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6 21:15:03
唐建偉:消費復蘇存“疤痕效應”。2023年我國社消零售修復斜率相對較緩,相較疫情前趨勢仍有差距。消費復蘇的疫后“疤痕效應”雖然在逐漸減弱,但居民消費意愿和消費信心修復可能仍需要一段時間。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張益銘
“2024年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關鍵是穩投資。”
12月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暨中國金鼎獎(金融)頒獎禮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以“前瞻2024”為主題,國內外多位頂級機構首席經濟學家現場出席,全方位多維度解析2024年經濟金融走向。
其中,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發表題為《穩增長的關鍵是穩投資—2024年中國經濟展望》演講時,作出上述表述。
唐建偉表示:“明年中國經濟要穩增長,很重要的發力工具是財政政策真正積極起來。我個人預計2024年中央財政將提升赤字率至3.8%左右;地方專項債新增額度將提升到4萬億元以上;PSL、專項再貸款等預算外結構性融資工具仍將繼續發力。”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 圖片來源:主辦方
為什么明年中國經濟穩增長必須要穩投資?唐建偉認為,一方面,我國出口存在下行壓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全球經濟增速的基線預測值,從2022年的3.5%下調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遠低于過去二十年(2000-2019年)3.8%的歷史平均水平。“地緣政治等因素導致的全球產業鏈重構,脫鉤斷鏈等現象逐漸顯現出負面效應,也將對我國出口帶來一定壓力。”
另一方面,消費復蘇存“疤痕效應”。2023年我國社消零售修復斜率相對較緩,相較疫情前趨勢仍有差距。消費復蘇的疫后“疤痕效應”雖然在逐漸減弱,但居民消費意愿和消費信心修復可能仍需要一段時間。
另外,消費復蘇在不同領域也存在分化,疫情之后服務類和線下接觸類消費已經快速恢復,新能源車銷售增勢較好。但受房地產銷售下行的影響,建筑及裝潢材料類零售同比下降明顯。
“而且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已經超過80%,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上升,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明年穩增長的關鍵,就是要把投資增速穩住。”唐建偉說。
下一步該如何穩投資?唐建偉在演講中表示,首先,穩投資需政策發力,財政政策發力空間較大。
“2023年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合計占GDP的比重年化約30.2%,從2020年9月以來趨勢性下降。以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政策性銀行債融資+PSL(抵押補充貸款)融資+專項債融資計算的廣義財政赤字率,2023年以來也呈現下降趨勢。”
唐建偉預計,2024年中央財政加杠桿發力,提升赤字規模到5萬億元左右,赤字率3.8%左右,加大穩增長、防風險力度。專項債繼續擴容,新增額度提升到4萬億元以上,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擴大PSL、政策性銀行債券等預算外結構性融資工具。推進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為地方財政平穩運行提供保障。
唐建偉認為,除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也要與之進行配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未來貨幣政策將有‘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和‘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兩方面操作重點。”
在“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方面,考慮到中國的核心CPI仍在低位,名義CPI同比出現負增長,降準、降息都有空間。
“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方面,為做好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基礎設施這“三大工程”的建設,預計央行仍會創設一批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以加大對這些領域的支持力度。
對于我國未來經濟走勢,唐建偉也作了進一步分析。他指出,“生產端正在迎來庫存周期回升階段。2010年至今,中國經濟共經歷了3輪完整庫存周期,平均歷時40個月,目前正處于新一輪周期回升的起點。另外,制造業購進端和出廠端價格指數已經走過了此輪周期的底部,將逐漸上升,PPI也處于回升階段。”
“因此,從庫存周期的角度來講,明年中國經濟應該能夠進入新一輪補庫存周期。總體來看,中國經濟明年會進入新故事的開端,可以完全擺脫疫情因素的影響。”唐建偉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