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9 09:03:10
歡迎收看《全球科技早報》。每日晨間,我們為您匯總并解讀關于人工智能、云計算、醫藥及生物科技等領域的最新動態,結合新聞與短評,帶您探討全球科技焦點,展望未來創新方向。
每經記者 文巧 每經編輯 蘭素英
2023年10月19日 星期四
1、 OpenAI遭遇罕見挫折,中斷開發新模型,正開發AI生成圖片識別工具
據外媒報道,OpenAI開發的新AI模型Arrakis在性能上未能達到預期,項目在今年年中時被叫停。Arrakis原計劃降低人工智能軟件運行成本,但效果不如預期。雖然Arrakis失敗,但OpenAI將其的研究工作整合到其他模型中,包括即將推出的多模態模型Gobi。據悉,OpenAI正在進行談判,尋求基于860億美元的估值來發售股票。此外,據報道,OpenAI正在開發AI生成圖片識別工具。公司首席技術官透露,該工具能夠以99%的準確率判斷一張圖片是否是AI工具所繪制。
點評:雖然OpenAI在Arrakis上遭遇挫折,但其研究成果仍然能整合到其他模型中,OpenAI的開放研發態度仍將推動整個AI領域的發展。
2、降價沖擊下特斯拉Q3凈利潤下降44%,加大AI投入,皮卡Cybertruck成焦點
10月18日美股盤后,特斯拉公布了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去年同期的近33億美元降至19億美元,同比大降 44%;其第三季度毛利率下降至17.9%,原因是該公司一直采取降價的方式提振銷量。但該公司周三堅持其180萬輛的全年交付目標,暗示折扣正在推動需求。特斯拉同時還展示了兩大業務亮點:發力運用AI技術訓練機器人Optimus、電動皮卡Cybertruck處于今年內交付的正軌。
點評:特斯拉Q3毛利率下降,但180萬輛交付目標顯示公司仍有信心。公司加大對AI的投入,并推出Cybertruck,顯示了公司在技術創新和產品多樣化方面的積極發展戰略。
3、庫克到訪立訊精密嘉善工廠,參觀Apple Watch生產線
10月18日,蘋果公司CEO庫克到訪立訊精密位于浙江嘉善的工廠,參觀Apple Watch生產線。立訊精密自2011年與蘋果合作,從500人團隊發展到全球員工超34萬,建立全自動生產線和智能倉庫。立訊精密還幫助蘋果推出首款頭顯設備Apple Vision Pro。
點評:蘋果CEO庫克參觀立訊精密工廠,展示了蘋果對供應鏈的重視。蘋果與立訊精密的合作關系穩固,并在產品制造和技術創新方面互相支持。
4、免費推文不再,X平臺擬向發帖新用戶每年收費
社交媒體平臺X日前表示,將率先在新西蘭和菲律賓測試一種新的訂閱模式,即向新用戶每年收取1美元的費用,用于發布內容、回復、點贊、轉發或引用其他賬號的帖子,以及為帖子添加書簽。
點評:如果用戶買賬,這一舉措或許可以幫助X實現可持續發展,也突顯了內容創造和社交互動在社交媒體行業的重要性。
5、阿斯麥CEO:半導體行業拐點年底將至,明年“過渡”之后將迅猛增長
10月18日,阿斯麥公布今年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度銷售和利潤與前一季度比略有疲軟,但與預期持平。凈利潤為18.93億歐元,基本符合分析師預期。阿斯麥CEO表示,盡管該行業正在經歷艱難時期,但公司有能力度過,他預期2024年將是過渡年,為2025年的增長做準備。
點評:半導體行業將迎來拐點,這預示著半導體行業的復蘇,也為阿斯麥在行業復蘇后取得更多增長打下基礎。
6、英偉達將與鴻海共建AI工廠,涉及智能電動汽車、自主移動機器人等項目
在近日舉辦的鴻??萍既栈顒又?,英偉達CEO黃仁勛與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共同宣布,兩家公司正在持續擴大雙方的合作,共同建設人工智能工廠以及AI驅動的電動汽車平臺的開發。他們表示,未來可以利用鴻海的優勢,在電動車制造、AI 工廠和自 動駕駛技術等領域展開合作。此外,富士康將基于英偉達的能力,建設智能電動汽車平臺、自主移動機器人平臺和智慧城市的智能視頻分析平臺。
點評:這將進一步推動AI和汽車科技領域的合作,也為兩家公司的技術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機遇。
7、奈飛Q3凈利潤同比增20%,將在美英法漲價,盤后漲超12%
10月18日周三美股盤后,流媒體巨頭奈飛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營收為85.4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79.26億美元相比增長7.8%;凈利潤為16.7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3.98億美元相比增長20%。由于三季報好于預期,公司上調四季度利潤率預期,并宣布在美英法漲價。截至發稿,該公司股價美股盤后漲超12%。
點評:奈飛三季報好于預期,這表明奈飛在流媒體市場的領先地位以及公司戰略的成功執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