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專訪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新增社融規模并非過多,反而可能不足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4 14:38:30

唐建偉:數據表明企業獲得的信貸資金并未回流金融系統內部形成所謂的“資金空轉”。因為資金空轉一個典型表現就是非銀存款大增,但近年來非銀存款占比非常穩定,一直保持在10%左右,并沒有發現空轉大增的局面,也明顯低于2015-2016年資金空轉較嚴重時期的占比。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張益銘

12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即將開幕,屆時,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將于主論壇發表演講,深度展望2024年中國經濟。

近日,唐建偉在會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下稱“NBD”)專訪,就經濟金融熱點問題作深刻解析。

唐建偉指出,我國經濟正處于逐漸復蘇進程,產需兩端有望延續改善趨勢。當前影響經濟復蘇的突出卡點在于需求仍然較弱,市場信心和預期恢復仍需要時間。

他進一步指出,財政貨幣政策仍需發力穩增長。考慮到中央政府杠桿率相比主要發達國家仍然偏低,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穩增長的空間較大。未來貨幣政策將有“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和“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兩方面操作重點。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放緩

NBD:當前中美經濟均面臨下行壓力,請問為何一個存在通縮風險,一個經受通脹壓力?

唐建偉:就美國經濟而言,本輪美國高通脹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帶來的本輪高通脹的需求方因素。新冠疫情之后美國政府出臺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不同于量化寬松,這部分超額流動性不再單是給銀行注入,而是直接將錢發到民眾手中,憑空增加購買力,使得個人儲蓄率與凈資產來到了新高,也就是在供給端受損,供需不平衡的基礎上,繼續提高需求,導致供需關系越發失衡。伴隨著后續薪資漲幅等現象,通脹越演越烈。

二是新冠疫情的暴發導致了全球供應鏈中斷,推升了全球物流成本,造成可貿易品價格顯著攀升。這是供給面因素。

三是俄烏沖突的爆發導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顯著上升,尤其是能源與食品。盡管美國是能源與食品的凈出口國,但全球價格上漲也顯著推升了美國國內價格。這是另一個供給面因素。

不過,隨著疫情及俄烏沖突對大宗商品價格影響的逐步削弱、美國居民超額儲蓄的逐漸耗盡,美國物價已在持續回落,CPI從去年6月9.1%的高點持續回落至今年10月的3.2%,通脹壓力已經大為緩解。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美國10月核心CPI同比增速4.0%,持續回落(前值4.1%),回落速度亦超出預期(預期回落至4.1%),為2021年9月以來新低。當前美國通脹呈現持續回落的態勢。

再看中國經濟,當前中國物價水平低位運行是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一是農產品供應充足,促進食品類價格走勢溫和。例如三季度末生豬存欄量上升到4.42億頭,供給較為充裕,豬肉價格處于低位,對CPI起到明顯的抑制作用。

二是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工業產品供給充足,不存在供需錯配引起的結構性價格上漲。

三是年初以來國際輸入性因素帶動國內石油、有色金屬相關行業價格下行,是引起PPI持續性負增長的重要原因。

四是當前中國經濟處于復蘇階段,整體需求不足現象仍較明顯,物價缺乏持續上漲的動能。

不過,中國物價運行已經顯現出積極信號。服務類和線下消費已經快速恢復,相應的價格呈回暖態勢。隨著終端需求的逐漸改善,部分工業消費品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在積極政策的推動下,重點項目加快推進,三季度以來鋼材、水泥等行業價格有所上漲,國內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價格都迎來回升階段。預計2024年中國物價水平有望溫和回升,CPI漲幅略有擴大,PPI同比降幅持續收窄且出現正增長。

預計民營企業投資有望逐漸改善

NBD:請問在您看來,當前我國經濟循環中,較為突出的卡點有哪些?

唐建偉:我國經濟正處于逐漸復蘇進程,產需兩端有望延續改善趨勢。當前影響經濟復蘇的突出卡點在于需求仍然較弱,市場信心和預期恢復仍需要時間。

一是房地產市場仍處于探底階段,房地產開發和銷售兩端不斷下探。受益于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市場需求逐漸恢復,以及近兩年基數顯著走低,預計房地產市場有望探底走穩,但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二是投資主體出現顯著分化,國企投資增勢保持較好,而民企投資持續低迷。今年1-10月國有控股投資增長6.7%,民間投資下降0.5%,私營企業投資下降5.6%。隨著經濟復蘇和市場需求的改善,預計民營企業投資有望逐漸改善,但能夠恢復到什么程度還存在不確定性。

三是地方政府債務壓力較大,尤其是隱性債務風險引起關注,削弱了經濟增長的微觀動能。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優化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結構”,預計一攬子化債方案將加快推進。隨著經濟的復蘇帶動地方財政收入的改善,以及特殊再融資債券、新增國債的發行,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將逐漸緩解。

四是雖然當前消費市場恢復態勢向好,服務類和線下接觸類消費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水平,但是疫后“疤痕效應”仍然存在,居民部門杠桿率上升、預防性儲蓄增多及年輕人失業率持續走高對消費增長帶來制約,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仍待提高,存在消費降級現象。隨著新一輪恢復和擴大消費政策全面推進,有望促進以新場景、新服務為特點的綠色消費、數字消費等新型消費快速增長,促進內需潛能釋放。

五是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放緩,外需減弱對我國出口帶來影響。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全球經濟增速的基線預測值從2022年的3.5%下調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遠低于過去二十年(2000-2019年)3.8%的歷史平均水平。地緣政治等因素導致的全球產業鏈重構,脫鉤斷鏈等現象逐漸顯現出負面效應,也將對我國出口帶來一定壓力。

新增社融規模并非過多,反而可能不足

NBD:請問當前經濟運轉是否存在“資金空轉”現象?

唐建偉:今年以來,大量投放的貨幣信貸資金并沒有反映為物價上漲,經濟與金融數據的不匹配,引發市場對于資金空轉的擔憂。

首先,M2與M1增速之間的剪刀差擴大并非資金空轉。今年以來M2與M1增速之間的剪刀差在波動中持續走闊,10月份(M2-M1)增速差達到8.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M1增速持續走低且下行速度快于M2造成的。

M1低位運行表明資金活化度不夠。一方面是因為新房銷售同比增速下滑,資金通過房屋銷售從居民儲蓄流向房企的速度減慢。另一方面是因為企業補庫存以及擴大資本開支的意愿較低,資金活化速度較慢。所以M1低增速恰恰表明資金周轉活躍度不夠,而非“資金空轉”。

其次,數據表明企業獲得的信貸資金并未回流金融系統內部形成所謂的“資金空轉”。因為資金空轉一個典型表現就是非銀存款大增(主要表現就是企業拿到信貸資金后再購買資管產品讓資金回流金融體系形成非銀存款),但近年來非銀存款占比非常穩定,一直保持在10%左右,并沒有發現空轉大增的局面,也明顯低于2015-2016年資金空轉較嚴重時期的占比。

最后,經濟與金融數據背離還有可能是由于在利潤承壓的情況下,新增融資中有大量資金被企業用于補缺經營性現金流以及償還債務利息支出,而沒有投入到擴大生產投資中去。新增社融中大量資金被用于償還債務利息支出,去掉利息支出的新增社融規模有限。有研究估算,目前包括政府融資平臺在內的企業部門存量債務規模在200萬億元左右,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96%計算,每年的利息支出接近8萬億元,占企業新增債務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說企業一半左右的新增債務要拿來償還利息。而實際上企業存量貸款利率要高于此數據。相對于經濟所受沖擊而言,特別是私人部門的需求下降幅度,新增社融規模不僅沒有過多,反而可能是不足。

NBD:請問在您看來,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企穩回升?

唐建偉:一是財政貨幣政策仍需發力穩增長。考慮到中央政府杠桿率相比主要發達國家仍然偏低,積極財政政策發力穩增長的空間較大。預計2024年中央財政加杠桿發力,提升赤字規模到5萬億元左右,赤字率3.8%左右,加大穩增長、防風險力度。專項債繼續擴容,新增額度提升到4萬億元以上,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擴大PSL、政策性銀行債券等預算外結構性融資工具。推進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為地方財政平穩運行提供保障。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緩解地方財政壓力,推動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顯性化”。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未來貨幣政策將有“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和“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兩方面操作重點。“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方面,考慮到中國的核心CPI仍在低位,名義CPI同比出現負增長,降準、降息都有空間。“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方面:為做好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基礎設施這“三大工程”的建設,預計央行仍會創設一批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支持力度。

二是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要做好服務實體經濟五篇大文章。要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切實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

三是要根據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促進金融與房地產良性循環的要求”,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加大對“保交樓”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推動房地產市場供求兩端的預期逐漸企穩改善。

注:本專訪報道所述系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供職單位意見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823850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經濟 金融 研究 交通銀行 國有大型銀行 上海市 同花順中特估100 證金持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