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1 17:32:21
每經編輯 李澤東
近日,北京大學工學院副教授李植關于自己“跨欄”入校,和保安“比賽跑步”的文章在網絡上引發關注。
李植在文章中表示,北大自2008年起開始進門查證件,此前北大是完全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進。
李植稱,“那時候雖然查證,但是門口并沒有現在這樣的閘機和人臉識別設備,所以有證件的師生和家屬,在進門的時候搖晃一下手中的工作證、學生證、家屬證,就可以大搖大擺地通行,保安很少過問。我認為大學自由出入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斷然拒絕查證新規,從而也就與門口保安出現過多次摩擦。”
后來北京大學門口安上了閘機,但是由于不接受被錄入人臉識別系統,李植也一直是通過翻越閘機的方式進出校園。李植認為:“北大的這種門衛管理制度給師生造成了很大不便,上下班高峰時,北大東門的閘機前常常排起長隊。門口執勤的保安都很辛苦,但是這種嚴防死守的模式不適用于大學,我們真正希望看到的保安應當更關注校內公共場所,而不是站在門口。”
據北京日報,記者21日從北京大學獲悉,該校正在有序推進開放,在平衡校園秩序的同時,盡可能滿足社會需求。
對此,北大表示,該校推出多種舉措服務,保障校內外人員入校。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1、保衛部、計算中心、校友辦公室等聯合開發各類人員預約入校系統,開放校外人員多渠道入校服務。
2、自主研發校門小程序應用平臺、閘機數據管理中心、游客數據服務平臺等,為校門服務來訪人員提供多種入校核驗方式。
3、強化校門執勤保安員服務培訓,突出接待程序、風紀風貌和問題處理,提升校外人員通行效率,注重優化來校體驗。
4、建立保障出入校工作的數據小組,24小時提供專業保障,為入校核驗、值班值守、來訪應訴等提供準確的信息服務。
5、運用數據治理,測算人員出入、存量情況,綜合校內活動、校園容載能力等因素,動態調整入校方式、入校人數規模等。
6、為校內賓館住宿人員、參加各類活動人員等提供多次出入校服務保障。
7、正在自主研發出入校服務平臺,為各類來校人員提供多方式、多條件入校服務,最大限度滿足社會人員入校需求。平臺計劃2024年新學期啟用。
8、進一步了解元旦、寒假期間社會人員入校參觀的需求,結合校內具體情況,在參觀名額、入校方式等方面進行適度靈活調整。
據了解,北京高校正在有序開放校園,截至目前,北京外國語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建筑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多所高校明確向社會開放校園,社會人員刷身份證入校。
在微博話題“你覺得高校該不該對外開放”的投票中,占比最多的是適度開放、合理安排,其次是支持開放和不支持開放。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據紅星新聞,12月18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大學本身就不應該是和社會脫節的,大學需要從社會上汲取養分,而對于很多市民來說,進入大學參觀、與大學接觸的過程本身也是提升國民素養的過程,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很多人認為北大清華這樣的學校不具備完全向社會開放校園的條件,這一點我個人是不認同的,畢竟還有那么多比清華北大更知名的世界名校,也是面向社會開放的。”儲朝暉表示,說到底還是管理理念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上其實并不存在困難,“很多大學管理者認為不開放校園,就把所謂的風險屏蔽在了校園之外,但實際上這么做的弊端是更多的,等于將大學和社會進行了某種割裂。”
對于校園開放后的安全問題,儲朝暉認為,大學與中小學不同,大學生屬于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更強,同時校園也可以通過引導和優化管理人員分布的方式來保證校園內的秩序和安全。“現在是法治社會,誰也不會說專門跑到校園內去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反過來說,想做違法亂紀事情的人,他在哪里也都會做,和在校園內與否沒有關系。”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對記者表示,絕大多數高校都建設在城市中,屬于整個城市的一部分,而高校往往也占地面積較大,從公共資源利用角度來說,高校開放校園更有利于促進城市的活力。“比如說,市民晚上去學校內散個步,或者去操場跑個步,本身也是一種促進學校和社會交流的過程,像很多國外的高校,本身連圍墻都沒有,就是和城市有機連接成一體的。”
此外胡剛認為,開放校園可以加強學校和社會思想上的連接。“大學本身就是一種公共資源,一些講座、課程可以向普通人開放,這本身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的一種方式,而不應該把大學封閉起來,這樣也會造成大學和社會的脫節。”
胡剛表示,站在高校管理者的角度,校園封閉化管理當然是最能保證校園安全和秩序的方式,但是這種方式也大大浪費了高校應該發揮的社會價值。“所以這也更考驗學校管理者的智慧,在保證校園秩序的同時,發揮高校的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日報、紅星新聞、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