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7 18:06:22
2023年,從小紅書上線“找搭子”強化社交屬性,到抖音旗下平臺“多閃”迎來重大更新在體驗上進一步接近視頻版“微信”......社交賽道新故事的探索還在繼續。
年輕人為什么喜歡線上社交?他們又需要什么樣的社交產品?為什么說社交還是一門互聯網好生意?以年輕群體占比較高的社交平臺Soul(其Z世代用戶占比為78.4%)為觀察樣本,發現當下“原子化”的社會趨勢加劇,一定程度上凸顯了互聯網社交平臺的剛需性,而興趣社交則成為突圍關鍵。
另一方面,形成優質社區生態、產生極強的用戶黏性,才能放大社交網絡效應,在此基礎上,逐漸清晰的商業化路徑,讓社交平臺的價值在步入“精耕細作”階段的互聯網領域更加凸顯。
不久前發布的《2023年輕人社交態度報告》顯示,當代年輕人人均只有2.5個知心朋友,有12%的年輕人甚至一個知心朋友都沒有,超過一半的年輕人感到交友困難。
特別是相對于父母輩,如今親緣、地緣關系等傳統線下社交鏈接的削弱,讓年輕一代建立、維護社交關系的方式更為狹窄。
95后小小覺得,畢業步入職場后,脫離原來熟悉的社交圈,自己明顯感受到了交朋友的困難,“每天工作生活兩點一線,社交半徑極小,除了同事,基本上很難在線下中認識新的人。”
早在1951年,德國政治學家漢娜·阿倫特就曾在出版的圖書中,提出了“原子化的個體”概念,如今,這種“個體之間遠距離、弱連接、孤獨化”的狀態,在更加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進一步加劇。
互聯網的發展和移動終端的普及,讓更多人開始傾向于以線上社交“自救”。《2023年輕?社交態度報告》顯示,66.49%的年輕人選擇通過社交App認識新朋友。
小小說,自己一度是朋友圈里有名的“線上社交達人”,高頻分享日常,“看到喜歡的劇、吃到好吃的都會發出來”。
但當開始步入職場,領導、同事、合作伙伴等涌入小小的關系網絡,她每次編輯朋友圈文案前都在心里琢磨很多:這樣寫大家喜歡嗎?他們看到能不能開心?如果發錯了會不會“社死”?
不斷累積的分享壓力,讓她逐漸喪失了表達欲。“我特意統計了下,今年是我發朋友圈最少的一年,平均每月僅發送七條,不夠以前兩天的量,其中還有不少是為了生活的‘工作營業’。看劇、旅游這些內容也基本不發了,因為怕老板看到認為我工作不飽和。”
在過去一段時間,也有一些強調“無壓力”的社交App在行業的激烈競爭中突圍,Soul便是其中之一。
Soul上線的時間是2016年。Soul選擇的“興趣社交”路線,恰恰為其在彼時熟人社交、顏值社交的混戰中打開了一條縫隙,也讓其成為少數穿越周期,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成長起來的社交黑馬。公開資料顯示,該平臺已獲得騰訊、米哈游、元生資本和五源資本等科技巨頭、互聯網新貴和明星投資機構的加持。
小小最初嘗試Soul的感受是,“這個平臺不用上傳真實照片以及導入通訊錄,沒有顏值壓力和表達壓力,我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新的形象,精美或不精美的日常生活碎片可以想發就發,也總有人不時對我表達贊賞。總之,總算可以剝離掉現實中的一些包袱,不敢讓領導看到的追劇體驗也能每天發布,還能在興趣群組找到一塊兒追劇的伙伴,最近我在Soul上就有一群追《異人之下》的搭子,每天一起開群聊云直播聊劇。”
可以說,不引入現實關系,以及去除顏值等物理因素的影響,Soul實現了社交壓力的第一步降低,讓更多用戶開始以興趣出發,自在表達、分享好玩的內容。接下來,“興趣”也將成為年輕人輕松開啟交流、互動的觸點。
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小董表示,她比較高頻使用的社交App是Soul,“主要是在這個平臺,你能沒有包袱地分享自己喜歡的內容,然后及時獲得回應和反饋,快速找到興趣相投的伙伴,要知道作為幾乎沒人關注的一個小透明,在網上擁有點評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小董介紹說,身為資深吃貨,她很關注美食內容,尤其今年剛開始工作壓力特別大的時候,就會去Soul廣場刷美食分享,獲得電子榨菜。“那些美食內容有一種自然的、野生的、活潑力量,并且評論區互動特別多,后來,我在平臺上認識了許多朋友,還有不少和我一個城市的,大家經常會開‘交換寶藏’主題的群聊派對,一起交流和分享私藏名店,還有打卡后的拔草心得”。
除美食外,時尚、戶外運動、旅游、學習打卡等,也都是平臺熱門分享話題。作為較早將AI引入社交關系的平臺,Soul通過底層技術的創新實現了基于興趣的精準鏈接,例如平臺推出自研靈犀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畫像和興趣圖譜持續推薦精神層面“距離更近”的人與內容。
給自己打上“冷門職業撿拾機”“十級阿加莎推理小說學者”“手工娃衣學習中”等引力簽的小董,經常能夠在廣場上刷到小眾潮流、青年文化等分享。她最新關注了一位職業為法醫的用戶,對方發出的570多條“瞬間”,幾乎都是在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以及實踐中對法醫學、解剖學、醫學的新理解。
這位Soul版“法醫秦明”的“瞬間”讓愛看推理小說的小董大為震撼,并且她發現像自己這般被他的分享所吸引的人不在少數。明明不是所謂的網紅博主,但他那些記錄工作片段、生活感悟的評論區卻異常熱鬧,甚至在許多看似冷門的科普底下,也有很多人好奇的提問和感慨。
“通過這些大眾或小眾的興趣,總能找到很多聊得來的人,大家在群聊派對或興趣群組舉辦一些趣味競賽或者分享接龍的活動,特別有意思。而且和顏值等因素產生鏈接不同,興趣提供了一種很‘平等’的方式,我感覺所有人都是一樣的,而且無論是像繡娘、擬音師、文物修復師、動物標本師等職業,還是木雕、潮玩涂裝、娃衣制作等小眾愛好群體,大家都能快速找到同圈層的伙伴,獲得現實中非常稀缺的交流體驗,所以我在Soul上的很多興趣小組都非常活躍。”
小董的感受不是個例。資料顯示,在Soul,用戶2022年共產生約6.3億條新內容,MAU發帖率為31.5%,每日新發帖回復率超過87%,領先于其他開放式社交平臺。同時,Soul上每天會有53.9%的DAU和其他人產生1V1對話,發消息的用戶中,平均每人每天會發出66.9條消息。
高互動、高活躍、高黏性的背后是平臺的流量普惠機制、底層技術創新,更重要的是,不斷圍繞興趣對社交功能的打造,使得年輕人在群聊派對、興趣群組、爆彈喵等多元場景中,低門檻開啟交流、互動,持續沉淀深度關系,進一步形成了平臺豐富、多元的社區生態,產生歸屬感。
事實上,以“興趣鏈接”吸引用戶只是第一步。一直以來,社交領域的創業都有個“大山”需要邁過——人們在新的社交平臺相識后,第一件事情便是“交換聯系方式”,甚至有人的個性簽名直接為“相約卸載XX”。
因此,讓用戶留下來,持續互動,便成為考驗社交平臺生態建設能力的關鍵,“抗遷移”也是判斷一個社交產品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
此前,Soul創始人表示,“會有一部分用戶愿意轉移到另外的社交軟件上,但是大部分用戶其實是不愿意的。”這個判斷來自,平臺滿足用戶需求基礎上產生的情緒價值和實用價值。
在“單身主義”話題流行的另一面,如今交流互動無比便利的今天,年輕人其實比過去任何一時間段都更向往社交,向往擁抱更大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持續獲得正向反饋。值得一提的是,當下年輕人的社交并不簡單指交朋友,而是一切以“我”為主、讓“我”更好的人與內容。
當在一個社區中,人們可以持續認識新朋友,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和成長,關系網絡和社交資產的沉淀,便會讓其對這里產生歸屬感和信任感。
剛上大三準備考研的可可表示,其實很多時候,她已經把社交平臺用作了“學習軟件”。因所學的人工智能專業是學校新開設的課程,現實中很難得到來自學長學姐的建議,因此,除了老師,很多學業上的解惑來自自己在線上認識的伙伴,比如在Soul結識的 AI讓世界更懂你。
AI讓世界更懂你曾在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實習,負責構建更加自然的人機對話系統。實習結束后,他選擇繼續科研,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自然語言處理,2019年, AI讓世界更懂你開始接觸Soul,并記錄自己的學習和思考。過去的1700多天里,他曾發出過1190個瞬間,涵蓋了生命意義、人工智能、親密關系、科研等話題,吸引了很多同好前來交流互動。
可可也是因為經常在平臺廣場上刷到 AI讓世界更懂你分享的內容,開始在評論區咨詢人工智能相關的書單和問題,后來,她還在 AI讓世界更懂你的評論區結識了同樣要考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研究生的網友,成為一起奮斗的“研友”。
這是一個正向循環,活躍的用戶的持續反饋,激發了創作者的分享欲,平臺生態日趨豐富,這些高質量的內容又將吸引更多的互動和停留。數據顯示,2022年Soul人均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46.4分鐘,平臺月活躍15天以上的用戶占比提升至63.7%。
社會心理學家舒茨曾提出人際需求的三維理論,即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包容、分配和情感需求。從包容每一個人的多面性和真實性,到以興趣連接更大的世界,再到沉淀寶貴的社交資產,Soul等平臺的最大價值,正是讓每個年輕人享受展現真實的自己,學到更多知識,看到萬千世界,在深度社交中找到歸屬感,甚至是自我價值實現的新可能。
以技術、模式創新為年輕人構建無壓力的社交空間,以多元場景實現基于興趣的自在互動和深度關系沉淀,由此衍生出屬于年輕人的豐富社交生態,Soul的發展備受外界關注的原因,正是外界對其持續拓展社交新邊界的好奇。
穩定的流量入口,高頻的用戶使用習慣,極強的用戶黏性,強大的網絡效應......社交賽道的種種優勢持續吸引著新入局者,在互聯網市場開展了新故事的“外卷”,也支撐著探索更多商業化的可能性。
在國內社交賽道發展的過程中,無數老的社交產品流失用戶,無數新的社交產品走紅又消失。但只有關注年輕人未被滿足的社交需求,從技術、產品模式、用戶體驗出發,以真實、多元、有趣、溫暖做好用戶體驗,才是社交產品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其商業化的基礎。
(文中小小、小董、可可均為化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