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1 15:59:28
據悉,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取得重大科研進展,率先實現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再次刷新我國磁約束聚變裝置運行紀錄。
“中國環流三號”是中國自主設計研制的可控核聚變大科學裝置,也是世界上首個以快中子驅動的核聚變實驗裝置。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標志著中國在核聚變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上海電氣近年來積極布局國內核聚變產業,在聚變堆主機系統業務上持續發力,現已成為國內磁約束核聚變主機系統領域業績覆蓋面較廣的制造商,產品覆蓋了核聚變裝置的各個核心部分,包括超導線圈、真空容器、電源系統等,這些核心部件在核聚變反應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上海電氣的高端裝備制造能力與先進制造技術充分保障了產品性能,為我國基于大科學裝置的科學研究提供了扎實的支撐。
三代中國環流器見證了中國核聚變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部分領先的艱難歷史。
據科技日報,去年10月,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等離子體電流突破100萬安培,創造了我國可控核聚變裝置運行新紀錄,技術水平居國際前列。該裝置由中核集團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團隊設計、研發,這一突破性進展意味著我國核聚變研發距離聚變點火目標邁進重要一步。
據央視新聞,2023年4月12日21時,正在運行的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獲重大成果,實現了高功率穩定的403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托卡馬克裝置穩態高約束模運行新的世界紀錄。
中國核電網7月8日披露,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實驗再傳捷報。中國環流三號高功率中性束注入加熱系統首次實現功率注入。該系統由我國完全獨立自主設計研制,相關參數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磁約束聚變裝置實現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邁入氘氚可控核聚變階段的核心系統之一。
據光明日報,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取得重大科研進展,突破了等離子體大電流高約束模式運行控制、高功率加熱系統注入耦合、先進偏濾器位形控制等關鍵技術難題,是我國核聚變能開發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磁約束核聚變研究向高性能聚變等離子體運行邁出重要一步。
1984年,中國環流一號實驗裝置建成運行,標志我國可控核聚變研究進入世界前沿;2002年,西物院建成中國環流二號,它是中國第一個具有偏濾器位形的大型托卡馬克裝置,等離子體的電子溫度達到5500萬攝氏度;2020年,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正式建成并實現首次放電,等離子體電流可達300萬安培(3兆安),等離子離子溫度可以達到1.5億攝氏度,性能居于世界第一方陣。到2022年,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部件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標志我國全面突破“ITER增強熱負荷第一壁”關鍵技術……
此次“中國環流三號”的重大科研進展再次證明,中國在科技創新和能源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核聚變技術將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全球能源向更加清潔、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核聚變是一種潛在的高效、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技術,被視為未來解決全球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與傳統的核裂變反應相比,核聚變反應不產生放射性物質,也不會導致溫室效應,且其產生的能量遠大于核裂變反應。因此,核聚變技術成為全球科研人員爭相研究的重點領域。
上海電氣從20世紀70年代起成為我國首批參與核電產業建設的制造商之一,經歷了我國核電產業從“跟跑”到“超車”的光榮歷程,如今已成為國內發展歷史較久、交付業績較多、產品配套較全、技術路線較廣、裝備能力較強、全球合作較深的核電裝備制造集團,擁有全球集中度較高的核電裝備制造基地,核電產品全面覆蓋核島主設備、常規島主設備以及大型鑄鍛件、核級風機、配套電機、儀控儀表、現場服務、備品備件等,技術涵蓋二代及二代加、三代壓水堆(包括華龍一號、國和一號、AP1000及CAP1000、EPR等),四代核電技術(包括高溫氣冷堆、鈉冷快堆、釷基熔鹽堆、鉛基快堆等)以及核聚變大科學裝置等,全面覆蓋國內已有的核電技術路線,核電產品覆蓋國內所有核電站以及巴基斯坦、南非等國家核電項目,綜合市場占有率持續居于領先地位。
近年來,上海電氣積極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堅持“穩中求進、守正創新”工作總基調,穩步推進上海電氣核電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崇尚核安全文化,追求產品極致、管理極致、工作做到極致、核安全極致,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道路。
與此同時,依托業已形成的核電高端裝備技術能力及資源,上海電氣積極主動對標國內、國際最高水平,認真分析研判市場形勢及競爭對手能力,充分發揮優勢、加快彌補短板,積極拓展增量業務領域市場,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拳頭產品”。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