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專家:據預測,全球海洋生物有可能因氣候變化減少16%-25%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1 21:03:04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指出,根據目前預測,全球海洋生物有可能因為氣候變化減少16%-25%,如果碳排放持續得不到控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持續加劇。

◎柴麒敏稱,碳中和是未來實現發展的非常重要路徑,目前來看,全球大概還有20%-30%左右的溫室氣體排放并不能通過現有或者預期的技術進步來得到解決,這部分技術需要通過負排放技術進行抵消和中和,其中最大潛力來自森林碳匯和海洋藍碳。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張益銘

9月9日,以“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建設海洋生態文明”為主題的2023海洋保護大會在山東省榮成市召開。與會專家圍繞海洋生態補償、海洋藍碳資源開發、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話題展開討論。

2023海洋保護大會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李彪 攝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在做“我國‘雙碳’戰略實施及海洋藍碳資源開發”的主題演講時指出,氣候變化近年來受到非常嚴重的預警和挑戰,氣候系統和海洋生態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氣候變化對海洋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根據最新的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目前正處于人類歷史上最高水平,平均氣溫高出1.1度。過去50年當中,洪水、干旱等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大概增加了5倍,經濟損失增加了7倍。

全球海平面高度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柴麒敏說,根據目前預測,全球海洋生物有可能因為氣候變化減少16%-25%,如果碳排放持續得不到控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持續加劇。

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共識。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作出我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重大宣示。

在今年8月15日,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生態文明重要成果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發布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重要成果。其中提到,202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額完成第一階段國家自主貢獻承諾。在此基礎上,“十四五”前兩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進一步下降4.6%,節能降碳成效顯著。

為此,柴麒敏稱,碳中和是未來實現發展的非常重要路徑,目前來看,全球大概還有20%-30%左右的溫室氣體排放并不能通過現有或者預期的技術進步來得到解決,這部分技術需要通過負排放技術進行抵消和中和,其中最大潛力來自森林碳匯和海洋藍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包括廣東、山東、海南等多地都在探索藍碳的保護和利用。但是,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直接關系到藍碳碳匯能力。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陳尚在會上介紹,海洋生態補償包含海洋生態保護補償、海洋生態損失補償、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其中,海洋生態保護補償是指采取財政轉移支付或市場交易等方式,對生態保護者因履行生態保護責任所增加的支出和付出的成本,予以適當補償的激勵性制度安排;海洋生態損失補償是指合規用海者履行生態修復責任,對其造成的海洋生態損失進行補償,原則是“誰用海、誰補償”。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是違規用海者和污染事故責任者對其造成的國家生態損失進行賠償,原則是“誰污染,誰破壞,誰賠償”。

他進一步指出,評價海洋環保工作成效的金標準為是否守住生態安全的底線,守住生態安全底線的判斷標準是凈零生態損失,其根本手段是建立生態補償賠償三軌并行制度。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