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4 21:19:13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9月14日,央行發布消息稱,決定自9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的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4%。央行表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降準是了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此次降準,在市場的預期之內。
一是,地方債發行、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都需要充裕的流動性環境。8月地方債發行總量高達1.2萬億元,9月還將發行超過1萬億元,根據財政部的安排,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力爭在9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部分國債和地方政府債都由商業銀行購買,持有比例分別高達68.8%、85.5%,接下來的新增債務融資需求將抽走銀行體系大量流動性,此次降準將釋放約5000億元的中長期資金,銀行可以更好地支持國債和地方債發行。在地方化債方面,據申萬宏源資管固定收益部宏觀研究主管歐陽佳好援引的數據,日本2022年政府債務利息支出占財務收入的比重是5%,中國則接近15%,降低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利息支出十分有必要,而降準增加的流動性也為銀行參與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是,降準可以改善銀行的凈息差,助力銀行繼續為實體經濟輸血。銀行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必須維持一定的凈利息差,獲得一定的利潤,才能彌補壞賬、持有的債券等金融資產違約或公允價值變動造成的損失,利潤還要用于補充資本金以滿足經營規模擴大后的資本監管要求。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為了支持實體經濟,在多次降息之后,銀行凈息差已處于長期以來的極低位置,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74%,為2010年有統計數據以來最低值。9月25日,全國存量房貸利率將統一調整,銀行的利差還將被繼續壓縮,再疊加疫情以來各種損失的增加,銀行的凈息差幾乎已經沒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在經濟觸底回升的關鍵時刻,銀行的流動性支持仍不可或缺,無論是降低存款利率還是降準,都是為了確保銀行業有足夠的凈息差,這樣銀行才有能力、有動力為實體經濟提供融資,貨幣政策的傳導才能更順暢,政策目標也才能達成。
筆者留意到,此次降準,體現了我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將國內目標放在首位的特點。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承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處于16年來的低位附近,而且匯率因素還對資本市場形成了明顯擾動。但目前看來,匯率因素并未阻礙貨幣政策的正常調整,央行呵護經濟恢復向好的決心是堅定、清晰的,同時也表明央行認為降準引發的匯率波動風險有限、風險可控,這樣的政策信號能極大提振市場信心。可以看到,在波動更大的離岸外匯市場,降準消息發布后,人民幣盤中只是小幅下跌了約80個基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