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深耕品牌,中國新能源汽車才有更強競爭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6 18:22:37

每經特約評論員 譚浩俊

在9月5日開幕的德國慕尼黑車展上,中國車企備受關注。據外媒統計,至少有7家中國車企參與了本屆慕尼黑車展,加上零部件企業則多達數十家,中國參展企業數量已經超過德國。特別是比亞迪參展的海豹汽車,瑞銀對其進行了拆解,結論是,比差不多大小的特斯拉Model 3(汽車型號)成本要低15%。對此,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表示,如果把這款車運到歐洲,即便加上關稅、運費,依然非常具有競爭力。

按照畢馬威發布的數據,歐洲是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很快、極具拓展潛力的市場。2018年到2022年,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58%,僅次于中國的61%(同期)。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預測,到203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達到60%,遠超全球26%的水平。

目前,中國車企在歐洲市場的份額約3%,如果到2030年前后,這一數字能夠變成20%,甚至更多,那么,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歐洲市場的銷量,將達到很高的水平,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也會大大提升。

需要看到的是,中國汽車能夠進入國際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主要靠的還是價格優勢,且大多分布于2萬~4萬歐元的中低端市場。如果要向更高端市場拓展,價格優勢就會越來越小,就必須依靠品牌優勢。中國汽車在品牌培育方面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且這方面的差距不僅僅表現在汽車的質量、品質上,更表現在時間、口碑、文化上,需要全方位提升、深度耕作,才能縮小這方面的差距。

按照專家的評判,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優勢,不僅僅表現在生產要素成本方面,也體現在垂直整合能力、研發、技術等方面,經過各大車企的共同努力,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供應鏈垂直融合能力已經達到較高水平,本土供應鏈已經比較完善。同時,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等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與特斯拉等國際先進車企相比,也已經沒有明顯差距,很多方面已經成功實現超越。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的差距,就在于品牌影響力還不夠,高端用戶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接受度、喜愛度還不是很高。

這就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要在未來的國際市場特別是歐洲市場有較強的競爭力,就必須深耕品牌,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讓品牌替代價格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競爭力。而品牌顯然不只是靠市場營銷,而要靠時間打磨、文化孕育、口碑積累,需要有耐心和信心。

時間是品牌塑造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所有的國際知名品牌,都是經過長時間的打磨形成的。短則十多年,長則幾十年。即便是汽車行業的“新人”特斯拉,從2003年7月1日創立到現在,也已經整整20年,汽車上市則有10年時間。其他汽車品牌,就更不用說。即便生產新能源汽車的時間短一些,但燃油汽車品牌早就形成,在消費者心里的根已經扎下,信任度已經建立。轉型新能源汽車之后,只要產品質量不出現嚴重問題,都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大多歷史不長,沒有讓消費者認可的美譽度。而比亞迪等在新能源車領域做得風生水起的企業,燃油汽車的品牌影響力并不強。因此,沒有老本可吃,而必須依靠新能源汽車自己打品牌,需要付出的努力,自然也會多得多。造車新勢力,自然更沒有品牌優勢。那么,時間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品牌培育,是不小的壓力,也是嚴峻的挑戰。

而在汽車文化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也處于起步階段,需要補的課、需要注入的元素、需要添加的內容還很多很多,有的甚至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體系、文化構架,譬如企業精神、管理目標、員工理念、質量意識、品牌觀念等,特別是員工,都把自己定位于“打工者”角色,而不是“主人”地位、“家人”關系,自然,就只會為薪酬服務,而不會為客戶著想。如何培育有特色的企業文化,對品牌培育十分重要。

至于口碑,自然不只是汽車的質量、品質、安全、舒適度等,還包括售后服務,如果各方面的工作都抓好了,消費者的滿意度高了,口碑就會慢慢提升,從而成為品牌培育非常重要的方面。這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還是比較重視的,但道路也是曲折的,是需要不斷努力、不斷提升、不斷優化的。否則,就會后退。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很快、進步很大、成績很好,但是,要想全面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還是要在品牌培育上下功夫,深耕品牌,把品牌當作企業追求的最高目標,并從品牌的影響力提升中,見證中國汽車的成長與進步、突破與超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