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時隔四年,國盛證券股質業務重啟,規模或將持續恢復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2 20:05:24

數據顯示,在各項業務中,國盛證券自營總收益同比增長近4倍;另外,記者注意到,國盛證券股質業務時隔四年重啟,結束了依靠存量項目創收的時期。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葉峰    

隨著國盛金控披露2023年半年報,其重要證券業務運營實體國盛證券的業績表現也隨之揭曉。今年上半年,國盛證券(單體)實現營業收入8.7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9.05%;凈利潤2.03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62.69%,主要為自營業務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金融工具投資收益增加和轉回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導致。數據顯示,在各項業務中,國盛證券自營總收益同比增長近4倍;另外,記者注意到,國盛證券股質業務時隔四年重啟,結束了依靠存量項目創收的時期。

席位傭金下滑尋求新的增長點

今年上半年,股債市場環境同比改善,驅動券商自營投資收益同比增長,國盛證券亦不例外。據披露,2023年上半年國盛證券保持較低的風險敞口,自營業務總收益(包括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共計2.08億元,同比增長397.57%,其中債券交易自營業務收益1.96億元,股票交易自營業務收益0.04億元,其他產品自營收益0.08億元。

此外,國盛證券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條線收入2.94億元,同比下降1.34%;創利0.96億元,同比增長5.49%。國盛金控表示,2023年上半年,A股市場總成交111.2萬億元,同比下降2.63%,國盛證券經紀業務因此受到市場影響,

面對行業傭金率持續下滑的挑戰,國盛證券也有其發展路徑。國盛金控表示,國盛證券在不斷推進傳統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中,發力開拓機構經紀業務、金融產品銷售業務,優化客戶結構、資產結構和收入結構,提質增效,即使在交易量同比下降的市場中仍能提升利潤水平。

記者注意到,2023年以來,券商投研業務呈現從嚴監管、競爭白熱化趨勢,行業傭金費率將出現下行。那么,作為國盛證券"名片"的研究業務,業績是否受到了影響呢?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盛證券研究所累計實現席位傭金收入2.12億元,同比下降9.40%。另外,國盛研究所在滬、深交易所市占比率分別為2.49%、2.15%,均同比下降。

面對行業現狀,國盛證券也有了新的打法。國盛金控表示,國盛證券積極通過對私募客戶、外資機構提供優質服務,打造投研業務新的增長點,截至報告期末已覆蓋外資機構108家,私募傭金相關收入呈現逆勢增長。數據顯示,實現私募傭金及研究服務費0.20億元,同比增長5.26%。

國盛證券股質業務重啟

除了前述業務外,國盛證券信用業務同樣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盛證券實現信用業務收入1.55億元,同比下降13.16%;其中兩融業務收入1.54億元,股質業務收入0.01億元。

作為信用業務的主力軍,2023年上半年,國盛證券兩融業務穩健發展,兩融開戶數同比增長近1.5倍,融資業務規模逐步恢復增長,6月末融資業務市占率由年初3.14‰增長至3.23‰。同時,國盛證券還成為行業內首批獲得北交所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券商。

相較于兩融業務,國盛證券股票質押業務屬于重新啟動。記者了解到,國盛證券因股票質押比例超過公司內部規定,于2019年9月被江西證監局出具警示函措施;2019年12月,又被上交所、深交所給予暫停股票質押業務三個月的紀律處分。此外,記者還進一步了解到,被接管或也影響到國盛證券股票質押業務的開展。2020年7月,證監會決定對國盛證券實行接管,直到2022年7月才結束接管。而2022年末時,證監會才核準國盛證券恢復正常經營。

因此,從2019年末開始,國盛證券股票質押業務處于存量業務逐步歸還且暫停新增的狀態。Wind數據顯示,2019年末國盛證券股票質押規模為30.40億元,此后各年度的股票質押業務規模大幅壓降,到2022年末時僅為0.81億元,下降了97%。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國盛證券股票質押規模回升至1.59億元。

國盛金控對此點評道:"時隔四年,國盛證券股質業務重啟,已成功落地項目2單,結束了依靠存量項目創收的時期,股質業務規模有望持續恢復。"記者查詢到,今年5月25日,上市公司萬澤股份的大股東萬澤集團,將其持有的1400萬股萬澤股份質押給國盛證券,為其貸款提供質押擔保,占萬澤集團持有股份的7.08%,占萬澤股份總股本的2.75%。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40910070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