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8 17:07:54
◎2023年10月,以“科技無界——智能·綠色·融合”為主題2023(第四屆)未來大會在成都舉行,近期,每日經濟新聞《對話川商未來之星》欄目走進了千嘉科技,對話智慧燃氣。
每經記者 熊嘉楠 每經編輯 楊夏
說到水電氣,自然是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大事”,但是我們往往不會去主動關心作為數據載體的水電氣表究竟如何工作,如何變化。其實隨著時代的變遷,水電氣表這些計量工具也經歷了從過去人工抄表到現在智能遠程抄表的過程。
坐落于成都雙流區的成都千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嘉科技”)便是推進這一過程的成員之一。自2001年成立以來,千嘉科技物聯網領域,構筑智慧計量與安全產品、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及智慧服務的行業全生態體系,打造智慧燃氣、智慧水務、智慧校園等數字經濟新場景,致力于成為領先的城市物聯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賦能智慧城市建設。
2023年10月,以“科技無界——智能·綠色·融合”為主題2023(第四屆)未來大會在成都舉行,大會由川商總會、川商企業發展戰略研究院主辦,上海銀行成都分行、國金證券、博源資本、德勤中國、泰和泰律師事務所聯合主辦,每日經濟新聞為聯合主辦媒體。大會重磅發布“2023未來之星·川商最具價值投資企業TOP20榜單”,并首次發布未來之星兩大獎項——創業新銳獎、成長潛力獎。千嘉科技即是2023未來之星TOP20上榜企業。“2023未來之星”系列榜單的重磅發布,助力繪就四川科創新勢力版圖。
近期,每日經濟新聞《對話川商未來之星》欄目走進了千嘉科技,對話智慧燃氣。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的燃氣表市場經歷了機械普通膜式燃氣表、IC卡膜式燃氣表、遠傳膜式燃氣表、物聯網膜式燃氣表、超聲波燃氣表等發展階段。膜式燃氣表作為燃氣表界的元老,靠物理力量推動運作的它在改變千家萬戶燃氣表具格局之后,如今也漸漸面臨著被淘汰的命運。
取而代之的將是一批新的智能電子燃氣表,其中,千嘉科技目前正致力推廣的便是超聲波燃氣表。顧名思義,超聲波燃氣表是利用超聲波在氣體介質中沿順流和逆流傳播的時間差與氣體流速成比例的原理,來測量氣體體積流量的全電子式計量儀表。
對比傳統表具,超聲波燃氣表的優勢使其在目前所有的電子計量系統當中占據主導地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超聲波燃氣表具備精度高的特點,像此前的膜式燃氣表用上兩三年后計量精度就會有所衰減,理論上膜式表運作原理就是皮囊的收縮或擴張,長時間運行后因后閥蓋閥座等機械部件的磨損、皮囊彈性收縮,導致這種表會越走越慢。而超聲波燃氣表采用分段流量系數修正,可實現1.0級精度;該產品始動流量低,可檢測微小氣體流動,同時還具備量程范圍寬、耐久性好的特點。
千嘉科技技術帶頭人表示,“這種表是全電子計量,里面沒有任何機械部件帶來的損耗,在10年甚至20年內,都可以長時間保證其精度。”
該技術帶頭人表示,現階段超聲波燃氣表造價高于膜式燃氣表,但是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其成本會呈下降趨勢。
而結合超聲波燃氣表自身優點以及未來造價下降趨勢,產品或將面臨廣闊的市場前景。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國內超聲波燃氣表占比較低,2021年國家正式出臺相關技術標準,型評大綱于2023年6月正式實施,將有力推動產品的規?;瘧谩?/p>
相關研究顯示,假設未來中國燃氣表產量維持在8%的增速、超聲波燃氣表2018年滲透率為5%、每年提升3%,以超聲波燃氣表單價200元計算,到2025年時我國超聲波燃氣表市場規模將達到41億元。
主營產品市場前景為千嘉科技明確了自身發展研究方向,但考慮到公司長遠發展,更需要打造公司新的增長曲線,構建多元化的業務體系。
對千嘉科技來說,除去基本盤以外的增長定位究竟是什么?要怎樣去實現構建這個增長鏈?
千嘉科技也明確給出了答案:整合智慧燃氣具產業鏈的同時發展智慧水務及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簡單來講就是廣度和深度相結合。從深度來講,目前千嘉科技可以將燃氣行業的上下游產品再進行整合,比如閥門,之前是通過外購獲得,現在規劃自主設計生產。其次從廣度來看,千嘉科技目前也在大力向水務方面拓展,公司內部專門成立了智慧水務事業部,專門進行水務領域的業務拓展。廣度延伸出來的另外一個板塊則是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例如智慧校園、智慧園區等。
而在深度和廣度未來發展占比方面,千嘉科技明確表示,深度的占比將會有所下降,而廣度將會高速拓展。從絕對值來看,深度和廣度發展都會有所增加,但是后者將是爆發式增長,千嘉科技將充分運用自身經驗及成果,大力布局智慧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努力成為領先的城市物聯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
目前,千嘉科技智慧燃氣研發生產基地已在建設中。對于“十四五”末要實現的目標,公司對記者表示,首先是經營業績的目標計劃,到“十四五”末實現收入翻番;同時,千嘉科技將堅持技術創新為企業發展源動力,依托公司建立的多個國家級高質量創新平臺,不斷進行技術迭代,進行產業鏈布局,構建多元化業務體系,開拓前沿科技研究;還要建立國家級物聯網人才培養基地以及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等,培養和輸送高層次專業人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