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1 22:10:18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趙云
8月21日早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8月21日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1年期LPR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4.2%。其中,1年期LPR較上月下降10個基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于5年期以上LPR“按兵不動”,市場上周其實也有預期。當時正值MLF調降之后,部分資金對存量債券推高炒作熱情的趨勢保持謹慎,因此一些信用債成交量有所降溫。
疊加本周一的LPR政策,債市或將演繹克制性行情,對股債投資或有重要影響。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視覺中國圖 楊靖制圖
債市杠桿率已接連下降
上周,基于此前社融數據不及預期,市場已有觀點認為,債市也有預期落空的風險。體現在資金面的持續偏松可能會使得降準預期助長多頭情緒,而持續的做多存量債券估值本身就有其風險的聚集效應,彼時有分析指出,MLF和LPR或在8月呈現非對稱調降。
從8月21日早間公布的情況來看,果然出現這種情況。不過在上周,多數觀點認為會出現MLF不調而LPR單獨調降的情況,但實際情況卻是反著來。簡單來說,一些獲取短期低成本資金的銀行或不再進一步向中長期個人貸款端提供更低成本的資金,實際上是一種資金收緊的做法。
那么,降息后的資金面持續鎖緊,對于債市的影響到底如何?從宏觀數據來看,Wind統計顯示,大行資金融出上周連續下降至3.62萬億元,位于2023年以來29%分位點,處于5月初以來最低。
據華安證券的研報統計,債市杠桿率已經在接連下降。統計顯示,債市杠桿率上周連續下降至108.14%,較前一個周五減少1.17pct,較8月14日減少0.79pct,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額降至7.3萬億元,8月18日質押式回購成交額降至6.7萬億元,日均隔夜占比降至90.29%。
這些數據至少可以說明一點,資金對于短期市場債券的風險格外關注,而從安全性考慮,機構也在加大對中長期債券資產的配置。
據統計,在剔除杠桿因素后,8月14日至8月18日中長期債券型基金久期整體上升,8月18日升至2.07年,較前一周五上升0.01年。從回測結果來看,中長期債券型基金久期與10Y國債收益率存在明顯的反相關性,且與基金季報披露的久期值相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事實上,上周信用債的成交量已經環比出現下降。
華安證券研報統計,上周非銀機構普遍增配中長端利率債,基金凈買入政金債53億元,凈買入商業銀行債381億元,農村金融機構出現利率債止盈現象。券商也單周增配292億元國債,其中大多數在8月14日凈買入,均是8月15日MLF降息15bp之前。
上周各債券基金指數漲
實際收益方面,上周債券收益率有所下行,其中,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行約6bp;貨幣市場有所收緊,隔夜及7天回購價格有所上行;信用債方面,收益率小幅下行。當然,這也意味著,短期債市依然呈現出較強的態勢。
從基金的表現來看,上周各債券基金指數上漲。據普益標準整理,債券型基金上升0.26%,短期純債基金指數上升0.50%,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指數上漲0.77%,債券基金指數型基金上漲0.77%。
反觀權益基金方面,各指數均有下行,其中,可轉債基金指數下降4.32%;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數下降8.30%;股票指數型基金指數下降10.70%;股票型基金下降9.96%。
有分析指出,目前債市已經出現市場“恐高情緒”的反饋。浙商證券研報就指出,當前利率已經下探至2020年6月至今的最低水平,市場對國債利率的心理預期點位被不斷打破,難以再重新尋找到合適的歷史參考點位。
因此,針對時下漲跌差異明顯的股債市場,債市資金的謹慎態度會否隨著權益市場的探底而持續流出,也成為下一階段投資界關注的焦點。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觀察,事實上,自8月以來,由于穩增長信號更多在于預期層面,疊加經濟數據未見回升、央行超預期降息等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國內債市再創階段新高。
廣發期貨研究指出,需要警惕債市調整壓力,債市整體有支撐,但隨著活躍資本市場舉措以及實質性的穩增長政策逐漸落地,寬信用預期將逐漸升溫,債市存在調整壓力,操作上不建議追漲。
諾安基金分析指出,債券收益率受央行降息及7月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影響出現快速下行,目前市場或處于較弱的基本面與穩經濟政策的博弈過程中,市場的悲觀情緒較重,微觀主體信心不足,或需要強有力的政策來增強信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