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哪些方法可有效防治癌癥?國家癌癥中心答每經問:約40%癌癥可通過控制危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加以避免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5 19:51:26

◎根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測算,全國每年新發癌癥的病例數約406.4萬例。

◎張勇表示,癌癥是一類可防可控的疾病,大約40%的癌癥可以通過控制癌癥危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等加以避免,所以要積極進行癌癥的預防。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11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和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相關情況。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已成為中國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脅,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多個部門制定《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的實施方案(2023-2030)》《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提出進一步完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和癌癥防治體系建設,推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提升群眾的健康素養水平,為增進群眾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中國奠定良好基礎。

癌癥的發病率、防治方法等是癌癥防治的熱門話題,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提問:“中國人群癌癥發病率是怎樣的?目前威脅我們身體健康的主要癌癥有哪些?從公眾的角度,有哪些辦法對癌癥防治是有效的?”

國家癌癥中心黨委書記張勇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國家癌癥中心目前已建立了全球覆蓋人口最多的腫瘤登記體系,我國腫瘤登記點覆蓋全國98.6%的區縣。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40%癌癥可通過控制危險因素等加以避免

張勇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準確了解我國癌癥的發病和死亡情況,對于有效防控癌癥是非常重要的。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領導下,國家癌癥中心建立了全球覆蓋人口最多的腫瘤登記體系,我國腫瘤登記點覆蓋全國98.6%的區縣。根據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測算,全國每年新發癌癥的病例數約406.4萬例。”張勇進一步表示。

他強調,需要說明的是,我國由于人口基數大,癌癥發病人數比較高,但發病率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而是處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國癌癥正處于發展中國家癌譜向發達國家癌譜過渡的階段,像發達國家高發的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這些年都在不斷上升,發展中國家高發的,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

據張勇介紹,目前我國發病率位居前五位的癌種為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其中男性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女性依次是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甲狀腺癌和胃癌。

張勇表示,癌癥的形成是多種危險因素長期積累的一個慢性過程,目前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評定的已確定人類致癌物有127種,可能的致癌物有95種,涉及的致癌物類型非常廣泛。但是,癌癥是一類可防可控的疾病,大約40%的癌癥可以通過控制癌癥危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等得以避免,所以要積極進行癌癥的預防。

關于如何進行有效防治癌癥,張勇指出,首先是要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合理膳食,避免陽光暴曬等。

二是注意預防與癌癥相關的感染因素,比如幽門螺旋桿菌、人乳頭瘤病毒、肝炎病毒等感染,適齡人群應該盡早接種乙肝疫苗和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

三是注意保持生活與工作環境的健康。特別要做好職業防護,避免接觸職業致癌物。

四是要積極參加國家倡導的癌癥篩查和規范的防癌體檢,以期能夠早期發現可能的腫瘤,發揮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作用。

到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要達到46.6%以上

當前出臺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防治方案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現場回應稱,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人口老齡化、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重大的慢性疾病發病總體呈上升趨勢,慢性病死亡人數占到居民總死亡的比例已經超過80%2016年頒布實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慢性病的綜合防控戰略。

郭燕紅表示,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從2015年的18.5%下降到了2022年的15.2%,降幅達到17.8%

“這次印發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防治行動的實施方案,其目的就是為了貫徹落實好健康中國戰略的決策部署,錨定健康中國行動到2030年的任務目標,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工作要求,明確工作路徑,切實保障防治行動落地生效,到2030年能夠真正達到規定的目標要求。”郭燕紅表示。

上述兩個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到2030年的目標任務:即到203030歲以上居民高血壓的知曉率不低于65%,高血壓患者的規范管理率不低于70%,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下降到十萬分之190.7以下,在癌癥領域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要達到46.6%以上。

“針對這些目標,實施方案當中都明確了具體的工作任務,這些措施和工作目標的落實,將會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防治起到實實在在的推動作用。”郭燕紅強調。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宣璋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心腦血管疾病 癌癥 衛生健康 心腦血管疾病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