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8 15:01:07
每經編輯 程鵬
據央視新聞,日本政府啟動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引發多方強烈反對和批評。8月27日,在東京電力公司開啟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記者進入福島第一核電站,實地探訪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設備。
這次探訪不得自由錄音錄像,記者的手機、電腦、攝像器材一律不許使用,隨身只能帶筆和本以及核輻射檢測儀。記者穿戴的防護裝備也是由東電提供的。總臺跟拍記者所搭乘大巴的團隊在距離核電站一公里處還遭到了阻攔。
另據新華社8月28日報道,日本一項最新民調結果顯示,首相岸田文雄領導的內閣民意支持率下跌至26%,連續兩個月處于30%以下的“危險水域”。最近3個月,岸田內閣的支持率下跌了19個百分點。
要求記者不能自由錄音錄像
此次外國媒體團共有來自7家媒體的9名記者參加。途中,東京電力公司要求記者不能自由錄音錄像,全程要在工作人員陪同下進行。
在進行了必要的防護,并且聽取了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對多核素去除裝置的說明之后,記者來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五號機組前,排水設備基本聚集在這里。這也是他們此次采訪唯一可以進行出鏡的地方。
總臺記者介紹:“海水和核污染水混合之后,將會通過一根藍色的粗管子,最后再通過一公里的海底隧道,排到大海里。”
東電承認超6成儲存
核污水放射物超標
據小央視頻28日援引日本TBS電視臺26日報道,東電方面承認,目前儲罐中約有66%的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質含量超標。
在被問及核污染水何時能夠全部排完時,東電危機公關負責人竟然稱,究竟何時能夠全部排完核污染水,東電目前并沒有任何具體計劃。作為排海計劃的實施方,東京電力公司這樣的回答也讓排海計劃更加令人難以信服。
東京電力公司工作人員:
沒有考慮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是關鍵。
當天,東電公司安排記者進入多核素去除裝置的遠程控制室,進行參觀和說明。采訪中,東電工作人員多次強調,一旦出現技術問題,他們有多重應急方案可以停止。
但當記者問到如果核污染水排放系統出現問題,有沒有排海以外的其他核污染水處置辦法時,東電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考慮過核污染水排海以外的辦法。?
日方稱“處理水”沒問題
是自說自話
日方堅持把經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處理的核污染水稱為“處理水”,認為“處理水”已達標可排。但國際社會對福島核污染水處理裝置的安全性、有效性與可持續性始終存有疑慮。
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在運行期間曾發生漏水、放射性物質超標、濾網損壞等多種問題。東電公司迄今未曾公布過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的設計或使用壽命,并且缺乏獨立的第三方監督機制對“處理水”進行監測。?
如果太平洋海域周邊國家、太平洋島國、漁業團體、環保組織等利益攸關方不能參與監督,日方一口咬定所謂“處理水”沒問題就是自說自話。?
海洋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日方將核污染水一排了之,必將長期受到國際社會譴責。
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我國第一時間啟動了對西太平洋海洋環境的應急監測與評估工作。
參與此次調查研究的北京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研究員余雯介紹,在這項持續7年的追蹤監測中,研究團隊發現,福島核事故發生3個月后,核污染物就擴散至距離福島600公里的公海海域,且含量嚴重超標。在事故發生18個月后,我國臺灣東南海域檢測出核污染物的存在。據測算,這些核素進入海洋環境后將通過洋流在8—10年逐步擴散至所有海域。
借鑒這些觀測數據和海洋動力學過程,余雯預測,此次日本排海的核污染水會借助洋流迅速向整個海洋系統擴散,且在大概一年半到兩年內進入我國海域。
“核污染水經洋流運輸和擴散,其中一些放射性物質還會被海洋生物所吸收。”余雯表示,大海確實具有一定的稀釋作用,但日本長達30年的排海計劃仍具有不確定性,考慮到環境和生態的脆弱性,需謹慎應對。
岸田內閣支持率跌至26%
連續兩月處于“危險水域”
據新華社28日報道,日本《每日新聞》26日至27日針對岸田內閣支持率實施民調,27日發布結果。結果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降至26%,較上月下跌2個百分點;不支持率升至68%,較上月增加3個百分點。
2021年11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前排中)在東京的首相官邸率閣僚合影。新華社發(Pool圖片,間山公雅攝)
由此,岸田內閣的支持率已連續兩個月低于30%。在日本政壇,內閣支持率低于30%被輿論視為進入“危險水域”;如果進一步跌破20%,就被視為陷入“下臺水域”。
當地時間2022年8月31日,日本東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首相官邸舉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鞠躬。圖片來源:資料圖 視覺中國
岸田領導的執政黨自由民主黨的支持率同樣不容樂觀。最新民調顯示,自民黨支持率為25%,與上月幾乎持平,繼續在低位徘徊。此前的民調中,自民黨支持率一般維持在30%到40%左右。
《每日新聞》分析,岸田內閣和自民黨支持率雙雙走低,與內閣頻曝丑聞有關,加上其推行的數字身份證系統屢次曝出問題,引發民眾不滿。
去年以來,岸田內閣丑聞不斷,多名閣僚被指存在政治資金運用、競選活動違規等問題,岸田本人也被曝出政治資金收支報告中有近百張“空白發票”。今年5月,其長子岸田翔太郎被媒體曝光去年年底在首相公邸舉行派對,并與親戚等人拍攝模仿內閣組閣情形的不當照片,他隨后辭去首相秘書官職務。
編輯|程鵬 杜波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小央視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