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熱評

每經網首頁 > 每經熱評 > 正文

每經熱評|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 要重結構和預期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3 18:20:43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自2023年7月下旬中央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要求之后,證監會等主管單位就明確了“投融資動態平衡”的政策方向,有關投資端和融資端的一系列政策相繼落地。2024年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A股市場規模龐大,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的鏈條較長,涉及的利益相關者眾多,投融資的動態平衡注定不是一蹴而就能實現的。投融資兩端分別涉及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從整體、長期的視角來看,A股市場投融資是平衡的,比如近五年A股首發和再融資合計約6萬億元,同期A股累計分紅8.4萬億元,超過融資額。

既然是“動態平衡”,那意味著投融資的平衡要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實時調整。對此筆者認為,除了關注總量,結構上的平衡應當是“動態平衡”需要關注的重點。

結構上的平衡首先體現在融資和分紅的平衡上。分紅規模要超過融資規模,市場才有自我造血功能,從而實現良性循環。上市公司的分紅集中于特定少數幾個行業,以2022年為例,能源和金融兩大行業現金分紅總金額為10432億元,占A股分紅總額(21454億元)近一半,這兩大行業的典型特征是央企和地方國企占主導地位,而國資獲得的分紅往往被納入各級政府預算收入,只有極少部分會回流到市場。2022年,A股自由流通股份對應的分紅金額只有6596億元,和1.54萬億元的總融資規模相比,存在較大的缺口。因此,現金分紅和融資的平衡,需要細化到考察能夠回流A股的分紅,這是供需上的平衡,而非數字上面的平衡。

結構上的平衡也要兼顧入市的增量資金和股東套現金額是否匹配。股東套現金額和融資規模無關,但套現對于市場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首發原始股東的限售規定對IPO(首次公開募股)發行成功、對于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有重要作用,但原始股最終還是會上市流通。要避免大量原始股解禁對市場的沖擊,需要在融資節奏上作出更詳細的規劃,將未來1年、3年市場流動性是否平衡納入考量。

除了結構上的平衡,預期管理的有效性也至關重要。無論是對再融資的逆周期調節,還是2023年8月以來IPO節奏的明顯放緩,都可以向市場給予更明確的政策指引,這樣市場預期就能和監管機構的政策取向更趨于一致,政策效力也就更充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