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1 21:21:19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彭水萍
首家獲準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股權或將出現變化。
10月11日晚間,證監會官網顯示,關于國聯安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變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權的股東、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對公司治理有重大影響的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審批》,材料已獲接收。
來自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公示則顯示,2023年9月,國泰君安證券與安聯集團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由國泰君安收購安聯集團所持有的國聯安基金49%的股權。公示期為10月11日至10月20日。
本次交易前,國聯安由太平洋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太保資產)和安聯集團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權,并由太保資產和安聯集團共同控制;本次交易后,國聯安將由太保資產和國泰君安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權,并由太保資產和國泰君安共同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國聯安基金成立于2003年,正是由國泰君安證券與德國安聯集團共同發起設立,也是國內首家獲準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2018年,國泰君安退出,將持有的國聯安基金51%股權轉讓給了太保資產,中國太保正式入主。
而就在前不久,由安聯投資全資設立的安聯基金獲監管批復核準,成為國內第九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此次安聯集團退出,國泰君安也將收購后者持有的49%股權,“重回”國聯安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國聯安基金的最新管理規模為1020.28億元,在155家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在第54位。國泰君安也是千億券商巨頭,半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其總資產為9241.64億元,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3.34億元,歸母凈利潤57.42億元。
國內首家獲準籌建的中外合資基金管理公司國聯安基金,股權或將出現變化。
根據證監會和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信息,今年9月,國泰君安與安聯集團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由國泰君安收購安聯集團所持有的國聯安基金49%的股權。
公示還顯示,交易完成后,國聯安基金將由太保資產和國泰君安分別持有51%和49%的股權,并由太保資產和國泰君安共同控制。目前,該變更申請材料已獲監管接收。
我們來捋一下交易各方:
德國安聯集團是歐洲最大的保險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集團之一,旗下負責環球資產管理業務的安聯投資截至去年年底管理資產總值超過506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萬億元);
國聯安基金于2003年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主要在中國境內從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國泰君安于1999年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主要從事投資銀行、財富管理、機構與交易等綜合金融服務;
太保資產于2006年在上海自貿區設立,主要在中國境內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最終控制人為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4月,國聯安基金由國泰君安與安聯集團共同發起設立,注冊資本為1.5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為上海。在成立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聯安基金發展的腳步都比較遲緩,在2018年初管理總規模還一度縮水至100多億元。與同時期成立的一些頭部基金公司相比,差距越拉越大。
2018年4月,國泰君安正式退出,將持有的國聯安基金51%股權轉讓給了太保資產,該公司也成為兩大保險背景股東加持的公募基金公司。截至今年二季末,國聯安基金旗下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1028.53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中國太保半年報也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國聯安基金總資產8.69億元,凈資產6.58億元,實現凈利潤5800萬元。
此次安聯集團退出國聯安,國泰君安收購其持有的49%股權,也意味著國泰君安將“重回”國聯安基金,未來與太保資產共同控制該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德國安聯投資集團旗下的安聯投資正式向監管遞交了《設立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審批》。
就在不久前的8月底,證監會發布了核準設立安聯基金的批復。根據核準的股權結構,安聯基金注冊資本為3億元,由安聯投資100%出資,這也意味著安聯基金將正式成為國內第九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公司。
在獨資公募基金公司獲批的同時,安聯集團退出了參與創設的國聯安基金,并將后者股權轉讓給了最初的合作方國泰君安。
而作為業內的龍頭券商,國泰君安方面也一直在積極布局公募業務。
2014年,國泰君安開始參股華安基金,并在去年受讓了上海工投8%的華安基金股權,持股比例達到51%,實現對該公司的控股與并表。
2020年8月,國泰君安旗下的國泰君安資管正式遞交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審批申請,并在當年12月獲得核準,成為有公募牌照的券商資管公司。
此次國泰君安若成功收購安聯集團持有的49%國聯安基金股權,將意味著該公司手上又多了一張公募基金牌照。
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公示,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收購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權案的公示期將從10月11日至10月20日。
今年以來,基金公司股權變更頻頻出現。證監會官網顯示,年內已有9家基金公司的股權變更或者實際控制人變更獲得批復,另外還有6家基金管理人年內申請擬變更5%以上股權及實際控制人,正在排隊走審批流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還有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股權在產權交易中心等待轉讓。
就在國慶長假前,民生加銀基金經歷了多次調價,持續四年的股權轉讓事項終于塵埃落定,原股東三峽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將其持有的該公司6.67%股權轉讓給陜西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再把時間往前推,經歷了三次流拍后,8月底新華基金35.31%股權拍賣也終于敲定,由北京和重慶的國資攜手拿下。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基金公司來說,過于密集的股權變更當然算不上一件好事,因為可能會帶來股東、核心高管和投資決策層的頻繁變化;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曠日持久的股權轉讓與變更對基金公司管理和經營造成的影響可能更大,成功變更后的穩定與資源的優化重組或許將為公司發展帶來新機遇,因此也需要正確看待股權變更帶來的影響。
此番國泰君安“重回”國聯安基金,后續將帶來怎樣的變化,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625568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