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8 18:00:40
10月28日,國際金融論壇(IFF)20周年全球年會正式開幕,在廣州南沙舉行。據悉,這次會議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和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辦。這也是2017年以來,國際金融論壇全球年會連續七次在廣州舉行,國際金融論壇(IFF)主席團及理事會成員、外國駐華使領館代表、各金融部門負責人、工商界代表、專家學者等近千位嘉賓將出席會議。
每經記者 馮典俊 每經編輯 馬子卿
“學會用金鑰匙,破解世界經濟難題”,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席、第十二屆中國政協副主席周小川在開幕致辭表示。10月28日,國際金融論壇(IFF)20周年全球年會正式開幕,在廣州南沙舉行。周小川表示,今年是IFF成立20周年,20年來IFF主動發揮自身國際性常設對話機制的作用,積極推動全球經濟金融重大議題的溝通與交流。
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席、第十二屆中國政協副主席 周小川
圖片來源:活動主辦方
記者了解到,今年國際金融論壇全球年會已經是第七次在廣州舉行,主題為“新資本、新價值、新世界”:全球經濟碎片化下的重振與合作。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政要、國際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展開討論和對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信息交流部主任兼新聞發言人、世界銀行前信息交流部主任格里·賴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認為今年討論的內容非常豐富,聚焦全球經濟面臨的重大問題。擁有如此之多全球各地專業知識和經驗,真是太棒了。這是全球性的好事。”
據了解,這次會議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廣州市人民政府和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辦。這也是2017年以來,國際金融論壇全球年會連續七次在廣州舉行,國際金融論壇(IFF)主席團及理事會成員、外國駐華使領館代表、各金融部門負責人、工商界代表、專家學者等近千位嘉賓將出席會議。
此次IFF全球年會共設置了40多場活動,包括開幕大會、領袖對話會、學術峰會、特別對話和平行論壇,將圍繞地緣政治走勢、氣候變化應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科技創新與人工智能等。
記者在現場采訪到,論壇不乏各行業人士參加,當中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受益匪淺。從浙江趕來的參會人員葉小姐向記者說道,她是一名學校老師,非常關注這次論壇的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議題。她認為,面對全球新格局和新挑戰,IFF論壇為常規教育提供新思想和新思路。
據了解,五糧液將以國際金融論壇(IFF)頂級戰略合作伙伴、IFF20周年全球年會指定產品身份,攜核心產品亮相歡迎晚宴、深度參與開幕大會、五糧液品牌專屬晚宴(IFF20周年招待晚宴),平行會議之“絲路國際聯盟大會”、全球綠色金融獎頒獎典禮暨閉幕酒會等年會系列活動。
本次全球年會將首次在廣州南沙國際金融論壇(IFF)永久會址舉辦。該項目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標志性工程,總用地面積約20.3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5.72萬平方米,投資規模約35億元,將主要承擔IFF年度會議及絲路國家國際性會議和學術成果發布。
國際金融論壇(IFF)聯合主席、第十二屆中國政協副主席周小川表示,我們要學會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金鑰匙”破解當前世界經濟、國家貿易和投資等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當前,受單邊主義、地緣政治、軍事沖突、通脹形勢、國際債務以及產業鏈重組等多重風險疊加的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增速大幅放緩,全球經濟復蘇緩慢且不均衡,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加。”周小川在會議中提到。
周小川表示,IMF于10月份發布了最新的報告表明,全球經濟增速預計將從2022年的3.5%放緩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遠低于2000年至2019年期間3.8%的平均水平。IMF預測今年全球通脹水平將從2022年的8.7%降至6.8%,但大多數國家的通脹則至少要到2025年才能回落到央行目標水平。因此,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或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高利率的環境,全球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都值得關注。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會議上表示,全球正在經歷百年未有的大變局,無論是不同國家的策略方向,各地資本市場的趨勢,還是金融業界的重點發展都面對轉變,如何應對新挑戰,把握新機遇,成為國際性的新議題,新熱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在論壇上發言,“我們處在一個新世界中。”經過三年的新冠疫情、戰爭以及日益惡化的氣候災害,我們很明顯地處在一個更易受到沖擊的世界中,我們必須適應這個“新世界”。
克里斯塔利娜表示,好消息是世界經濟已顯現出韌性,我們預計全球經濟將呈現正增長,但在未來幾年增速僅為3%左右。這一數字掩蓋了各國和各地區之間日益加深的分化。亞洲的經濟表現好于其他地區,僅中國就貢獻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30%以上。但這一勢頭已經放緩,在最新的亞太地區預測中,我們小幅下調了2024年該地區的增速預測。
封面圖片來源:活動主辦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