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28 12:36:55
當前各省份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的差異較大,中央可以對限額余額進行回收與再分配,適度給予財力薄弱地區額外的債務限額,借新還舊也需要甄別債務的輕重緩急和性質。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星
11月25-26日,第九屆中國財政學論壇在中央財經大學舉辦。本屆論壇由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中央財經大學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與經濟研究雜志社共同主辦,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財稅改革”。
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10月9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為今年全國首個成功發行特殊債的省份,正式拉開今年地方特殊債發行序幕。
債務限額與余額差是特殊再融資債發行額度的理論上限。相較于普通再融資債券,特殊再融資債券主要用于置換隱性債務,會增加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發行規模受到區域債務限額的限制。
數據顯示,2022年底,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與余額之差為2.6萬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地方公告發行的特殊再融資債額度已接近政府債務限額與余額之差,甚至有地區已經超過了這一額度。
地方政府化債還有哪些政策空間?不同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與余額之差差異較大,地方政府如何因地制宜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圍繞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了西南財經大學地方預算審查監督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原院長劉蓉。
NBD: 今年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地方化債一攬子方案逐步落地,萬億國債、地方專項債、特殊再融資債券齊發,您認為接下來地方政府化債還有哪些政策空間?
劉蓉:目前雖已出臺多項政策,長期來看仍需轉變城投公司職能,進行央地財政體制改革,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體制。在短期內還可以通過盤活地方政府和融資平臺閑置資產,在金融機構支持下進行債務展期、降息等,以及在中央層面支持下通過央行應急流動性金融工具SPV(特殊目的實體)等方式化解地方隱性債務。
NBD:有觀點認為未來城投公司最好要剝離政府融資職能,您認為這可行嗎?
劉蓉:城投公司剝離政府融資職能是推動融資平臺與政府脫鉤的題中之義,但要在短期內完成還存在困難,需逐步推進。市場化轉型后城投企業仍可以參與政府項目,承擔一些融資和投資的職能,但在融資上要遵守一些規定,比如嚴格限定地方政府的責任界限。
NBD:有沒有可能延長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化解時限?
劉蓉:雖然在突發疫情沖擊下,地方政府財力緊張,化債壓力加大,但鑒于中央層面仍存在化債的政策空間,可以預計地方政府存量隱性債務化解可以在規定時限內完成。
地方債發行結構
NBD:各地資源稟賦不同,部分地方財政自給能力薄弱,除了中央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如何在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中因地制宜?
劉蓉:受房地產市場低迷的影響,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顯著,導致部分地區流動性壓力加大,化債進度減緩。之前已經有因地制宜的相關政策出臺,比如建制縣化債(已經進行兩輪)和全域無隱性債務(廣東省已經實現隱債清零)。
當前各省份地方政府債務限額余額的差異較大,中央可以對限額余額進行回收與再分配,適度給予財力薄弱地區額外的債務限額,借新還舊也需要甄別債務的輕重緩急和性質。除此之外,鼓勵各級地方政府積極招商引資,發展數字技術新興產業,采取一些臨時性舉措如挖掘國有資產潛力等,從根本上緩解債務困境。
NBD:多個地方政府審計報告披露地方專項債使用中存在實際收益難付本息的問題,具體原因為何?
劉蓉:當前,專項債存在過度包裝,資金使用和管理上也存在問題,這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部分專項債項目實際收益難以覆蓋本息。但隨著人口流動、城鎮化改革和新興產業的發展,也仍會涌現出新的優質項目。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1205178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