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4 17:13:18
低調、務實、隨性,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頭次見到同力股份(834599)董事長葉磊的初次印象。
外界很難想象,這位鮮少面對媒體發聲的上市公司“掌舵人”,一頭干練的短發,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技術派老兵”,而在采訪過程中,葉磊同樣邏輯縝密、思維活躍,常能用淺顯易懂的比喻瞬間讓記者抓到重點。
在葉磊看來,18歲的同力股份剛闖出些“名堂”,IPO這場“成人禮”算是讓企業稍稍站定了腳跟,但他對同力股份這位“年輕人”的期望還遠不止如此。
每經記者 張靜 每經實習記者 夏子博 每經編輯 賀娟娟
編者按:
科創賽道正成為城市競爭靶點。
陜西高校林立,科研成果全國領先,人才儲備與輸出穩居前列,秉持眾多稟賦優勢,陜西科創力加速釋放,賦能企業韌性發展,產業競爭優勢日趨顯著,區域競爭力不斷凸顯。
與此同時,陜西頂層設計重視,推進科技產業和實體經濟,并為資本市場儲備科創種子。
去年8月,陜西省接續啟動第二個推進企業上市“三年行動計劃”,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持續創新完善政務服務舉措,力促優質企業加速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而科創企業的上市將反哺產業和實體,優化創新驅動效能,形成良性循環。
每日經濟新聞·粉巷財經歷來關注科創發展,致力打造一流科創報道欄目,在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推出“科創星球”第三季,深度對話企業創始人/董事長等高管。
以專業財經視角,洞悉企業核心優勢,解碼成長邏輯,展現真實科創成色,為市場和投資者提供價值信息的同時,推介本土優質科創企業,吸引全國乃至全球視野,聚焦陜西科創熱土。
低調、務實、隨性,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頭次見到同力股份(834599)董事長葉磊的初次印象。
外界很難想象,這位鮮少面對媒體發聲的上市公司“掌舵人”,一頭干練的短發,一看就是久經沙場的“技術派老兵”,而在采訪過程中,葉磊同樣邏輯縝密、思維活躍,常能用淺顯易懂的比喻瞬間讓記者抓到重點。
從他嘴里,很少能聽到套話、官話,實事求是,有什么是什么,這種務實也被同力股份一脈相承,2021年上市后,同力股份毫不沉迷于資本運作和驅動,選擇埋頭實打實地提升業績,用“真金白銀”分紅回饋投資者。
在葉磊看來,18歲的同力股份剛闖出些“名堂”,IPO這場“成人禮”算是讓企業稍稍站定了腳跟,但他對同力股份這位“年輕人”的期望還遠不止如此。
2004年前,同力股份尚未“誕生”,國內非公路寬體自卸車行業也無從談起。
彼時國外剛性自卸車造價昂貴,進口一臺要四百萬元左右,維修配件“跨洋”動輒上月。“加上當時國家外匯緊張,光有人民幣不行,沒有美元外匯你也買不到。”
葉磊向記者回憶道,當時去大型礦山調研,上面基本都是公路自卸車,還有一些農用車,甚至手扶拖拉機都在上面干活。
然而,公路自卸車亦非“良選”,其高速低扭距的特性,遇到九曲回腸般的礦區,油耗高、容易翻車等問題凸顯,甚至超載后壓垮車架都是常見的事,一個月有半數都在“折騰”修車。
“形象點講,公路車就相當于法拉利,只適合賽道上跑,你拿它去越野,肯定跑不過悍馬,甚至你連拖拉機都跑不過對吧?”葉磊笑著向記者比喻道。
在多方勘查后,“我們能否定制一款比進口車更便宜,但比國產車更適用的產品?”成為葉磊瞄準非公路寬體自卸車賽道的初衷。
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同力股份想要實現“國產替代”逃不過兩個關鍵詞——如何平衡好“經濟”與“適用”。
“完全走國外仿制的話,同樣存在一個咱們國家的配套體系,還有一個造價成本方面的問題。”葉磊最先想到的,是利用國產重卡現成的完整工業體系,包括上游供應鏈資源,可以把它們的平臺“移植”過來,相比從零出發,成本必然大幅降低。
隨后,同力股份將公路自卸車加大、加高、加寬,適配礦區高強度、高負重的作業環境,并創造性地將傳統發動機及變速箱打了個“顛倒”,改造為低速高扭矩運作模式,使油耗直線下降60%多。
“同時我們建立完善‘零距離’服務體系,公司派駐技術人員駐礦服務,保證兩個小時修好設備,承諾一臺車月出勤率不低于80%,換算一個月能跑24天。”
就這樣,一步一步摸索、打通資源供應端和需求端之間的壁壘過程中,同力股份第一代產品水到渠成的完成了,“我們的產品就是客戶用出來的”成為同力股份研發人員對產品的樸素總結。
2004年,同力股份“臺柱子”產品面世,集國外自卸車堅實可靠與公路自卸車經濟實惠于一身,故障率大幅下降,整車安全性提升,最重要的是成本下降了數倍,一經落地便受到市場熱捧,亦一舉確立公司業內領先的市場地位。
隨著同力股份一炮而紅,也讓徐工、三一等老牌重工企業看到了行業廣闊藍海,在2005年后紛紛下場“分蛋糕”,身為民企,初創的同力股份如何守住行業“萌芽期”的先發優勢成為關鍵。
對于逐漸激烈的行業競爭,葉磊分析道,現在市場競爭確實激烈,但從另一角度看,大量玩家攜重金入局,動輒數十億的“入場費”,反而將體量小的企業拒之門外。
并且,“做大”和“做精”之間必然是一道選擇題,頭部企業體量大、產品線長,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導致力量相對分散,不能專注一個細分領域,也難以“俯下身”了解客戶訴求,故而做不到子產品完全精益求精。
而這也正是同力股份的優勢所在,公司作為“新生兒”,沒有那么多蕪雜的業務,可以集中全部資源投入細分行業,在科研,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及售后保障體系持續深挖,成為行業“單項冠軍”。
對于決定企業命脈的“明星產品”,同力股份采取“前瞻、在研、應用”研發路線,維持三代產品同步推進的迭代戰略。
這一過程中,同力股份不斷在技術層面進行突破和引進,摸清了細分行業技術路線、發展規律,將攻克行業痛點的過程,內化為打好“突圍戰”的儲備糧。
時至今日,在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細分領域,同力股份“獨占鰲頭”,市場占有率達到40%左右,研發人員100多人,研發投入亦持續上漲,不斷為企業“底盤”扭緊螺絲,筑牢基礎。
隨著《工程機械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出臺,行業風口逐漸向綠色化、智能化礦山轉型,同力股份再次嗅到了“先機”。
風口之上,公司謀定而動,將“大型化、綠色化、智能化”作為技術攻關的關鍵,三線齊發,多點布局,思考如何將清潔能源、無人駕駛應用到礦車上。
實際上,雖然國內新能源、智能化發展速度較快,但投射到礦車這一“隱秘的角落”,卻仍存在不少瓶頸和短板。
對于新能源的一些技術堵點,“行業老兵”葉磊如數家珍:“一方面,礦車幾乎一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不允許頻繁充換電,且礦山建設充換電站成本偏高,導致目前還是混合增程式礦車更為合適。”
基于行業發展前沿預判,同力股份力求精準布局,2022年成立全資子公司,從純電、氫能、甲醇混動三方面加速新能源產品落地。
據悉,目前同力股份已有累計超800余臺新能源產品在60多個礦區運營;礦區無人駕駛技術,在內蒙古、湖南等地均有智能化產品落地使用;公司共有發明專利11項、實用新型專利64項、外觀專利15項。
實際上,在2021年敲鐘北交所的10年前,同力股份就曾折戟創業板,“現在回頭看,那次失敗不一定是個壞事,失敗后反而讓我們沉下心來聚焦主業。”
十年間,同力股份構建了從科研,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到售后保障體系的扎實“底盤”,從引入戰投、掛牌新三板到精選層融資5億“熱錢”擴建后,上市對于同力股份來說才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而IPO常被視為企業發展的成人禮和造富盛宴,但與葉磊的交談中,記者卻發現他對上市有著異常的清醒和冷靜。“很多企業上市后,圈了一大筆錢也沒處用,錢一‘閑置’就開始亂花,結果反而把自己效益搞垮了。”
對靠資本驅動而非主業經營驅動,葉磊嗤之以鼻,“融資只有解企業‘燃眉之急’時才能起到關鍵效果,你拿的都是投資人的錢,你得人家有個交代,亂‘造’的話肯定就會完蛋。”
觀其現狀,同力股份穩定增長的業績、超高的投資回報率,無疑是對葉磊觀點的最佳佐證。
記者注意到,同力股份多年來堅持現金分紅,用“真金白銀”回饋投資者,自2017年后累計分紅已經超過了5億,占累計凈利潤30%左右。
分紅的底氣正是業績的翻倍增長,今年上半年,隨著新廠房落地,同力股份產能得以釋放,一舉實現營收33.05億元,同比增加30.56%;歸母凈利潤3.34億元,同比增加50.5%。
將時間拉長看,同力股份自2015年脫困后,2016年至2022年7年間營收由4.47億元增至52.02億元,歸母凈利潤由705.79萬元增至4.66億元,實現“豹變”。
對此“戰績”,葉磊認為一方面得益于煤炭產能翻倍,市場拉動,另一方面則在于海外市場的高速拓展。
實際上,對于身為民企的同力股份來說,“出海”途中困難重重,信息、人才的缺失、企業融資的困難及供應鏈解決方案等都會使企業“水土不服”。
葉磊亦坦言,出海并非易事。同力股份作為一個成立不到20年的“后起之秀”,雖然產品過硬,但相比老牌大型企業,在海外業務拓展、渠道網絡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此外,海外市場的工業基礎、勞動力市場和技術人員缺乏等行業通病也是制約因素。
對此,同力股份將先前的“成功訣竅”再次搬上桌面——差異化競爭,專注于細分賽道,一切全靠產品說話。
“非公路寬體自卸車的專業化在國際上我們獨此一家,且性價比具有競爭優勢。只要下功夫研發,滿足海外駕駛習慣和復雜工況的產品需求,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產品服務方案,不愁沒有市場。”葉磊談及自家產品不乏自信。
得益于提前布局,海外銷售已回報初見,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場業務同比增長達60%以上,總營收占比從幾年前的個位數的增長到接近20%,且毛利率高出國內業務10個百分點,在礦業行業的整體投資增長呈現放緩趨勢下,海外市場有望“接棒”成為另一增長極。
對于“出海”規劃,葉磊最終目標是希望海外業務能夠占到公司營收“半壁江山”。據悉,目前同力股份已經籌備在新加坡等國設立全資子公司,負責相關區域國家的銷售。
按照葉磊的規劃,“接下來還會為國外市場提供技術支持,從培訓、售后維護到零部件供應,零部件在海外的話,必須要建立中轉庫,整個建設下來,就是在3到5年間打造一個海外同力。”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樂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