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公司研報

每經網首頁 > 公司研報 > 正文

新集能源:煤電一體協同發展,轉型成長未來可期(信達證券研報)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05 20:22:58

每經AI快訊,2024年1月5日,信達證券發布研報點評新集能源(601918)。

公司作為華東地區煤炭央企,以煤電一體協同發展為戰略,未來轉型成長空間可期。公司是由中煤能源集團控股的華東地區動力煤央企龍頭,從事煤炭開采、洗選和火力發電業務。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7億元,同比+8.8%;歸母凈利潤19.2億元,同比+4.3%;在煤價波動調整背景下公司業績實現小幅增長。公司在《“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構建完善以煤炭、煤電、新能源為主,能源綜合服務和資源綜合利用協同發展的“3+N”產業發展新格局,將公司打造成華東地區多能互補、綠色低碳、智慧高效、治理現代的能源示范企業。公司以煤電一體協同發展為戰略,兼顧業績穩定性和成長確定性,未來轉型成長空間可期。

◆安徽省煤炭供需形勢趨緊,公司具有煤炭資源儲量優勢。2021年以來,安徽省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持續超出全國平均水平,疊加華東地區煤炭產量逐年下滑,安徽省近年來煤炭凈調入量呈現持續上升態勢。華東地區作為我國煤炭消費的主力地區,安徽省煤炭資源供需形勢呈現出趨緊態勢。安徽省內煤炭資源開發主體主要為淮北礦業集團、淮南礦業集團、皖北煤電集團和中煤新集能源四家煤企集團。新集能源資源儲量大,剩余可采年限達48年,且后備資源儲量豐富(資源儲量約占安徽省四大煤炭企業總資源量的40%),承擔著保障安徽省煤炭供給的重要作用,同時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公司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公司煤炭產能利用率高位維持,疊加高比例長協和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煤炭業績有望保持穩定態勢。產量端:公司共擁有5座在產煤礦,核定產能2350萬噸/年。2018年-2023年Q3,公司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由85%上升至95%。公司產能利用率高位維持,且楊村煤礦復建處于待核準狀態,公司煤炭產量有望保持穩定。價格端:2023年前三季度實現商品煤綜合售價545元/噸,相較2022年僅小幅下滑5元/噸。公司煤炭綜合售價保持平穩,主要得益于公司擁有85%的高比例長協煤銷售結構和煤質改善帶來的熱值提升。我們預計未來公司煤炭銷售價格有望維持穩態。成本端: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煤炭生產成本為334元/噸,相較2022年持平,相較2021年上漲19元/噸。得益于公司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公司煤炭生產成本保持平穩。人工成本作為影響煤炭開采成本的主要因素,2021年以來并未顯著增加。我們認為,在煤炭產能利用率高位維持,疊加高比例長協和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背景下,公司煤炭板塊業績有望維持穩態。

◆在運電廠受益于自有煤供應,成本優勢突出,盈利能力強。利辛板集電廠一期是公司目前主要在運燃煤發電廠,機組容量2×100萬千瓦,為具有靈活調節能力的先進超超臨界機組,度電煤耗低且發電利用小時數常年保持較高水平。機組位于板集煤礦坑口位置,其煤炭需求全部通過板集煤礦滿足。利辛板集電廠一期得益于煤電一體化優勢,成本端保持穩定。收入端受益于電改推進,自2021年起公司的度電營業收入逐年上行,其電價在2022年實現20%頂格上浮。

◆在建及規劃煤電項目體量可觀,自用煤需求將不斷提升直至基本全部自供,公司有望實現“煤-電一體化”轉型。公司規劃新建煤電廠裝機容量高達596萬千瓦,分布于安徽、江西等地。至2026年公司煤電控股裝機有望達到796萬千瓦,未來三年裝機與板塊業績有望實現高速增長。未來其電廠的煤炭需求主要由公司煤礦供應,新建電廠有望具備穩定的燃料供應鏈,形成“煤電一體”產業新格局。至2027年公司有望實現商品煤由大部分外銷全面轉向自用,實現從煤炭公司向煤電一體化公司的轉型。在安徽經濟高速發展推動用電量需求增長的大背景下,新建煤電機組利用小時數有望維持高位。疊加安徽電力現貨市場加快推進,省內煤電機組有望獲得現貨增量收益。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新集能源作為中煤能源集團控股的華東地區動力煤央企龍頭,其煤炭資產優質、成本管控能力強,疊加未來煤電一體化的協同發展,穩健經營的同時又具有高增長潛力。我們預測公司2023-202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3.5/23.5/24.8/27.8/29.3億元;EPS分別為0.91/0.91/0.96/1.07/1.13元/股;對應PE分別為6.52/6.52/6.18/5.5/5.23倍;對應PB分別1.11/0.96/0.85/0.77/0.69倍。我們看好公司煤電一體化戰略實施帶來的業績成長性和確定性,綜合考慮轉型為煤電一體化公司的估值水平,未來新集能源價值修復空間較大,給予公司“買入”評級。

◆風險因素:國內外能源政策變化帶來短期影響;國內外宏觀經濟失速或復蘇嚴重不及預期;煤電利用小時數下滑風險;煤電電價下降風險;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風險;煤質下降風險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趙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