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09 18:41:15
今天,“章澤天凈資產600億”沖上熱搜,瞬間引爆了各大社交媒體平臺,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
在2024年1月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胡潤校友會榜》中,清華大學畢業生人數居于首位,章澤天的身家位居清華大學校友的第三名。章澤天這個名字,對于很多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在大家印象中,好像也沒過去多少年,就有這樣的成績,讓人嘆為觀止。
有網友表示:從質疑章澤天,到理解章澤天,再到想成為章澤天。網上評論很多,這里達哥就不多評價了。
其實,從章澤天曾經三拒張導,沒有踏入演藝圈,就能夠看出她有多清醒,不只是長得好看,更重要的有思想,有遠見,這是成功的必備條件,而她做到了,所以一切都是順理成章。也有人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但其實殊不知選擇也是努力的一部分,或者說是能力的一部分。
這也是我們能夠在股市中長久活下去的最基本素質。就像達哥有個老朋友,最近這段時間一直跟我吐槽行情如何糟糕,結果今天機器人板塊大漲,這位朋友就沖了進去。
今天收盤后,這位朋友給我說要請我吃個小火鍋。我就納悶問了一句,問他今天為啥不吐槽了,他自信滿滿地表示今天漲了,而且還賺了不少。順帶著還總結了一下,他說,“行情來了,不干就是傻子”,然后又飆出機器人各種應用場景…...總之,balabala。
達哥知道,把今天這段經歷講出來,肯定有人會留言問這位朋友是不是達哥本人。那我就先發制人,把這條路給堵死,鏗鏘有力地回答這個朋友不是達哥本人。順帶著提一句:機器人板塊,還需要一根陽線驗證。
反正達哥聽著這位朋友侃侃而談,一時間有些出神。因為和這個朋友很熟,所以達哥可以隨便評論,這里請朋友們討論下:行情來了嗎?機器人板塊就此走牛了嗎?是不是又拋棄了自己在股市中賴以生存的法寶——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
再來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達哥昨天看到一個段子,覺得非常有道理:如果市場普漲,但你的個股卻下跌,你可以努力思考并總結自己的原因;如果市場5000只股票都在下跌,你還在努力思考并總結自己的原因,那就是你自己有問題。
記得之前有大佬作跨年演講的時候講過一句話,叫“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聽起來很殘酷,但這就是市場所呈現出的現實,咱們是要證明選擇更重要,還是去證明努力更重要呢?抑或者在正確的選擇下努力?
好了,今天就聊這么多題外話,接著來聊一下市場。今天的市場表現一波三折,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上午豪言壯語,下午沉默不語,尾盤歡聲笑語。兩市多數個股雖然漲幅不大,但總歸是紅的,在經歷了市場開年五連跌之后,股民的要求已經放到了最低,能見到紅盤就好。
昨天還有人調侃達哥不應該一直看多,留言說“多頭不死,空頭不止”,我當然認同這種觀點。但從上證指數日K線、周K線來看,就是面臨背離的情況,創業板指數也是同樣如此,這是多周期共振的大機會,簡單總結一句話:A股離見底的時間不遠了,你們想讓達哥違背交易規則看空,不好意思,實在辦不到!
再來說今天市場的具體表現。大盤一波三折見底了嗎?達哥怕你們不滿,只能遮遮掩掩說一句沒見底。因為從昨天尾盤至今天大盤的表現來看,就是一個5分鐘級別的震蕩,需要注意這是一個在前低附近的震蕩,不是見底,缺最后一殺,見底大概率就是明天或者后天。如果向上的話,則要突破2900點并對2900點形成回踩才算短期見底。
特別提醒,盡管指數多周期背離,“背離牛”呼之欲出,但必要的交易規則不能少。在3000點未突破前,這次短線止跌企穩后,仍然是以波段的思路來對待。
之所以說短線反彈一觸即發,還因為今天盤面出現了一些積極的現象。
首先就是同花順、財富趨勢、大智慧等證券服務類個股跳水。有意思的是,這類代表性個股在2023年10月23日也出現了集體跳水,正是在這一天之后,市場迎來了一波反彈。
其次,本輪引領創業板持續下跌的主要力量——光伏板塊,充當了護盤的主力。由于以光伏為代表的板塊跌破了達哥之前提及的支撐位,同時對之前大漲的陽線進行了深度回調,因此,今天的反彈還不足以判斷見底,仍會反復。
再次是旅游景點板塊,冰雪概念持續火爆和元旦不錯的數據反饋刺激板塊持續走強。旅游景點板塊今天突破了壓力位,顯示出擺脫大盤并持續走強的形態,盡管對大盤沒有多大的支持力度,但具有一定的引領性,證明資金在積極嘗試。
最后,旅游景點帶動了一些業績還不錯的消費股,他們也出現了不小的反彈。以旅游景點為突破口帶動超跌的消費股走強,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思路,但邏輯還需要進一步驗證。至少目前看來,零售、機場航運等板塊的反彈還沒有結束。
整體來說,市場短期反彈一觸即發。上面提到的走勢及信號,歡迎朋友們和達哥一起見證。至于中期見底,肯定也不遠了,但要小心弱勢行情尾部的殺傷力,就像今天盤中的跳水一樣,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個股出現閃崩走勢。
上周聊到了熱播劇《繁花》,劇中一眾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向我們證明“得大勢得天下”,而今天章澤天登上熱搜,也恰恰驗證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因為大勢階段,代表了未來會發生的大概率方向,沒必要和市場作對。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