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9 11:39:53
每經評論員 王嘉琦
近期,減持已經成為市場的“敏感詞”。不久前,多家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遭到監管部門的嚴厲監管和處罰。而就在昨天(9月18日),西測測試(SZ301306,股價35.00元,市值29.55億元)又披露了三名合計持股5%以上股東違規減持。
西測測試三名股東違規減持,給出的理由是“操作失誤”,并表示已深刻認識到錯誤,并對本次誤操作導致超額減持表示真誠的歉意。這樣的道歉,能否打消市場的疑慮和不信任呢?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三名股東到底做了什么。根據西測測試公告顯示,豐年君悅、豐年君傳、豐年君和于2023年8月22日至2023年9月6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合計累計減持公司股份91.5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8%),其累計減持股份比例達到了公司股份總數的1%。
本次減持行為違反了減持計劃中“豐年君悅、豐年君傳、豐年君和減持其持有的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發行的股份,適用于‘截至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上市日,投資期限在36個月以上但不滿48個月的,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其持有的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在任意連續60個自然日內減持股份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通過大宗交易方式進行減持其持有的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在任意連續60個自然日內減持股份總數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的限制。豐年君悅、豐年君傳、豐年君和系一致行動人,其減持比例合并計算。”
也就是說,上述三個股東在60個自然日內減持比例已經超過1%,違反了當時承諾。
至于原因,三名股東表示是在證券操作系統錄入失誤,造成了違反承諾減持,并非主觀故意行為。
這種說法讓人難以信服。作為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應該對資本市場規則有清晰的認識和遵守,不應該出現如此低級的操作失誤。
“操作失誤”的背后,其實是少數上市公司股東對資本市場規則理解不透,法律意識淡薄,甚至有意識地利用規則漏洞,進行違規減持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僅破壞了市場秩序,侵害了投資者權益,也損害了上市公司的形象和信譽。這樣的行為應該受到嚴厲的監管,而不是簡單地以“操作失誤”為由進行道歉。
其次,我們來看看西測測試的信披情況。根據公告顯示,豐年君悅、豐年君傳、豐年君和于9月7日向上市公司致告知函。但是,上市公司卻在11天之后才對此事予以公告。這樣的信披延遲,是否履行了及時信披的義務呢?
在中央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大背景下,減持新規作為重要落地配套政策,市場關注度高、期望高。希望“關鍵少數們”真正擔當表率作用,少一點“不小心”,多一些責任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