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6 21:36:12
每經AI快訊,2024年1月15日,浙商證券發布研報點評醫藥生物行業。
專題:JPM2024釋放的積極信號
CXO:景氣樂觀,把握新機遇。我們匯總了7家全球頭部CXO公司在JPMHealthConference 2024上發表的亮點內容,我們發現無論是國內亦或是海外CXO對于行業景氣度依然樂觀,大多數公司依然有豐富的在手訂單以及項目支撐未來幾年的高增長。藥明生物2023年Q4的項目數量高增長,一方面體現了公司的獲單能力,另一方面或也反映了需求或已逐步觸底反彈的趨勢。從細分領域來看,尤其在多肽、ADC、CGT等領域大部分公司依然在快速擴產,CAPEX投入力度持續;從三星生物關于行業規模增速的預測來看,2023-2030年CGT、ADC、單抗等細分賽道或可分別實現42%、22%以及6%的復合增速,這些新興賽道的持續涌現也帶來了巨大的外包需求增長驅動。
創新藥:創新兌現,商業向上。我們匯總了15家本土創新藥公司在JPMHealthConference 2024上發表的亮點內容。總結來看,從產品商業化、BD合作、產品獲批、研發管線推進等維度分析,我們認為中國本土的創新力量正在持續擴大,商業化仍處于加速期,我們看好創新持續兌現下的板塊投資機會。
月度投融資數據整理(更新至2023年12月)
全球投融資:12月藥械投融資熱度環比略有提升。2023年12月,全球生物醫藥領域共發生94起融資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發等),披露融資總額約22.19億美元,環比上漲約9%,同比上升12%。2023年12月,全球醫療器械領域共發生59起融資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發等),披露融資總額約6.77億美元,環比下降約1%,同比下降10%。
美國上市醫藥公司數據更新(更新至2023年12月):根據BioPharma Dive數據,2018年至今美國醫藥上市公司5億以上收并購事件數量并無較大波動,但2023年美國市場5000萬-5億美元規模收并購事件同比下降較多;按病種分類來看,2023年癌癥已不再是收并購事件最多的細分病種,心血管、自免等方向事件數量有所提升。另一方面,2022年后美股市場Biotech IPO事件總量下降較多,從2023年新上市公司特點來看,融資規模小、癌癥、小分子等依然是主流。
國內藥品申報受理月度數據整理(更新至2023年12月)
2023年12月,國產創新藥IND(化藥1類)受理號為124個(yoy +68個),進口創新藥IND(化藥1類+5.1類)受理號為30個(yoy +21個),國產創新藥IND(全部生物藥)受理號為79個(yoy +28個),進口創新藥IND(全部生物藥)受理號為22個(yoy +15個)。國產仿制藥申報數據方面,2023年12月CDE按化藥3類+4類仿制藥受理號數量為391個(yoy +241個),一致性評價申請受理號數量為84個(yoy +35個)。
全球創新藥械板塊表現跟蹤(2024.1.8-2024.1.12)
本周(2024.1.8-2024.1.12)全球創新指數表現分化。本周標普生物科技精選行業指數XBI上升1.25%,跑輸標普500指數0.59pct。本周納斯達克生物科技NBI指數上漲1.05%,跑輸納斯達克100指數2.19pct。本周恒生生物科技指數下跌0.47%,跑贏恒生指數1.28pct。本周CS創新藥指數下跌2.31pct,跑輸滬深300指數0.96pct。降息預期逐步明確,或利好24年全球生物醫藥投融資回暖。海外宏觀指標方面,2023年12月13日,美聯儲貨幣政策委員會宣布,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5.25%到5.50%不變,會后公布的利率點陣圖顯示,過半美聯儲官員預計明年至少降息三次,近三成美聯儲官員預計至少降四次。截至2024年1月5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4.05%,相比10月最高值4.98%已下降93bp。此外,2023年11月美國CPI同比增速為3.1%,增速環比下降0.1pct;美國11月PPI同比增速為0.8%,增速環比下降0.4pct。
風險提示行業政策變動;研發進展不及預期。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