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7 09:40:27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近日在上海拉開帷幕。六年來,進博會已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于西安而言,進博會更是提供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重要國際舞臺。
西安市投資合作局歷年深度參與進博會搭建的全球多元化開放平臺,借此展示千年古都的產業進階及開放活力,力推進博會西安“朋友圈”不斷擴圍,與全球客商一起共創價值,攜手共贏。
聚焦進博,矚目西安。
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近日在上海拉開帷幕。六年來,進博會已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于西安而言,進博會更是提供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重要國際舞臺。
西安市投資合作局歷年深度參與進博會搭建的全球多元化開放平臺,借此展示千年古都的產業進階及開放活力,力推進博會西安“朋友圈”不斷擴圍,與全球客商一起共創價值,攜手共贏。
搶抓中國開放的世界機遇,放大進博會溢出效應,11月6日,西安市投資合作局在上海舉辦“2023西安—跨國公司上海對話會”,邀請知名跨國公司、商協會代表齊聚一堂、共話發展,開展針對性對接交流,深挖投資合作潛力,推介西安市產業發展和營商環境。
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長黃強在對話會上表示,全球性公司是推動各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力、引領產業發展的關鍵動力,其跨區域布局,也從側面反映著一座城市的開放水平。改革開放40多年來,已有兩百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西安,為西安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黃強副市長希望,以此次對話會為契機,能夠進一步增進西安與跨國公司企業家朋友們的相互了解;也誠摯歡迎企業家們走進西安、投資西安,在西安高質量發展駛入“快車道”時,搶抓機遇,積極參與西安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西安也將持續營造良好投資環境,讓跨國公司在西安放心投資、安心發展。
西安市投資合作局在對話會上發出誠摯邀請,希望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到西安多走一走、多轉一轉、多看一看,感受西安色彩、品味西安味道、體驗西安溫度,成為機遇西安的“城市合伙人”,西安將繼續全力支持跨國企業在西安的布局發展,構建跨國企業良好發展生態與營商環境,共譜合作新篇章。
西安高新區、經開區、西咸新區等分別圍繞區內產業發展空間、產業發展現狀及產業投資機遇情況進行介紹,獲得在座企業代表熱切回應。
會上,CVC集團、特斯拉中國、艾默生電氣、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輝瑞投資有限公司、麥德龍、迪卡儂、卡斯柯信號、霍尼韋爾智能建筑科技集團等企業代表先后發言,圍繞如何推動企地合作共贏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
空氣產品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始終將西安視為重要的戰略發展區域,并于近年來不斷加大投資。在未來,期待能與西安市實現更緊密的合作,為西安市的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氫氣生產商,空氣產品公司早在2012年就投資落戶西安高新區,為包括三星等電子產業和其他制造業配套提供高端工業氣體和解決方案,同時也積極推動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曾參與了國內多個氫能示范項目。
有別于以往的商務洽談,此次對話會氛圍輕松、務實,參會企業家們也暢所欲言,紛紛表示西安近年來發展有目共睹,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將聚焦地方所需、企業所能,為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記者獲悉,在進博會期間里,西安交易團還密集安排了如“西咸新區跨國企業(上海)投資交流會”等經貿推介等活動,共享發展機遇,共促合作發展。
同時,西安區縣(開發區)、西咸新區、富閻產業合作園區根據自身產業發展需求,在進博會期間積極籌劃,組建招商小分隊,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的策劃、組織與實施,搶抓招商引資機遇,全力以赴做好各項籌備工作。
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前沿,今年5月,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成功舉辦,世界目光聚焦下,峰會形成的成果、帶來的機遇正轉化為推動西安向西開放的強大動力,也為本次進博會西安招商引資更多賦能。
在國家戰略定位不斷“升級”之下,西安正奮力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城市能級大幅躍升,優勢稟賦愈發凸顯,投資潛力加速釋放。
作為“一帶一路”核心樞紐城市,西安在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平臺優勢,擁有陸港、空港“雙子星”,航空、鐵路兩大口岸,五大綜合保稅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事法庭等眾多開放平臺。
“硬件”方面,西安工業“底盤”扎實,門類齊全、體系完備,覆蓋了制造業31類行業。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和生物醫藥等六大支柱產業集群壯大成勢,隆基、陜汽、比亞迪等一批優秀企業正在向全球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
“在西安經開區,聚集了陜汽重卡、吉利汽車、隆基光伏、中車永濟、華天科技等一批領軍企業,更是吸引了西門子、采埃孚、博世力士樂、日立、三菱、通用電氣等80余家世界500強項目落戶。”西安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國家大力提倡建設創新型國家背景下,西安亦大有可為。
今年1月,西安獲批建設綜合性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成為繼北京、上海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后第四個獲批建設“雙中心”的城市,是匯聚國家戰略性科技資源的塔尖城市。
記者了解到,西安高新技術企業實力雄厚,目前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超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超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3家,瞪羚企業 520 家;人工智能、增材制造(3D 打印)、光子、大數據云計算、衛星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這里“生根發芽”……
以“雙中心”核心承載區西安高新區為例,“高新區半導體閃存芯片產能占全世界閃存芯片產能的比重超過10%;IC設計產業居全國第五,智能終端研發設計巨頭云集;智能汽車產銷量全國第一,高品質動力電池國際國內一流企業集聚。”西安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定位明確、產業集聚、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格局形成,促使區域內生產要素進一步集聚,西安企業發展、產業進階的大幕拉開。
西安的優質“軟實力”,則是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另一張“王牌”。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科研中心最集中的城市之一,西安擁有80多所高校,460家科研機構,200多個國家、省級各類實驗室,每年高校畢業生近30萬,這些都是新質生產力最富價值、最具潛力、最可持續的戰略資源,是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助推工業邁向中高端的最大優勢。
當下的西安正處于高速增長的成長階段。過去幾年,西安人口凈增448萬,常住人口達到1300萬,成為西北地區首個GDP突破萬億元的特大城市。千萬級人口和萬億級經濟規模帶動的生產生活性消費共同托起西安“長期盤”前景向好的底氣。
賡續千年,當前西安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具發展潛力和市場商機的投資興業城市,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與西安實現“雙向奔赴”。以此次進博會為契機,西安將以更加開放、自信的城市姿態,參與全球合作,構建更高水平、更具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開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