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3 20:59:23
每經評論員 杜宇
近日,一則關于青島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力威”)的新聞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據上海證券交易所披露,海力威已經向上交所提交了相關撤回IPO申請文件的申請。這家主營高分子材料制品的公司,原本計劃在滬市主板上市,擬募資5.08億元用于擴大生產和研發。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該公司卻突然撤回了上市申請。這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通過梳理海力威的招股書,我們發現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細節。原來,海力威的實控人在過去的幾年間,不僅熱衷于進行證券交易,還借款上億用于炒股。2014年至2020年期間實控人張萬明進行證券交易累計形成虧損3277.38萬元。
炒股虧損,實控人開始大量借債,并通過朋友、員工、民間借貸機構等途徑借款1.53億元用于補償虧損。同時,實控人還通過出售股份、收取公司分紅等方式籌集資金進行債務的償還和展期。
這樣的行為,對公司的穩定經營和上市進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作為實控人,應該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放在公司的戰略規劃、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而不是去賭博和套利。正是因為實控人的“不務正業”,才導致了海力威撤回IPO的結果。
而更令人詫異的是,海力威在與輔導機構簽約2個月后就解除了輔導關系并支付了大額違約金。而且,公司還存在抽檢結果不合格、虛假宣傳糾紛等情況。這些問題都表明,海力威的治理水平和內控機制存在嚴重的缺陷。作為一家將要上市的公司,應該具備更高的透明度、規范性和可持續性,而不是一團糟。
公開資料顯示,海力威主營業務圍繞橡膠、聚氨酯、復合材料等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涵蓋汽車和軌道交通兩大應用領域,實現密封、防水、減振等功能。
在業績方面,2020至2022年,海力威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4億元、3.66億元、4.06億元;對應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7736.05萬元、6092.4萬元、7724.8萬元。
筆者認為,實控人借錢炒股不僅是對資本市場和企業價值的誤解和扭曲,也是對自己和他人的錯配和傷害。他們應當及時認識和糾正這種錯誤,找到適合自己和企業的投資和經營方向,運用科學、合理、穩健的方法和手段來創造和分享價值。
可以說,實控人借錢炒股是對企業和社會的一種“無形破壞”和“無窮損失”。它不僅影響了企業的形象和聲譽,也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和上市。更嚴重的是,它削弱了投資者的信心和熱情,破壞了市場的秩序和穩定,甚至引發了金融風險和社會動蕩。因此,我們要警惕和抵制實控人借錢炒股的行為,加強對資本市場和企業的監督和管理,營造和諧、健康、透明的投資環境和發展氛圍。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6628930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