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昔日冠軍基金遺憾清盤,其他冠軍也普遍遭遇規模危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4 15:49:36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肖芮冬    

上周五,A股行情出現久違的反彈,但從公募基金市場來看,確實已對很多權益類產品造成重創,個人贖回、機構贖回背景下,很多產品規模大減,即便是一些昔日的冠軍業績產品也遭遇規模的驟降,甚至清盤。

每經記者注意到,過去五年,績優權益基金出現的規模變化最大,部分總規模已減少近9億元。而在權益倉位有較大調整空間的靈活配置型產品當中,基金經理也在最近幾年明顯調低了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

有分析指出,一些產品面臨機構的贖回壓力明顯,這也導致基金公司在持營過程中需要配合經營的策略做出取舍,但本質上還是市場的投資難度越來越大。

績優基金規模下滑,有的已經清盤

2023年以來,A股市場熱點快速切換,主線遲遲未明,不僅個人投資者難以在長期投資中獲利,就連機構也難以招架來自凈值和規模的雙重打擊,尤其后者的波動也讓市場充滿很多不確定性。

此前有分析指出,目前A股缺乏投資信心,一方面來自于北向資金的拋壓,另一方面也來自于內地機構投資者的“子彈”匱乏,想要做多不容易,甚至各家都在進行“規模保衛戰”。

從基金的規模變化來看,越來越多的明星產品出現規模大減甚至步入“迷你化”趨勢,其中不乏一些曾經的績優基金,甚至是昔日的冠軍產品。

以2023上半年為例,Wind統計顯示,年初的52只百億級主動權益基金當中,到二季度末時已經有48只規模出現下跌,僅有4只規模上升。比如焦巍的銀華富裕主題、劉彥春的景順鼎益(LOF)、蕭楠和王元春的易方達消費行業等都出現了超30億元的規??s水。

近期,博時鑫瑞也發布了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并于今年8月19日終止運作。這只成立于2016年10月13日的靈活配置型基金曾在2018年取得同類型基金全年業績第一。昔日的冠軍產品遭遇清盤,而彼時的冠軍基金經理過鈞、王曦也分別在2020年7月和2021年12月離任。

有業內人士9月24日同記者電話交流時表示,目前公募基金行業的優勝劣汰在加速,體現在產品端,一些規模迷你的基金加速出清有助于機構將有限的投研、運營資源向優質的產品傾斜。“特別是一些迷你化的產品對公司利潤的邊際貢獻率也比較低,對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并沒有太大幫助,再加上機構贖回等不可控因素,清盤就在所難免。”

多只昔日冠軍產品遭遇規模危機

從過往基金業績和規模的變化來看,雖有“冠軍基金魔咒”之說,但遭遇清盤的并不多見。而受困行情的低迷,越來越多此類冠軍產品規模大減也是客觀事實。

過去五年時間,A股經歷過消費、醫藥等白馬股的階段性見頂,也正在歷經新能源賽道熱炒后的深度回調,相關主題基金在經歷短期高光之后也出現業績和規模的雙降,其中就有不少冠軍產品。

以諾安鴻鑫為例,Wind統計顯示,2018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業績統計中,該基金錄得3.63%(初始份額)位列榜首。其彼時規模合計9.33億元,到2022年底統計時,規模已降至0.71億元,規模下降近9億元,到今年中報時其規模已縮至0.66億元。

以權益類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統計來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頭部產品規模下降最為明顯。偏股混合型基金當中,除了諾安鴻鑫,大成新銳產業也出現規模驟降,該基金2021年規模125.72億元,到今年中報已降至80.13億元。

在靈活配置型基金當中,除了前述博時鑫瑞外,前海開源新經濟也出現規模下降,2021年該基金業績109.36%居首,彼時規模合計142.62億元,到今年中報錄得87.73億元。

相較于前兩類,普通股票型基金當中,2018年的冠軍金鷹信息產業則保持較好的業績、規模增長,在最近5年間僅2022年出現業績回撤,其他年份均保持業績正增長,總規模也在2022年底首次出現下降并在今年中報時回升至17.64億元,2018年底僅為0.47億元。而2020年、2021年的冠軍基金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則出現規模的大減。

弱市掘金更加考驗基金經理倉位

當前基金行業就是加速優勝劣態的過程。無論從基金公司、基金代銷還是基民的角度看,競爭力弱的產品或許都有生存危機。疊加二級市場板塊快速輪動賺錢效應欠佳,缺乏耐心的投資者選擇了“用腳投票”。

當然,作為主動管理型產品來說,基金經理的調倉以及倉位控制也十分關鍵。每經記者注意到,在權益倉位配置最靈活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有的基金經理在弱市當中也在盡可能避開股票類資產,重債輕股。

以2018年為例,公募基金發行市場整體規模增長11.97%,但A股全年走勢呈現先漲后跌的趨勢,與年內最高收盤點位相比,滬指跌了上千點,跌幅超過30%,除上證50外,其他指數下跌幅度均超過20%。

按照2018年年報統計來看,前述金鷹信息產業的股票配置全年空倉,直到2020年一季度時才提升權益投資占比至2.52%;前述博時鑫瑞,2018年全年業績優異的同時,其實也在當年四個季度中逐季下調權益投資資產的占比。

采取低倉位或空倉運行的策略,并不代表這些基金在未來的投資中會繼續采取類似的策略。相反,如果在市場行情欠佳時,錯誤判斷市場趨勢導致凈值出現重大回撤則有些得不償失。

記者注意到,2023年已經有較多基金處于低倉位或空倉狀態。從中報來看,前海開源基金和萬家基金是空倉運行較多的。例如,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萬家公用事業低碳先鋒等基金都采取了零股票投資策略。在債券型基金中,部分基金因為收益較高的債券類資產投資比例較低,所以倉位也較低,例如銀河可轉債債券A、華泰保興尊利債券A等。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10188416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周五,A股行情出現久違的反彈,但從公募基金市場來看,確實已對很多權益類產品造成重創,個人贖回、機構贖回背景下,很多產品規模大減,即便是一些昔日的冠軍業績產品也遭遇規模的驟降,甚至清盤。 每經記者注意到,過去五年,績優權益基金出現的規模變化最大,部分總規模已減少近9億元。而在權益倉位有較大調整空間的靈活配置型產品當中,基金經理也在最近幾年明顯調低了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 有分析指出,一些產品面臨機構的贖回壓力明顯,這也導致基金公司在持營過程中需要配合經營的策略做出取舍,但本質上還是市場的投資難度越來越大。 績優基金規模下滑,有的已經清盤 2023年以來,A股市場熱點快速切換,主線遲遲未明,不僅個人投資者難以在長期投資中獲利,就連機構也難以招架來自凈值和規模的雙重打擊,尤其后者的波動也讓市場充滿很多不確定性。 此前有分析指出,目前A股缺乏投資信心,一方面來自于北向資金的拋壓,另一方面也來自于內地機構投資者的“子彈”匱乏,想要做多不容易,甚至各家都在進行“規模保衛戰”。 從基金的規模變化來看,越來越多的明星產品出現規模大減甚至步入“迷你化”趨勢,其中不乏一些曾經的績優基金,甚至是昔日的冠軍產品。 以2023上半年為例,Wind統計顯示,年初的52只百億級主動權益基金當中,到二季度末時已經有48只規模出現下跌,僅有4只規模上升。比如焦巍的銀華富裕主題、劉彥春的景順鼎益(LOF)、蕭楠和王元春的易方達消費行業等都出現了超30億元的規模縮水。 近期,博時鑫瑞也發布了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并于今年8月19日終止運作。這只成立于2016年10月13日的靈活配置型基金曾在2018年取得同類型基金全年業績第一。昔日的冠軍產品遭遇清盤,而彼時的冠軍基金經理過鈞、王曦也分別在2020年7月和2021年12月離任。 有業內人士9月24日同記者電話交流時表示,目前公募基金行業的優勝劣汰在加速,體現在產品端,一些規模迷你的基金加速出清有助于機構將有限的投研、運營資源向優質的產品傾斜?!疤貏e是一些迷你化的產品對公司利潤的邊際貢獻率也比較低,對提升公司的運營效率并沒有太大幫助,再加上機構贖回等不可控因素,清盤就在所難免?!? 多只昔日冠軍產品遭遇規模危機 從過往基金業績和規模的變化來看,雖有“冠軍基金魔咒”之說,但遭遇清盤的并不多見。而受困行情的低迷,越來越多此類冠軍產品規模大減也是客觀事實。 過去五年時間,A股經歷過消費、醫藥等白馬股的階段性見頂,也正在歷經新能源賽道熱炒后的深度回調,相關主題基金在經歷短期高光之后也出現業績和規模的雙降,其中就有不少冠軍產品。 以諾安鴻鑫為例,Wind統計顯示,2018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業績統計中,該基金錄得3.63%(初始份額)位列榜首。其彼時規模合計9.33億元,到2022年底統計時,規模已降至0.71億元,規模下降近9億元,到今年中報時其規模已縮至0.66億元。 以權益類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統計來看,靈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基金的頭部產品規模下降最為明顯。偏股混合型基金當中,除了諾安鴻鑫,大成新銳產業也出現規模驟降,該基金2021年規模125.72億元,到今年中報已降至80.13億元。 在靈活配置型基金當中,除了前述博時鑫瑞外,前海開源新經濟也出現規模下降,2021年該基金業績109.36%居首,彼時規模合計142.62億元,到今年中報錄得87.73億元。 相較于前兩類,普通股票型基金當中,2018年的冠軍金鷹信息產業則保持較好的業績、規模增長,在最近5年間僅2022年出現業績回撤,其他年份均保持業績正增長,總規模也在2022年底首次出現下降并在今年中報時回升至17.64億元,2018年底僅為0.47億元。而2020年、2021年的冠軍基金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則出現規模的大減。 弱市掘金更加考驗基金經理倉位 當前基金行業就是加速優勝劣態的過程。無論從基金公司、基金代銷還是基民的角度看,競爭力弱的產品或許都有生存危機。疊加二級市場板塊快速輪動賺錢效應欠佳,缺乏耐心的投資者選擇了“用腳投票”。 當然,作為主動管理型產品來說,基金經理的調倉以及倉位控制也十分關鍵。每經記者注意到,在權益倉位配置最靈活的靈活配置型基金中,有的基金經理在弱市當中也在盡可能避開股票類資產,重債輕股。 以2018年為例,公募基金發行市場整體規模增長11.97%,但A股全年走勢呈現先漲后跌的趨勢,與年內最高收盤點位相比,滬指跌了上千點,跌幅超過30%,除上證50外,其他指數下跌幅度均超過20%。 按照2018年年報統計來看,前述金鷹信息產業的股票配置全年空倉,直到2020年一季度時才提升權益投資占比至2.52%;前述博時鑫瑞,2018年全年業績優異的同時,其實也在當年四個季度中逐季下調權益投資資產的占比。 采取低倉位或空倉運行的策略,并不代表這些基金在未來的投資中會繼續采取類似的策略。相反,如果在市場行情欠佳時,錯誤判斷市場趨勢導致凈值出現重大回撤則有些得不償失。 記者注意到,2023年已經有較多基金處于低倉位或空倉狀態。從中報來看,前海開源基金和萬家基金是空倉運行較多的。例如,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萬家公用事業低碳先鋒等基金都采取了零股票投資策略。在債券型基金中,部分基金因為收益較高的債券類資產投資比例較低,所以倉位也較低,例如銀河可轉債債券A、華泰保興尊利債券A等。
基金 投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