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天府文創

每經網首頁 > 天府文創 > 正文

后大運時代,優質賽事再落成都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7 21:16:10

此次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落戶成都,是繼2018年國際乒聯女子世界杯,2019年國際乒聯男、女子世界杯,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成都世乒賽團體賽、成都大運會,落戶成都的又一世界頂級賽事。

每經編輯 唐元    

昨日(8月26日),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合作項目協議簽署活動在成都舉行,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2023-2027、亞洲乒乓球職業大聯盟中國運營總部、WTT國際青訓中心三個項目正式落戶成都。

回望8月8日,成都大運會在鳳凰山的成都露天音樂公園精彩落幕。12天的時間里,一場國際體育賽事的舉辦讓繁華千年的成都站在世界的聚光燈下。 

從2001年的北京大運會,到2011年的深圳大運會,世界級綜合性運動會都為城市發展開啟了新的篇章,作為中國西部地區首次承辦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的城市,成都在“后大運時代”又將迎來怎樣的機遇?

成都大運會閉幕式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等三個項目落戶成都

近年來,成都以籌辦大運會為牽引,堅持“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理念,堅持繁榮體育事業與發展體育產業并重,編制了《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綱要》,全方位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

早前,在成都大運會城市宣傳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5場)“運動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專場上,成都大運會執委會體育競賽部(反興奮劑部)專職副部長、成都市體育局副局長陳志就提到,以重大賽事為龍頭,編制《成都市體育賽事體系規劃(2021—2035年)》,率先制定體育賽事活動管理辦法,推動構建更適合成都發展、更具成都特色、結構更優、質量更高、更加可持續的體育賽事體系。

昨日(8月26日),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合作項目協議簽署活動在成都舉行,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2023-2027、亞洲乒乓球職業大聯盟中國運營總部、WTT國際青訓中心三個項目正式落戶成都。

這意味著,未來,不僅成都市民可以在家門口觀看更多的乒乓球國際賽事,優秀年輕球員還將有機會加入世界級訓練營展示自己以及拓展職業生涯。成都通過打造國際化成都體育賽事IP,進一步釋放成都大運會澎湃動能。

此次國際乒聯混合團體世界杯落戶成都,是繼2018年國際乒聯女子世界杯,2019年國際乒聯男、女子世界杯,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成都世乒賽團體賽、成都大運會,落戶成都的又一世界頂級賽事。

而這背后,依托于長期以來,成都在體育產業上的“精耕細作”。2022年成功舉辦的成都世乒賽團體賽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國際乒聯主席佩特拉·索林曾在成都世乒賽團體賽開幕式上點贊道:“我很榮幸能在四川省省會成都,與熱愛乒乓球的人們在一起,在這個美麗的球場里,你們讓所有不可能變得可能。”賽后,國際乒聯在感謝信中期待與成都再次攜手。為了更好打造國際化成都體育賽事IP,經過雙方過去一年的共同努力,今天這份期待已變成現實。

此外,據紅星新聞報道,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WTT世界乒聯董事會主席、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也坦言,此次成功合作得益于四川省成都市提出的“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理念,深入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戰備,以及以賽興業、以賽引賽、以賽惠民的智慧策略。

國際乒聯第一副主席、WTT世界乒聯董事會主席、中國乒協主席劉國梁 圖片來源:新華社

借大運會“東風”,釋放城市澎湃動能

“一次標簽,永恒品牌。大運會賽事有助于向世界傳播成都城市形象符號。大運會使得成都的城市形象在世界面前展示,增強了成都的國際知名度,強化其濃厚體育氛圍和文化底蘊的國際形象,為國家政治、中華文化、社會交往、政府外交形成綜合性支撐。”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商學院副教授馬天平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 

在獲得大運會舉辦權后,成都舉辦了第18屆世界警察與消防員運動會,先后取得2024年羽毛球湯尤杯、2025年世界運動會舉辦權,吸引了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世界冰壺巡回賽亞太總部落戶。

成都也獲得多個國際體育組織授予的“黃金主辦城市”“卓越貢獻城市”等榮譽,體育賽事全球影響力躍居全球第28位,進入中國前三。2022年,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突破1000億元大關。 

在此基礎上,成都還積極培育自主品牌賽事,成都馬拉松成為中國首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培育出“一帶一路”“天府綠道”“熊貓杯”“天府龍泉山”四大賽事品牌,以成都蓉城足球俱樂部為代表的職業體育賽事火爆全國。成都將重大體育活動同投資促進、品牌展演、文旅娛商消費、文化交流等一體謀劃、融合推動,將賽事流量轉化為投資和消費增量,最大限度發揮體育賽事給城市帶來的綜合效益。

馬天平提到,應當利用大運會遺產、更好地讓群眾受益。既要利用好有形的遺產,還要利用好無形的遺產。例如利用好各類體育賽事場館,開展文化、娛樂、體育賽事活動,促進全民身心健康、身體健康。又如借大運會后人們高漲的體育熱情,重視青少年、中年群體、退休人員的體育鍛煉參與情況,鼓勵其參與全民健身活動,增強體質。鼓勵相關企業持續提供服務,培育一批新的產業。

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不可否認的是,體育場館即是大運會留給這座城市最為顯性的體育遺產。成都已新建改建大運場館49座,其中改造36座,在其中22個場館打造智慧場館運行管理平臺,成功入選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體育特色基地,全市大型體育場館設施綜合水平進入全國前五。

一個例子是,8月11日,大運場館的“第一簽”已完成——成都市水上運動中心與現代五項賽事中心游泳擊劍館管理方簽署合作協議,未來5年雙方將在賽事舉辦、青少年培訓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進一步擴大成都市水上運動項目的影響力,為探索“后大運時代”體育場館的高效利用提供“樣本”。

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賽事名城的目標制定和實施,成都這座城市正處在運動促進與城市發展雙螺旋上升的軌道上。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如今的成都,正迎著大運會的“東風”持續發力。隨著更多高級別賽事的引進,也將進一步刺激民間對體育消費的熱情,進而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釋放更多城市澎湃動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唐元綜合紅星新聞、中國城市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體育賽事 大運會 成都市 成都 體育 世乒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