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5 10:13:51
◎“每經未來商業智庫”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來商業》,圍繞電商/新消費、物流/供應鏈、生活服務、以及未來商業創新創投領域,以“事件+短評”的形式,洞見未來商業發展趨勢。
每經記者 趙雯琪 陳婷 楊昕怡 王郁彪 王紫薇 每經編輯 劉雪梅
“每經未來商業智庫”每周定期分享《一周未來商業》,圍繞電商/新消費、物流/供應鏈、生活服務、以及未來商業創新創投領域,以“事件+短評”的形式,洞見未來商業發展趨勢。
上周(9.18-9.24日),我們為您共盤點了10件熱點新聞事件。
1.【花西子發出“一封信”,創始人罕見發聲】
9月19日傍晚,“花西子發聲”的詞條沖上微博熱搜。在發出的“一封信”中,花西子方面表示,花西子創立于杭州,結緣西子湖,以花為姓,西子為名。研發中心、生產工廠、納稅等都在國內,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花西子方面重申了自身的“國貨”身份,并表示,國貨發展至今,生生不息,作為年輕的中國彩妝品牌,花西子希望和大家共同講好中國故事,傳承東方之美。9月20日,歷來保持著神秘面紗的花西子創始人花滿天罕見發了聲,他在朋友圈表示,花西子當晚只送不賣。“歡迎大家免費體驗我們的眉筆,并給我們的產品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花滿天在朋友圈表示。
未來商業短評:花西子連續兩日的公關舉措,把自己送上熱搜。避重就輕的公關策略,也被不少網友指責沒有回應真正的核心問題。在新消費品牌中,花西子此前的表現比較突出,但也存在研發能力不及國際大牌的問題。業內人士認為,花西子如果就此倒下,對本土彩妝亦不是一個好消息,大家會開始質問一件事,即網紅經濟真的可以塑造品牌嗎?目前來看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2、【京東公布雙11商家端玩法】
9月20日,在零售生態合作伙伴大會上,京東公布今年雙11面向商家端的活動玩法及招商規則。排期上,今年京東雙11已全面進入籌備期,活動報名入口預計10月中下旬面向商家開放。京東零售CEO辛利軍表示,今年雙11京東將通過提供20億補貼、全域流量扶持等,讓更多優質商品和商家參與大促。超20億元的補貼,會主要用在直播、短視頻、新品等方面。
未來商業短評:錢要花在刀刃上。一方面,20億元大額補貼,為的就是在新一輪大促關鍵期,繼續擴充“戰略儲備”。另一方面,京東想要用三方商家、低價商品造出一個自營之外的夯實的POP生態。畢竟,這關乎一個全新的、有序增長的京東的回歸。
3、【SHEIN推出全國500城產業帶計劃】
9月19日,SHEIN推出了全國500城產業帶計劃。預計三年內將深入全國500城產業帶,將產業帶與數字貿易和數字化柔性供應鏈貫通,提供從生產到銷售再到品牌的一體化賦能,幫助產業帶上行跨境電商出海、拓展在全球市場上的銷售與品牌提升。
未來商業短評:SHEIN加碼跨境電商出海,也在加碼供應鏈。未來3年內深入全國500城產業帶是一個大工程,深入產地的“毛細血管”,SHEIN挖掘商家,打造“自營+平臺”的決心已經顯現。
1、【西貝2023全年營收預計創歷史新高】
9月20日,西貝餐飲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賈國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西貝營收預計將再創歷史新高。據了解,2019年,西貝營收突破62億元。今年前8個月的營收已超2019年同期水平,預估本年度整體營收也會超過2019年。賈國龍認為營收破紀錄有三點原因,一是市場大環境的復蘇;其次是外賣業務的上漲,以及兒童餐業務的強勁表現。
未來商業短評:國家相關部門公布的上半年社零數據顯示,今年1~6月餐飲社零累計值同比增長21.4%,高于社零整體增速。其中,2023年上半年餐飲龍頭普遍實現優于餐飲社零的增速水平。基于在外賣業務上觀察到的市場需求,賈國龍向記者透露,屆時西貝內部會成立一個外賣業務的專門項目組,配備獨立的市場部和研發團隊。
2、【1688嚴選推出會員超市,主打山姆平替】
繼盒馬“移山價”之后,1688推出了山姆平替。9月22日,工廠品牌直銷平臺1688嚴選正式上線會員制“白牌超市”——PLUS會員店,以大牌的一折價,向“Z世代”和“新中產”的個人自用或家庭采購需求提供品牌平替源頭廠貨。PLUS會員店針對1688近150萬付費買家PLUS會員提供服務。目前近一半1688PLUS會員的采購首選嚴選。2022年9月,1688嚴選上線,主打品牌平替。
未來商業短評:1688嚴選被稱為“采購批發行業的天貓”,其推出的PLUS會員店模式和天貓超市類似,內部對標線下的山姆超市,并且僅針對1688平臺的PLUS會員用戶提供服務。如今,推出“白牌超市”,顯然1688嚴選有了新思路。數據顯示,1688嚴選的買家里,25至30歲的“Z世代”占比48.8%,30至35歲的“新中產”占比44.9%。如何服務好這群買家,成為了1688嚴選的當前的關注重點。
1、【A股快遞公司發布8月業績】
9月19日晚間,A股4家快遞公司發布8月業績,其中,圓通速遞保持營收、業務量第一,申通快遞營收和業務量增速繼續領跑四家快遞公司,韻達股份則是唯一一家營收同比下滑的快遞公司。從單票收入方面看,行業競爭依然激烈。數據顯示,8月4家快遞公司單票價格均同比下滑,其中韻達單票收入下滑17.18%,為4家中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快遞公司,申通單票收入降福也達到13.22%,其2.1元的單票收入也創下今年以來最低。而從頭部企業資本動作看,9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于J&T Global Express Limited(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極兔速遞擬發行不超過3.76億股普通股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而在今年8月,順豐控股控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這些都為快遞行業頭部企業的競爭增加了更多的看點和不確定性。
未來商業短評:隨著極兔收購豐網并申請上市、阿里推出自營品質快遞服務“菜鳥速遞”,行業格局或將加速分化,這背后也表明消費者對快遞服務質量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差異化服務將成為各家快遞公司的重點競爭策略。
2、【美團落地無人機智能制造中心】
9月19日,美團在深圳市龍華區落地了無人機智能制造中心,并正式投產。據悉,該中心會承擔美團自研無人機及配套智能模組等裝備的研發驗證、試制、量產及維修等工作,具備年產超萬臺智能裝備的能力。這也意味著,美團無人機實現了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到運維服務等全鏈條環節的打通,未來會利用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滿足自身運載工具生產需要。
未來商業短評:早在2017年,美團就啟動了無人機配送服務的探索,通過推動履約工具創新,以及建設空地協同的本地即時配送網絡,提升城市即時配送的效率與體驗。美團之外,以電商和本地生活平臺為代表的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紛紛推出無人配送和無人機產品,毫末智行、新石器等初創企業也將無人配送作為發展重點。不過從實際落地情況看,無人機配送在各大城市的大規模推廣還需時日。
1、【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投產】
9月19日,星巴克在美國市場以外最大的生產性戰略投資——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江蘇昆山落成投產,標志著星巴克在中國市場實現了“從生豆到咖啡”的垂直產業鏈規模化整合。據了解,整個園區建設期間被追加了兩輪投資,總投資15億元;總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核心主體分為三個部分:咖啡烘焙工廠、整合物流中心和咖啡之旅體驗中心,功能涵蓋咖啡豆進口、烘焙、包裝、儲存、物流,并提供咖啡主題參觀、咖啡相關培訓。“中國是機遇無限的市場。”星巴克全球首席執行官納思瀚表示,產業園完美體現了數字化驅動供應鏈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星巴克加快全球布局帶來獨特競爭優勢。
未來商業短評: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投資策略,展現了其對咖啡供應鏈競爭的理解和重視。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的落成,標志著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產業鏈整合進入了新的階段。中國新餐飲產業聯盟創始人貢英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曾表示,供應鏈對咖啡品牌非常重要,因為咖啡品牌對咖啡豆高度依賴,而咖啡豆又是一個期貨市場。與此同時,近年來,星巴克、瑞幸咖啡、庫迪咖啡都在積極自建供應鏈。從拓店、補貼價格深入到后段的供應鏈建設,無論是星巴克,還是后來的玩家,在高速發展中,無一例外都需要尋求價格和產品品質的更好平衡。
2、【便利蜂開放加盟】
近日,便利蜂發布“便利蜂伙伴共贏計劃”招募合作伙伴,合作形式分為委托型、帶店型兩種模式。委托型合作由便利蜂提供店鋪、裝修及設備,要求申請者自有資金不少于21萬元,其中包含品牌使用費5萬元、保證金15萬元及培訓費1萬元,簽約后申請者需全職進入店鋪工作;帶店型伙伴則自行負責店鋪、裝修,便利蜂只提供設備,要求自有資金為65萬元左右,該模式目前尚未開啟。
未來商業短評:經歷了歇業、關店、裁員,便利蜂經歷了漫長的“冬眠期”。如今,一向直營的便利蜂轉換思路,也開始開放加盟,無疑是想盡力走出低谷。
3、【接入大模型火山引擎發布AI助手】
9月19日,火山引擎宣布在其數智平臺VeDI(Volcengine Data Intelligence,一款企業級數據產品)上正式推出“AI助手”。火山引擎方面對此表示,AI助手旨在幫助企業提升數據處理和查詢分析的效率。《每日經濟新聞》了解到,火山引擎AI助手中的工具通過接入人工智能大模型,即字節本身的云雀大模型,以及火山方舟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務)平臺上合作伙伴的大模型得以實現。
未來商業短評:大模型的重要性業界都有共識,但字節對大模型的進展頗為低調。作為字節內部較早承載大模型試驗的業務板塊,火山引擎在大模型上的發力點,緊緊圍繞著自身業務,也就是服務B端客戶,幫助B端客戶和潛在客戶解決他們可能遇見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