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30 09:43:23
◎“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規模降速的新周期,需要紓困救助和修復價值的項目資源增多,需要盤活優化和更新改造的存量資產豐富,公司業務的領域還將繼續延伸。”
◎“未來房地產行業并購重組、特殊機遇投資、紓困代建、城市更新、資產證券化等業務機會將不斷增多,公司提升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還有很大空間。”
每經記者 陳夢妤 每經編輯 魏文藝
8月29日晚,信達地產(SH600657,股價5.01元,市值142.88億元)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3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8.28億元下降62.49%;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79億元,較上年同期3.28億元下降45.53%。
信達地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參與“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梳理業務模式和解決方案,加強培訓推廣,努力提高業務決策效率和投后管理能力,集團協同效應進一步顯現。
來源:信達地產2023年中報
代建,無疑是信達地產的業績關鍵詞。
報告期內,信達地產累計實現銷售面積54.87萬平方米(其中合作項目權益銷售面積16.14萬平方米,代建項目銷售面積12.52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17.5億元(其中合作項目權益銷售金額40.95億元,代建項目銷售金額35.78億元,占比近三成);回款金額124.17億元(其中合作項目權益回款金額39.65億元,代建項目回款金額42.03億元)。
報告期內,信達地產的新開工面積60.38萬平方米(其中合作項目權益面積21.48萬平方米,代建項目5.44萬平方米);公司竣工面積43.62萬平方米(其中合作項目權益面積36.18萬平方米,無代建項目)。
報告期內,信達地產新增項目計容規劃建筑面積18.94萬平方米(其中合作項目權益16.79萬平方米,代建項目2.15萬平方米)。
來源:信達地產2023年中報(百度股市通制圖)
截至2023年6月30日,信達地產儲備項目計容規劃建筑面積205.12萬平方米(其中合作項目權益面積29.09萬平方米,代建項目49.25萬平方米),在建面積704.95萬平方米(其中合作項目權益面積157.05萬平方米,代建項目261.43萬平方米)。房地產出租累計實現合同租金約0.9億元。
相較而言,去年同期,信達地產新增儲備計容規劃建筑面積82.88萬平方米,均為代建項目;儲備項目計容規劃建筑面積233.62萬平方米(其中合作項目權益面積53.10萬平方米,代建項目48.22萬平方米),在建面積601.57萬平方米(其中合作項目權益面積172.43萬平方米,代建項目154.63萬平方米)。
信達地產表示,公司作為中國信達房地產開發業務運作平臺,除從公開市場獲取項目外,可以加強集團協同,發揮公司的專業作用,通過協同拓展、行業并購、項目投資、操盤代建、聯合建設、項目監管等多種方式獲取項目。
“隨著房地產市場進入規模降速的新周期,需要紓困救助和修復價值的項目資源增多,需要盤活優化和更新改造的存量資產豐富,公司業務的領域還將繼續延伸。”
中報顯示,上半年信達地產實現營業收入29.3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8.28億元下降62.49%;實現凈利潤1.84億元,較上年同期3.28億元下降44.06%;實現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79億元,較上年同期3.28億元下降45.53%。
其中,住宅業務實現營收16.68億元,同比減少73.06%;營業成本14.96億元,同比減少72.38%;毛利率10.29%,同比減少2.18個百分點。
截至2023年6月30日,信達地產資產總額877.64億元,較年初884.06億元減少6.42億元;負債總額627.82億元,較年初633.09億元減少5.2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242.97億元,較年初242.16億元增加0.81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54%,較上年度末71.61%減少0.07個百分點。
信達地產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參與“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梳理業務模式和解決方案,加強培訓推廣,努力提高業務決策效率和投后管理能力,集團協同效應進一步顯現。
“我國房地產業將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在此形勢下,公司將逐步提高輕資產業務規模。相對于傳統‘購地、開發、銷售’的重資產業務模式,公司將采取多種靈活方式介入房地產項目,形成‘輕重并舉’的業務組合。”
信達地產透露,在業務模式方面,公司正從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向房地產投資、協同并購與管理服務領域拓展;在盈利模式方面,由原來單純獲取項目開發利潤向開發利潤、投資收益以及監管代建收入等多元化收入來源轉變。“未來房地產行業并購重組、特殊機遇投資、紓困代建、城市更新、資產證券化等業務機會將不斷增多,公司提升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還有很大空間。”
【每經房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Real-estate-Circle】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39463894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