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30 17:06:27
每經記者 趙云 每經編輯 彭水萍
8月30日,大盤早盤沖高回落,午后窄幅震蕩,三大指數漲跌不一。
盤面上,芯片股集體反彈,科創板次新股大漲。AI概念股午后走強,其中數據要素方向大漲,ChatGPT概念股震蕩反彈。
下跌方面,券商股集體調整。
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3000只個股上漲。兩市今日成交額9843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528億。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24.63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21.5億元,深股通凈賣出3.13億元。
這兩天最強的無疑還是科創板。具體有多強,不用看指數紅綠、漲幅大小,也不用數688的漲停個股有多少,只看兩張圖就夠了。
第一張是三大指數近期的日K圖。
第二張是科創50的日K圖。
可以看出,只有科創50已消化掉周一“高開低走”假陰線的壓力,繼續上攻。退一步講,周二的普漲行情里,也是科創50反彈力度最大。
這樣強勢的表現,自然值得讓市場高看一眼,所以賺錢效應繼續在科創板匯聚。
知道了這一點,我們再來討論,為什么它這么強?
周一收盤后,中信建投曾表示,科創板至少有四大積極因素。今天我們來逐條拆解:
一是政策密集落地,尤其證監會對IPO的階段性收緊,對大股東減持行為的規范,明顯利好科創板。
解析:科創板開板4年,相較主板新股解禁頻率更高,規范大股東減持有望從中最先受益。周末新規有望推動上市公司重視盈利能力的改善,未來企業沒有利潤、不能從根本上提升ROE,就無法減持,這是A股成立以來規則上的一次革新。使投資者承擔投資風險的同時享有分紅回報,引導投資者進行長期價值投資。
二是科創板的高彈性、強貝塔屬性,在市場企穩反彈期間表現最好。
解析:前半句通俗點講就是“盤子小波動大,一次20cm更好賺錢”;至于后半句,這兩天的行情大家有目共睹。
而且新規除了利好科創板,還利好次新股,兩者疊加,今天漲得最好的概念就成了科創次新股,很合理吧。
三是科創50點位以及科創板整體估值均處于歷史低位。8月25日科創50指數最低跌至865.09點,從歷史上看已處于很低的位置。
解析:科創50目前位置有多低?還是看圖更一目了然。
這是今年的日K圖。目前的反彈連“山腳”都還沒爬上來。
這是4年來的月K圖。可以看到,8月25日的低點距離歷史大底也只有一步之遙。
正因為位置低,科創50相關ETF也一直深受“越跌越買”流派資金的喜愛。
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昨天(29日),“硬科技”旗艦指數產品科創50 ETF規模已達到1317億元,境內外產品總規模達到1340億元,成為僅次于滬深300的境內第二大寬基指數產品。
這一系列ETF中,“個頭”最大的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目前總規模也已突破900億,排在全市場第二,千億關口近在眼前。
目前該基金的總份額相較4月中旬已翻了一倍多,而且近期增長的斜率還越來越高。
Wind數據顯示,8月29日,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的份額增加最多,為14.45億份;凈流入額也達到13.72億元。
四是全球科技創新浪潮到來,人工智能產業、國內數字經濟有望成為后續科創板投資主線,提振投資者信心并吸引大量資金投資科創板。
解析:這兩天科技圈的大事就挺多的。昨天華為Mate60Pro低調推出;今天凌晨,蘋果公司正式對外發布了秋季發布會的邀請函;谷歌云和英偉達宣布擴大合作伙伴關系,推進人工智能計算、軟件和服務的發展。
數據顯示,從產業面來看,科創50指數44.3%持倉為半導體行業。有觀點稱,隨著終端需求復蘇,半導體一般自下而上復蘇,先后順序為:設計(存儲)→封測→晶圓廠→材料→設備。半導體周期見底臨近,對科創板基本面拖累最大的時期即將結束。
除了上述4點,其實還有一個因素,或者說未落地的傳聞,也驅使短期資金涌向科創板——那就是“降門檻”。
有媒體引用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近期觀點稱,科創板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準入門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創板的流動性,科創板準入門檻的降低將是一個長期趨勢。
但問題在于,就算我們認可“降門檻”的合理性,誰又能知道準確的時點呢?
所以,這里還是給大家提醒一下風險——
只能說科創板的漲跌可能都有理由,但不該讓小道消息打亂你的節奏。
所以對短線來說,最好不要等漲了(甚至追高被套了)再去找利好、相信利好,而是尊重盤中資金的動向決定去留。
而對中線選手來說,其實合理規劃倉位,堅守自己的邏輯,也不失為好選擇。
說白了就是,近期市場情緒明顯回暖,前期輪動過的板塊都有機會繼續表現。只要個股、板塊乃至大盤的高點越高、低點也越高,賺錢效應就是屬于大家的。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9809073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