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4 08:38:41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本周伊始,黃金市場迎來開門紅。
12月4日周一,亞洲早盤,COMEX黃金期貨站上2150美元/盎司關口,現貨黃金漲至2144美元/盎司,均續刷歷史新高。截至發稿,COMEX黃金期貨大漲2.81%,暫報2148.4美元/盎司,一度漲至2152.3美元/盎司。
據每日經濟新聞12月2日報道,對于黃金期貨的市場表現,業內人士認為當下黃金依然在走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目前市場比較依賴數據指引,在經濟與通脹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需要防范數據超預期波動帶來的影響。
據媒體12月1日報道,私募排排網財富研究部副總監劉有華告訴記者,本輪黃金上漲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全球“去美元化”呼聲日益高漲,全球央行掀起囤黃金熱潮,帶動黃金需求增長;二是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下跌,有助于推動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上漲;三是巴以沖突助推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增加。
據中國證券網報道,12月3日,記者從黃金珠寶品牌周大福、六福珠寶、潮宏基、周生生獲悉,當日其足金首飾金價達625元/克,再達年內高位。相較10天前,周大福、六福珠寶、潮宏基品牌的足金首飾金價(11月23日均為606元/克)上漲3.14%,周生生足金首飾金價(11月23日為609元/克)上漲2.63%。
消費者“越漲越買”的心態也令黃金消費需求保持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金銀珠寶成為上半年商品零售類別中增長幅度最快的品類。
今年來國內黃金珠寶消費市場增長加快,珠寶國檢集團(NGTC)董事長王寶民此前在進博會平行論壇上表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9月,限額以上單位金銀珠寶類零售額達2472億元,同比增長12.2%,遠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的平均水平。從過去幾年的總體情況看,2020年~2022年線上珠寶首飾銷售總額分別是1500億元、1850億元、235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明顯。
相應地,受國內黃金零售需求增長拉動,A股黃金消費股業績實現大增。此前,板塊內個股的三季度業績報顯示,行業盈利明顯,其中豫園股份(600655.SH)、菜百股份(605599.SH)、老鳳祥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186.14%、66.36%、44.87%。
目前在金價持續走強背景下,黃金板塊走勢震蕩向上,結合黃金消費市場保持強勁的基本面,行業人士對板塊內個股業績兌現預期進一步樂觀。中金黃金日前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顯示,公司預計四季度國際金價將呈溫和上漲態勢,對公司主要產品的市場價格持謹慎樂觀態度。
財信證券研報指出,美聯儲本輪加息周期或已結束,美國利率可能在較高水平停留一段時間后迎來轉向,美元指數、美債實際收益率下行,黃金價格反彈,疊加當前歐美主要發達經濟體衰退跡象顯現,中長期持續看好金價中樞上漲。
今年國際金價持續攀升,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市場預期未來將沖擊2500美元/盎司,會否如此?黃金大牛市是否已經開啟?
據媒體12月3日報道,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首席研究員王彥青表示,在地緣政治變局、美聯儲即將降息等背景下,國際金價會持續創新高,或可達2500美元/盎司,但需要假以時日。尤為值得關注的是,美聯儲降息或推遲至明年6月份,主因目前美國經濟仍具韌性,預期明年4、5月份時,通脹將降到2%,同時失業率或升至5%左右,彼時美聯儲或做出降息決策。
王彥青說,回顧歷史可以發現,黃金牛市往往伴隨著危機,比如本位貨幣的信用危機、金融市場的經濟危機等等。那么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可以說黃金已經具備長期牛市條件,主要體現在:美聯儲貨幣政策將由緊轉松、地緣沖突越發明顯、全球經濟處于下滑狀態,那么這些都將支撐金價持續走強。
據媒體報道,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告訴記者,展望2024年,劉晨認為,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疊加下半年美國大選,或將繼續抬高市場避險情緒,黃金價格底部仍有支撐。但美國經濟軟著陸概率加大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調整節奏可能偏溫和,整體來看金價將維持震蕩偏強走勢。
需要提及的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11月逐步脫離7.2-7.3的弱勢區間,且多名匯率專家預計,如中國經濟宏觀基本面出現明顯改善,人民幣將正式邁入升值通道。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表示,考慮到人民幣匯率大概率是升值趨勢,未來人民幣標價的黃金價格漲幅可能會小于美元標價的黃金價格。
而周茂華認為,當前黃金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普通投資者需要防范潛在的波動風險。他表示,從黃金價格的歷史走勢來看,此次黃金價格突破新高,與歐美主要央行空前的流動性沖擊有直接聯系。
“雖然目前市場對地緣沖突反應有所鈍化,歐美主要央行也在逐步退出非常規量寬政策,但當前地緣沖突不確定性較大,尤其是發達經濟體維持緊縮,黃金價格走勢并不明朗。”周茂華強調,近一段時間,黃金波動率中樞明顯抬升。目前市場比較依賴數據指引,在經濟與通脹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情況下,需要防范數據超預期波動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趙景致)、中國證券網、第一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