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0 16:57:00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挑戰賽旨在鼓勵引導廣大網民用短視頻拍攝記錄“身邊文明事兒”“暖心小事兒”,展現成都在網絡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每經記者 劉旭強 每經編輯 劉艷美
推窗見雪山的浪漫、綠道騎行的酣暢、千年的巴蜀文明、地道的川味美食……成都的美是什么樣的?
10月9日,由成都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成都互聯網界聯合會、成都市互聯網文化協會、成都市自媒體協會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承辦的“發現美好愛上成都”網絡文明短視頻挑戰賽十大優秀作品評選會在成都舉行。
“發現美好愛上成都”網絡文明短視頻挑戰賽十大優秀作品評選會 圖片來源:本組圖片均由主辦方提供
現場,來自文化、影視領域以及媒體平臺、高校的7位專家評審,共同從115件終評作品中選出十大優秀作品,帶領大眾從中盡情領略成都的文化之美、活力之美、和諧之美。
踴躍參賽:200余個作品播放量超8000萬
自8月10日活動啟動以來,經過一個多月的征集,挑戰賽共收到226個參賽作品,優質作品不斷涌現,話題總播放量超8000萬。經過前期篩選,115部符合條件的短視頻作品進入終評,用鮮明的成都元素向外傳遞成都網絡文明新風尚。
“成都之美,美在文化底蘊。”成都大學教授、成都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長譚平注意到,不少參賽作品都圍繞成都的文化之美展開。比如武侯融媒的參賽作品,講述了成都體育學院教授羅蘭秋、成都燈影省級傳承人梁開通,對成都燈影這一古老傳統民間藝術的搶救和復原。
“靜之為畫,動之為戲”,成都燈影的表演曾深得老百姓喜歡,至今成都人口中還留有一句歇后語,“燈影把子——扯渾了”。如今它卻有遠離百姓生活、隱入歷史記憶的趨勢。在梁開通的幫助下,研究燈影技藝17年的羅蘭秋終于所愿復原了一臺三國燈影戲,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成都民俗文化的魅力。
成都之美,美在活力。在成功舉辦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后稱“大運會”)后,成都的城市美學又添加了“活力”和”青春”的全新注腳。一段成都市民與游客共同泛舟湖上、體驗皮劃艇項目的視頻讓四川傳媒學院副教授、教學副院長金佳林印象深刻。“作者敏銳捕捉了大運會后成都的變化,可以從中感受到他對這座城市的關心和熱愛。”
金佳林教授對本次挑戰賽作品進行點評
成都之美,美在和諧。多位評委提到,一些專題短片將鏡頭對準了文明勸導員、環衛工人等普羅大眾,傳遞出成都人民的互相尊重、和諧共處。
成都之美,還美在包容。在一則視頻末尾,外來蓉漂操著不同的口音講出“成都歡迎你”,令四川省網絡代表人士聯誼會副會長鄧凱動容。“這些‘用腳投票’的新成都人,他們作為主人翁歡迎大家,體現了成都的包容和善意。”
鄧凱會長對本次挑戰賽作品進行點評
表達成都之美,不僅需要技術支撐,更多的還要有創意加持。一眾作品中,素人和高校學子貢獻了很多高贊作品。他們熱情滿滿,足跡遍及各個街頭和景點,味蕾覆蓋火鍋和各類小吃,于一眾熱門打卡地間,用鏡頭紀錄成都的人間煙火。金佳林認為,素人、高校學子的作品雖然拍攝和剪輯手法青澀,但勝在敢于打破常規,他們的創意和網感展現了成都民間的活力。
大眾廣泛和熱情參與正是挑戰賽舉辦的意義所在。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挑戰賽旨在鼓勵引導廣大網民用短視頻拍攝記錄“身邊文明事兒”“暖心小事兒”,通過小切口、故事化、人物化、場景化的方式,具象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表達,展現成都在網絡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評選現場,在數個小時的觀看和評分后,專家評審組按照參賽作品的影響力(30%)、內容主題(20%)、作品導向(20%)和作品創意(30%),最終選出了十大優秀作品。主題涵蓋文化傳承、大運成都、弘揚好家風、文明勸導、City walk等。
成都公證處公證員現場全程監督
十大優秀作品對各類賬號主體均有涉及,“我們希望通過本次大賽,挖掘一批正能量網絡視聽機構、網聚一批正能量的網絡紅人、創作一批正能量的視聽作品,進一步激發廣大網民思想共振、情感共鳴、行動共進。”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網絡文明建設非一日之功。通過最廣泛的網民參與,產生源源不斷的正能量滋養效應,才讓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態環境更加清朗、文明風尚更加彰顯。
“總的來說,賽事設置上具有創新性,對群眾的競賽動員也很成功。”譚平認為,參賽者密切關注成都的城市成長,與時俱進地傳播成都正能量、城市新風貌。作品從物質生活到精神生活、從視覺美到心靈美,基本囊括了天府文化、成都生活美學的各個方面,反映了成都人民的善良、勤勞、樸實,以及對家國的熱愛。
值得一提的是,賽事中已經涌現出一批高質量作品,“至少有五分之一的參賽作品適合進一步推廣傳播”。
為更好地表達成都故事,譚平建議,視頻作品在關注物質層面之外,嘗試深入理解天府文化的精神內涵。“成都值得被向往的,不僅有美食、熊貓、公園、雪山,更重要的是價值觀、文化底蘊。這才是成都難以被模仿的特征、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關鍵。這些視角少了一些。”
譚平教授對本次挑戰賽作品進行點評
鄧凱認為,作為新一線城市,當下成都的氣質不再停留在安逸和舒適,還體現在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因此,表達美好成都的思路也應該打開,不能僅停留在美食和美景上,才能準確呈現今日的成都形象。
“發現美好愛上成都”短視頻挑戰賽十大優秀作品的獲獎名單將于近日通過每日經濟新聞APP進行公示,敬請期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