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多倫縣的治沙攻堅戰:從“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昔日京津風沙源變為北京后花園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5 23:42:51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多倫湖波光粼粼,河畔野花遍地,郁郁蔥蔥,猶如一塊翡翠鑲嵌在高山和丘陵之間。很難想象,這里曾是治沙攻堅戰的主戰場。20余年歲月流轉,昔日的風沙源逐步變成了天然避暑地、北京“后花園”。

近日,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牽頭舉辦的中華環保世紀行2023年宣傳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正式啟動。今年活動主題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活動的采訪團走進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實地探訪當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生動實踐。

多倫縣位于內蒙古中部,錫林郭勒盟東南端,渾善達克沙地南緣,與塞罕壩機械林場毗鄰,是內蒙古距離北京最近的旗縣,直線距離僅180公里,是京津冀重要的生態屏障。

多倫縣林草局副局長李巖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治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多倫縣70%以上的面積都已經不同程度的沙化,沙丘甚至快把房子蓋住了。這些沙丘是流動的沙,每年隨著風在移動。“樟子松、黃柳這些防風沙林木在流沙中是種不活的,從固沙到治沙,再到大規模林場的形成,這個過程長達數十年。”

沙化面積曾占當地土地總面積71%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受自然和人為因素共同影響,多倫風蝕、沙化十分嚴重。據2000年衛星遙感監測,多倫縣風蝕、水蝕、沙化面積達505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87%。其中沙化面積413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1%;嚴重沙化面積210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36%,形成東西走向的Ⅰ、Ⅱ、Ⅲ號三條大沙帶分布在縣境中、北部地區,有逐漸擴展相連的趨勢。

多倫縣諾爾鎮新民村村民馬云平曾親眼目睹當年黃沙漫天遍野的荒涼。“一到春天大風刮得滿天都是沙子,根本看不見人。”惡劣的生態環境制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00年,國家緊急啟動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如何把流沙固定住,是治沙止漠的第一個環節。”李巖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年全部是裸沙地,并沒有植被。我們按照3米乘3米,或者2米乘2米的規格設置網格,拿40~60厘米高的黃柳,也就是當地人叫的‘小棒棒’埋到沙窩里,埋的深度大概20~40厘米,上面再留出二三十厘米做沙障。沙子固定住以后,再撒上草籽。”

在治沙止漠階段,多倫縣委、政府堅持一手抓禁牧、一手抓種樹,號召全縣各族干部群眾進行大規模生態建設。按照立地條件,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因地制宜、因害設防,采取“飛、封、造、禁、移、調”等綜合治理措施,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從“沙中找綠”到“綠中找沙”

“過去,在多倫縣要沙中找綠,經過這么多年的治沙,現在變成了綠中找沙,真的是很好看。”李巖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從遙感衛星拍攝的照片來對比,非常明顯。但接下來仍然不能放松,稍一放松,就有可能出現局部地區的退化和沙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百萬畝樟子松造林工程大河口項目區看到,茂密的樟子松林排列整齊,掉落的松塔躺在厚厚的松針落葉上,猶如置身在一座巨大的綠色屏障中。李巖告訴記者,林間還常見狍子、狐貍、獾和野雞等動物,一個林地自然生態群落正在悄然構建。

從曾經的“沙中找綠”變為“綠中找沙”,正是多倫縣十萬多人打贏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的縮影。

馬云平不僅經歷了多倫縣遍地荒沙、飛沙走石的那段歲月,也親身參與到治沙止漠的“戰役”當中,并被授予“全國防沙治沙先進個人”稱號。

“2000年,我拿出家里大部分積蓄,花了7000元承包了3700畝黃沙地。”馬云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回憶,自己從小深受黃沙帶來的災害,已經到難以生存、舉家搬遷的地步。“所以,當時我沒有考慮太多,就響應政府號召,承包了一片黃沙地。”

“當時身邊的鄰居,包括家人都是反對的。幾千畝漫漫黃沙地,一眼望不到邊,也種不了植物。”馬云平向記者表示,妻子很不理解,7000元都能在縣城買房了,為什么要投入到沙地里。

馬云平是多倫縣治沙人的縮影,在二十余年的治沙歷程中,他們硬是用雙手雙腳在茫茫大漠上鋪開點點綠意。

馬云平興奮地說,如今,3700畝沙地已經被樟子松、楊樹、榆樹、山杏、黃柳、檸條等植物披上了綠色的新衣。“我自己也嘗試種植了一些中草藥,比如赤芍等,只要出圃,每年能有小二十萬的收入。”

通過二十多年來大規模生態建設,多倫縣林地面積由54萬畝增加到現在的22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的6.8%增加到現在的37.9%,項目區林草植被蓋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現在的85%以上。

與此同時,森林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調節氣候、涵養水源等防災減災方面的作用也在凸顯。據統計,近五年,多倫縣年均大風天數較過去20年年均大風天數減少了30天,沙塵暴天數較過去20年年均沙塵暴天數減少了37天。昔日的京津風沙源頭逐步成為“天然避暑地、北京后花園”。

生態紅利凸顯:曲家大院成旅游旺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百萬畝樟子松造林工程等生態建設項目,灤源鎮曲家灣漁村的林地面積從2000年的300畝增加到現在的4900畝。多倫湖更是成為4A級旅游景區,并在2022年啟動5A級景區創建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實地探訪中看到,前身是西山灣水庫的多倫湖總規劃面積74.72公頃,主要建設游客中心、西服務區、木棧道、現代化觀光碼頭、生態馬道、觀景臺等。依托多倫湖舉辦環湖公路自行車賽、中國立式劃艇賽、越野漂移賽、冬捕旅游文化節、開湖魚節、風箏旅游文化節、七彩風車油紙傘藝術節等賽事活動,有效助推多倫文旅融合發展。

作為多倫湖旅游承接區,曲家灣漁村里的曲家大院也成為旅游旺地,曾經的荒沙地變成了融合鄉村酒店、特色餐飲、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閑旅游的度假村。201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000元。

“今年夏天游客特別多,我的40多間房全部爆滿。”民宿曲家大院的主人李玉民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主要經營餐飲和住宿,一年有60萬~70萬元的收入。“比過去強太多了,經營農家樂之前,全家1年只有幾萬元收入。”

李玉民回憶,過去,曲家灣漁村也是沙化地帶,大家開始種樹后,生態才慢慢好轉。“2017年之后,旅游發展起來了,我們也享受到了生態建設的紅利。”

灤源鎮鎮長王振鵬介紹,結合多倫湖景區提升工程,政府對村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進行改造升級,著力提升旅游服務品質,支持村民開辦漁家樂、農家樂,經營農畜產品,帶動270多位村民創業、就業,讓群眾吃上了“生態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