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31 22:49:54
◎業內人士認為,德邦現在正在全面融入京東物流體系中,但是距離“漸入佳境”還需一段時間,未來二者的協同模式還是利用京東對德邦進行賦能,但是現在還處于初級階段。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自去年三季度被京東物流收購之后,德邦并入京東體系已經整整一周年。
10月30日,德邦股份(603056.SH,股價14.95元總市值153.53億元)披露了三季報。報告顯示,德邦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50億元,同比增長21.64%;1-9月實現凈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超44%。
與業績公告一同披露的還有德邦股份《關于增加2023年度日常關聯交易預計》的公告,根據公告,德邦與京東物流預計發生的關聯交易金額將從此前的30.44億元提升至50.43億元。這也意味著,融合一年后,德邦與京東物流的協同還將加速。
一年前,素有“小順豐”之稱的德邦“花落”京東。交易完成后,德邦控股成為京東物流附屬公司,但雙方均保持品牌與團隊獨立運營。如今,德邦管理層已經高度“京東化”,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梳理,德邦現有管理層中,董事長胡偉、副董事長陳巖磊、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丁永晟等均為京東物流高管。
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德邦現在正在全面融入京東物流體系中,但是距離“漸入佳境”還需一段時間,未來二者的協同模式還是利用京東對德邦進行賦能,但是現在還處于初級階段。
從營業收入來看,德邦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50億元,同比增長21.64%。分業務來看,第三季度,德邦快運業務實現收入45.85億元,同比增長87.87%;快遞業務營收48.4億元,同比下滑8.73%,不過快遞業務完成總票數達1.84億票,同比增長0.68%。
德邦分業務營收情況 圖片來源:財報
此外,伴隨產業升級和大件電商滲透率提升帶來的市場需求提升,公司的倉儲與供應鏈業務第三季度貢獻收入達3.25億元,同比增長19.62%。
值得注意的是,德邦三季度快運營收和快遞業務量的提高一部分原因來自主營業務“降價”。財報顯示,德邦三季度主營業務(直營模式下快遞、零擔產品)公斤單價同比下降3.73%。
根據此前披露的數據,今年以來,德邦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公斤單價同比下降,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德邦主營業務公斤單價同比上升0.59%,二季度同比下降3.82%,不過相比于三季度的同比下降3.73%,德邦公斤單價的下降幅度呈逐漸減小的趨勢。
對于主營業務公斤單價的同比下降,德邦方面表示,一定程度上,在快遞業務中,德邦主要針對大件快遞業務,價格帶與通達系等傳統電商快遞企業有天然差異,受快遞行業價格戰影響弱。
從資產狀況來看,隨著公司業務量提升,收入規模增長,總資產呈現相應增長。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達170.35億元,較期初增長13.31%。
自去年三季度歸入京東麾下后,德邦的組織架構調整完成了平穩的過渡,業內認為,接手京東物流轉運中心資產后,德邦將打開業務增量,同時可以將多個轉運中心整合為單個大型轉運中心,從而在縮短時效的同時降低成本,提質降本效果可期。隨著行業基本面持續向好以及與京東的融合逐步深入,德邦股份的盈利能力將逐漸改善。
財報顯示,德邦三季度盈利能力實現環比提升。根據測算,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為1.70億元,較二季度環比增長34.79%;扣非后凈利潤為1.26億元,同比增長近20%。
今年以來,隨著順豐快運盈利,以及安能物流和德邦重新回到盈利軌道,快運頭部企業紛紛將盈利能力作為發展的重要目標。
安信證券研報顯示,隨著國內零擔市場逐漸從增量走向存量,產品面臨同質化。快運行業正在經歷從過往粗放型增長到精細化管理過渡,整個行業走向下半場,從過往的規模之爭到品質服務之爭,零擔行業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德邦主要針對大件快遞業務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也是因此,包括德邦,順豐快運、安能物流等頭部企業均開始探索精細化運營,降本增效。
德邦財報顯示,通過資產合理調配,提升資產利用效能,公司折舊攤銷費用保持相對穩定,折舊攤銷2.96億元,占收入比同比下降0.59個百分點。隨著公司精益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理賠、包裝材料、維修費等成本同比減少,公司其他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率的節降,為4.63億元,同比減少13.18%,占收入比同比下降1.91個百分點。
順豐高層10月25日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提到,公司在進行跨業務部門的多網融通,即打破業務部門之間的邊界,實現資源共建共享,比如將快遞、快運的中轉場地進行融通,從而實現更多班車線路整合和拉直,提升班車裝載率的同時也提升包裹的運輸時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從安能物流方面了解到,自去年改革以來,安能物流從優化分撥結構入手,聚焦千噸級主樞紐的打造,自營分撥總數減少至94個,但其中核心樞紐由12個增加至34個,分撥連通率獲得提升,中轉頻次明顯下降,運營成本顯著優化。同時,公司還同步加強車隊管理,及時處置冗余車輛并壓降管理費用,實現成本能力的提升。
業內認為,目前,我國正處于制造業轉型升級、供給側加速整合階段,參考較為成熟的美國零擔快運市場,基于服務時效改善下的產品力提升與成本管控差異,我國快運企業的盈利能力仍然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