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8 13:01:24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 劉志遠 每經編輯 董興生
9月7日,2023年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經濟科技分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辦,主要議題為國際能源安全新態勢與多邊主義合作、碳交易市場發展與ESG“第四張表”評價體系構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論壇上,太和智庫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研究員、瑞格智研創始人陸培麗認為,當前,工業發展與環境發展的矛盾、國內社會責任與國際ESG體系發展的矛盾相對突出。
其中,細化來看,包括:環境的負外部性帶來的社會責任誰來承擔問題;企業治理問題與生產過程;企業的隱形成本投入與生產效益問題;基于現有的工業體系,很難做到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運營與財務問題,ERP體系為財務管理提供解決方案,但是沒有和生產經營過程關聯。
陸培麗在演講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陸培麗認為,碳定價權、產品定價權包括供應鏈的定價權都可以通過碳定價權、ESG的定價權進行傳導。所有的體系都是看指數的,ESG的指標體系包括指標產品和服務,主要是政府的碳指數和金融的ESG指數。
此外,陸培麗說,第四張報表由企業的碳價值和社會的碳價值兩部分組成。企業的碳價值就是一個企業內部帶來的碳減排的價值,社會的碳價值就是環境的負外部性。有了環境的負外部性,也有正向性,就可以度量碳的社會價值。
針對數字經濟與ESG的結合,陸培麗提及了數據資產入表。“數據資產可以重復使用,人工智能也可以重復使用,這就減少了人力要素、土地要素、資產不可分的因素,可以同時使用,也就是說,只要這個數據是有價值的,數據的價值可能成百成千倍地放大效益。所以,數據資產有可能為國企、央企注入巨大的資產。”
陸培麗表示,ESG的重大目標是把數字經濟和有人民滿意度的ESG(社會價值)結合起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