OLED材料、醫藥中間體,但具體產品存在較大差異。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截至2023年3月31日,瑞聯新材前次募集尚未使用的資金余額為54193.9萬元,占前次募集資金凈額的比例為29.39%。瑞聯新材稱,尚未使用的金額占比較低,且均有明確的后續使用計劃。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7月14日,瑞聯新材收到了上交所針對上述10億可轉債的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要求公司說明關于控制權穩定性及前次募投項目結余資金的后續使用計劃等事項。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落實函尚未回復,瑞聯新財即披露一致行動人到期后不續期的公告,上述項目暫時中止。 “因為公司先收到了一個監管工作函有一些需要確認的事項,預計是等到失去實際控制人這個事項確認之后就會恢復可轉債項目。同時這個項目土地使用權的事項還在推進當中,如果在募集資金到賬之前開始走掛拍的程序,公司就會用自有資金先去支付這土地使用權的費用,等募集資金到賬之后再進行置換。”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頻追熱點 瑞聯新材成立于1999年4月,是一家專注于研發、生產和銷售專用有機新材料的科創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顯示材料、醫藥產品、電子化學品等。2020年登陸科創板,是陜西第四家科創板企業。 上市后的瑞聯新材陸陸續續布局過光刻膠、液晶材料、膜材料、鋰電池、新冠藥物、高分子材料等諸多業務,看似關聯度并不高。 對此,上述工作人員也解釋稱:“雖然這些業務板塊看起來好像特別復雜,但實際上都是基于化學小分子有機合成的這么一個技術平臺去進行業務延伸。對公司來講,做前端材料在反應設備、檢測方法、合成工藝等技術上都是共通的?!? 具體來看,顯示材料板塊仍是瑞聯新材業績絕對的大頭,醫藥中間體的業績占比亦在逐年下降。梳理其年報發現,瑞聯新材也在2022年年報中表示公司將繼續深耕OLED材料和醫藥板塊兩大重心業務,增大對光刻膠等電子化學品的研發投入。 圖片來源:瑞聯新材官網 而此前大力推動的鋰電業務,也由于目前動力電池需求偏弱,電解液及電解液添加劑的市場價格較去年大幅下降,目前暫未形成產品銷售。 上述10億新募投項目中,其計劃新建五個生產車間及其配套的輔助工程和服務設施,用于OLED升華前材料及中間體、醫藥中間體、光刻膠及其它電子化學品的生產。 針對電子材料板塊布局,瑞聯新材也在6月接待機構調研時表示,已經開發出多款半導體用光刻膠單體產品,部分產品已經量產,EUV光刻膠單體產品近期已通過客戶驗證,TFT平坦層光刻膠的驗證工作也在積極推動中。 但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光刻膠”概念暫時未對其股價有拉升作用,對基本面和業績兌現要求較高,后續情況仍有待觀察。
瑞聯新材 電子化學品 陜西省 光刻膠 新材料概念 上交所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