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長安汽車擬投資華為新設公司 打造汽車行業智能化開放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6 18:05:56

◎從公告信息來看,華為車BU并非要出售,并且目標公司目前的定位是“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將面向行業戰略伙伴開放股權,而長安是首個擬合作的整車廠。與此同時,目標公司將對現有戰略合作伙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逐步開放股權,成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1月26日,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發布關于簽署《投資合作備忘錄》的公告稱,11月25日,長安汽車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簽署了《投資合作備忘錄》。經雙方協商,華為擬設立一家從事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的公司(以下簡稱“目標公司”),公司擬投資該目標公司并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共同支持目標公司成為立足中國、面向全球、服務產業的汽車智能系統及部件解決方案產業領導者。

日前,有消息稱,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單元(以下簡稱“車BU”)將要整體打包出售,第一大股東為重慶國資委。長安汽車是唯一參與收購的汽車公司,作價375億元獲得華為車BU 15%的股權。針對此傳聞,長安汽(000625.SZ,股價17.78元,市值1763.66億元)車和華為方面均表示不知情。但受消息影響,長安汽車一度漲停。

不過,從公告信息來看,華為車BU并非要出售,并且目標公司目前的定位是“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將面向行業戰略伙伴開放股權,而長安汽車是首個擬合作的整車廠。與此同時,目標公司將對現有戰略合作伙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逐步開放股權,成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

目標公司定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

公告內容顯示,在合作方式方面,華為擬設立目標公司,其業務范圍包括汽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汽車智能座艙、智能汽車數字平臺、智能車云、AR-HUD與智能車燈等,并將專用于目標公司業務范圍內的相關技術、資產和人員注入至目標公司,具體業務范圍及裝載方案在最終交易文件中進行確定。本次交易,長安汽車及其關聯方擬出資獲取目標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40%,具體股權比例、出資金額及期限由雙方另行商議。

圖片來源:華為官網

不過,本次簽署的合作備忘錄為意向性文件,相關合作事項尚需進一步洽談。而外界關注的擬注資的具體金額、持股比例等細節均未披露,新公司注冊信息及治理架構等也有待揭曉。

簽約活動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華為堅持不造車,而是發揮自身ICT技術優勢和營銷能力,幫助車企造好車、賣好車。我們會持續履行對客戶和伙伴的承諾,共同推進汽車產業的崛起。”

實際上,頭部技術玩家開放股權、整車廠入股的方式,目前在行業并不多見。對此,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表示:“我們一直認為,中國需要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一個有‘火車頭’的開放平臺。我們與長安深化合作,同時還會與更多戰略伙伴車企一起攜手合作,不斷探索開放共贏的新模式,共同抓住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機遇,實現我國汽車產業崛起的夢想。”

此前,華為車BU是技術及打包方案提供商,此次成立開放股權的新公司意味著,華為會從單純的供給方,轉變為需求+供給的融合共同體,也就是其官方定位的“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開放平臺”,技術和能力開放給整個行業共享。引入戰略行業伙伴,相當于給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裝上了“火車頭”。

一位華為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實際上,華為希望打造一個由汽車產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能化開放平臺。此次與長安的合作是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平臺戰略的演進,同時還會繼續在此開放平臺上與更多的車企一起攜手合作,不斷探索開放共贏的新模式。

該人士進一步續稱:“隨著問界、智界系列車型的熱銷,華為智選車業務也將持續圍繞鴻蒙智行,與賽力斯、奇瑞等車企一起,在技術創新、產品定義、質量管控、渠道銷售、品牌營銷等領域加速合作,構建智慧出行新生態,不斷與合作伙伴一起,推出更多更智能、更安全、體驗更佳的產品和服務。”

實現盈利仍是不小的挑戰

2019年5月,華為車BU成立,定位是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2021年5月,余承東接管華為車BU,選定賽力斯作為智選車模式的首個合作對象,推出新品牌問界。

從市場表現上看,此前問界與其他新能源品牌相比銷量一度低迷,但隨著9月問界新M7的發布,單月交付開始破萬輛。余承東甚至在朋友圈感慨,“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隨著新M7的爆火,也帶動華為與奇瑞智選車型智界S7未上市先火,預定量超過萬輛。11月9日晚間,華為智選車首款轎車智界S7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格25.8萬元起,并將于11月28日正式發布。據悉,智界是繼AITO問界后第二個由華為與車企聯合打造的智選車品牌。

不過,眾所周知,汽車行業前期投入大、回報時間長。余承東曾在一場公開活動上表示,華為在汽車上投入很大,直接投入7000人,間接投入超過1萬人,一年花掉十幾億美元,目前也是華為唯一虧損的業務。去年底,余承東還表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

不過,要想實現盈利并非易事。華為財報顯示,2022年,華為全年共實現營收6423億元,其中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僅實現收入20.77億元,占比0.3%;而今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109億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為10億元。

余承東在今年6月的粵港澳大灣區車展上說:“市場的內卷競爭剛剛開始,以后的競爭態勢只有更卷,華為已經做好了苦戰的準備。未來主力玩家不會太多,智能電動化需要很大規模投入,活下來的就一定能成為巨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汽車 投資 華為 智能汽車 長安汽車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