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8 23:08:11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葉峰
1月17日,黑芝麻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顯示將扭虧,凈利潤約為4100萬~5500萬元。
近期,A股上市公司陸續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其中食品飲料行業個股普遍業績增長。Wind(萬得)統計顯示,截至1月17日,已有10家公司披露,8家或將實現同比增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業內關注經濟復蘇的同時,也在期待消費股行情啟動,與此同時,一些個股的定增股份也已 上 市 ,如 千 味 央 廚(SZ001215,股價46.55元,市值46.27億元)定增股份于1月17日上市,此類持股明細中有多家公募機構獲配。
消費復蘇出現積極信號,行情是否也會因此而展開?中信證券認為,預計2024年大眾品需求表現仍取決于整體消費景氣度的恢復,其中零食板塊結構性成長機會相對明確。短期維度,建議尋找高確定性主線。長期維度,關注估值底部和具備配置價值的行業龍頭。
千味央廚定增股已上市
近期,A股市場賺錢效應不佳,與此同時,資金也在陸續尋找低位板塊,包括定增概念股在內,也有資金長期關注。
1月17日,千味央廚此前公布的定增股份上市。根據公告披露,此次定增的1274.85萬股實際募資5.9億元,發行價格為46.28元/股。截至1月18日收盤,千味央廚股價為46.55元/股。
從獲配機構來看,此次千味央廚獲配的機構投資者中多數為公募基金,包括財通、諾德、富國、大成、華夏、興證全球基金。其中,諾德基金獲配294.73萬股,數量最多;最少為華夏基金的51.86萬股。這部分定增股鎖定期均為6個月。
日前,食品大消費個股中,很多公司的定增股已上市,包括此前的天馬科技、天邦食品、東瑞股份等,其中很多是公募機構重點參與并獲配的個股,從最新收盤價來看,上述個股最新收盤價均在定增價格之上,存在“安全墊”。其中很多公司都有公募基金獲配,如天馬科技定增股在1月12日上市,諾德基金獲配177.96萬股,發行價格為14.61元/股,1月18日收盤價格為16.43元/股。
盡管如此,連續數年震蕩下行,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號召力也在降低,機構參與熱度有所下降。以2023年為例,Wind統計顯示,全年有45家基金公司旗下共525只產品參與定增,共參與定增項目合計為330個,參與定增總規模約為222.72億元。而2022年全年有49家基金公司旗下共725只產品參與定增,參與的定增項目達到340個,合計參與總規模為391.69億元。可見,2023年公募參與上市公司定增規模同比縮水超過四成。
多家公司業績同比預增
除了食品大消費股票的定增價格具備優勢外,很多企業的盈利也在提升。
近期,多家公司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很多公司從虧損到扭虧,亦有很多企業預增。
Wind統計顯示,在食品飲料行業中,截至1月17日,已有10家公司披露業績預告,8家將實現同比增長。
從基金的收益角度來看,上周,部分消費、高端制造主題基金業績優異,表現前五名的基金包括東方區域發展、中航新起航A、廣發高端制造A、中信建投低碳成長A、東方主題精選,它們的收益率分別為8.19%、7.53%、7.46%、7.31%、6.93%。
例如東方區域發展,2023年三季報顯示,重倉股中多數為食品飲料類個股,而金信消費升級、嘉實新消費等基金也在年初至今的回報率排名中居前。
針對未來的消費投資機會,2023年主動權益類普通股票型基金冠軍經理陳穎認為,2024年整體消費還是相對會比2023年好。2024年包括消費電子中的MR(混合現實)、手機中的折疊屏等,都可能會拉動消費電子的需求;2024年對汽車出口也十分樂觀。
長城久潤基金經理余歡認為,消費正在演繹“K”型趨勢,“K”的一端是性價比消費,另一端是消費升級。整體來看,當前市場或是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并存的局面。未來,服務消費和高端制造類或成為中國消費的新動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