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9 18:38:26
自2022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已于2022年9月、2023年6月、9月,以及12月調整了存款掛牌利率,并帶動中小銀行存款利率的下調。目前國有大行整存整取三年期掛牌利率,均已告別“2時代”,降至1.95%。
當前正值年終獎發放季,市場上銀行存款情況如何?有哪些存款“替代”產品?都有何特色?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每經記者 趙景致 李玉雯 每經編輯 廖丹
在2023年12月22日,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銀行,以及部分股份行如招商銀行等均對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了下調。下調后,上述銀行的整存整取三年期掛牌利率,均已告別“2時代”,降至1.95%。
事實上,這也已不是各大行第一次降息。一年期定存跌破2%、三年期跌破3%……自2022年9月至今,“沉寂”了近7年的銀行存款掛牌利率,開始“跌跌不休”。部分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直接跌掉了50BP!而在剛過去的2023年,國有大行共進行了三輪降息。
目前,國內利率仍處于下行通道,近日央行宣布,決定自2024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自2024年1月25日起,分別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各0.25個百分點。
雖說存款利率下調,有助于降低融資成本,但對于偏好存款的保守型投資者而言,存款降息降得“肉痛”,而隨著銀行凈息差收窄,存款利率還將繼續下降的聲音不絕于耳。
當前正值年終獎發放季,市場上銀行存款情況如何?有哪些存款“替代”產品?都有何特色?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怎么存年終獎更劃算成為保守型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自2022年以來,主要商業銀行已于2022年9月、2023年6月、9月,以及12月調整了存款掛牌利率,并帶動中小銀行存款利率的下調。
以工商銀行為例,2022年9月前,該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整存整取掛牌利率分別為1.75%、2.25%、2.75%和2.75%。經過四次下調后,分別為1.45%、1.65%、1.95%和2.0%。
盡管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但購買存款的客戶究竟多不多呢?在記者走訪過程中,不少銀行理財經理仍是脫口而出“很多”“要搶”。
記者此前從平安銀行上海某支行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該行“平安存”定期存款三年期5萬起年化利率2.8%,50萬起2.85%。僅隔了數日,當記者再次咨詢時,對方告知前述5萬起年化利率2.8%的產品已沒有額度。目前,平安銀行APP顯示的整存整取在售產品中,“平安存”定期存款三年期500元起購的年化利率為2.55%,1萬元起購的年化利率為2.60%。
除了普通存款外,一般來講,大額存單起存起點高、利率也較普通定期更具優勢。但經歷本次降息后,大額存單利率也與普通定期趨同。每經記者從工商銀行APP上查詢看到,該行大額存單20萬元起存,一年期、兩年期、三年期利率分別為1.8%、1.9%、2.35%,與各期限普通整存整取的最高利率相比較,一年及以下大額存單利率較普通定存高0.1個百分點。
深圳招行某支行一工作人員表示,該行目前三年期大額存單已經沒有了,目前只有2年期、1年期等產品。“三年期只有普通存款產品了,但其實利息都一樣,今天我們的三年期普通存款利率是2.6%。”
工作人員表示,今天發售的三年期普通存款額度也已經賣完了,“大概一小時之內額度就沒有了,之前還有一兩分鐘賣完額度的情況。”
興業銀行一工作人員介紹,該行20萬起存的三年期大額存單目前也沒有額度,普通定期存款50元起存,3年期利率是2.6%。
興業銀行APP最新信息顯示,該行20萬起存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已降至2.60%,同期限定期存款(福運金)利率也降至2.60%,三年期大額存款和定期存款利率相同。
“大額存單(利率)的話,我們普通定期也可以做到,而且利率也是一樣的。”興業銀行一工作人員表示,今年利率可能還會降,“降準之后可能就接著會有降息的預期,所有說存款利率后面可能還會降低。”
“有意向購買定期存款的話盡快操作,因為不確定利率后續是否會再降。”交行上海某支行理財經理也如是說道。
此外,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更高的存款利率也可能伴隨著更為嚴格的購買門檻。浦發銀行上海某支行理財經理此前對記者表示,該行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為2.9%,僅為新客專享,且條件也較為嚴格,需要是此前在該行沒有任何信息的客戶前來開卡辦理才為新客戶,同時要在七天內完成購買,超時系統就不再認定為新客。不過,近日記者再次咨詢新客大額存單時,該客戶經理表示現在新客三年期的產品已經沒有了,目前新客大額存單最長一年期,利率為2%。
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目前部分中小銀行仍有保持相對較高利率的存款產品。如四川銀行目前掛牌利率,三年期為3.15%,五年期為3.35%。此外,桂林銀行三年期整存整取掛牌利率2.8%,五年期為3.1%。此外,貴陽銀行成都地區3年期存款產品目前掛牌利率也仍在3%以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地方性銀行在省外沒有分支行,則需要外地客戶去當地開戶存款。而為了較高的利率,今年催生出了一批存款“特種兵”。
具體而言,目前全國性銀行中長期利率較低,而部分地區中小銀行利率較高,風險偏好低的“特種兵”們為了更高的存款利率,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在高利率的中小銀行開戶存款。
盡管外地存款利率較高,但實際操作中仍有種種不便。
“現在我們都可以正常開卡,你這邊只要提供本人身份證以及實名手機號就可以開卡。但是非柜面的話,外省人都需要進行限制。就是你的銀行卡只能在我們四川銀行的柜臺操作。”當記者以外地儲戶身份咨詢時,四川銀行一網點工作人員如是回應。
總體而言,“特種兵”們在異地存款,除了需要考慮途中的各種費用外,也需要考慮取款的問題。在目前防范電信詐騙、反洗錢、辦理銀行卡條件趨嚴的情況下,跨省存取款可能會被限制為僅柜面交易。如果消費者所在地沒有所屬銀行網點,取款或提前支取可能仍需要找到網點柜臺才可以交易。
始于2022年9月的存款利率調降,也是自2015年來,國有商業銀行首次下調存款利率。東吳證券固收團隊李勇表示,目前存款利率整體呈現出下調頻率變高,且期限越長下調幅度越大的特點。
雖然商業銀行不斷調降存款利率,但銀行存款成本并未能有效下降。國盛固收楊業偉估算,2023年上半年上市銀行平均存款成本也較去年年末上升3bps至2.17%。
對于存款利率調降,存款成本上升,楊業偉表示,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一是存款結構的變化。在利率下行過程中,活期存款占比持續下降,定期存款占比持續攀升,由于定期存款較活期存款成本更高,存款定期化的過程就會帶來存款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
二是企業活期存款成本的持續攀升。由于企業貸款投放難度增加,銀行需要向企業提供更高的存款收益來提升企業貸款積極性,因而過去幾年企業活期存款成本不斷提升,企業活期存款是各類存款里唯一成本還在持續上升的分項。
目前,多家機構表示,銀行將面臨更為嚴峻的凈息差壓
“考慮到凈息差已經下降至較低水平,因而壓力將傳導至存款端。存款成本需要更大幅度調降。而存款定期化以及企業活期存款利率抬升趨勢卻在提升平均存款成本,這意味著各項存款定價利率需要更大幅度的調降,以推動整體存款成本的下降。即存款利率需加速下降。”楊業偉表示。
中信證券明明團隊表示,面對當前較為復雜的經營環境,后續降低銀行存款成本仍屬重點工作方向。由于居民短期內風險偏好依然較低,即便下調存款利率,預計存款規模仍將保持上升趨勢。
存款利率下降后,一方面現存利率相對較高的存款受到追捧,另一方面存款對于部分儲戶的吸引力也有所減弱,在此背景下一些儲戶轉而考慮其他投資渠道。
據銀行理財經理介紹,當前保本產品有三類,分別是存款、儲蓄國債、銀保產品。隨著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許多人將目光聚焦在了儲蓄國債與銀保產品上。
儲蓄國債:線下排隊、線上“秒光”,火爆程度堪比搶演唱會門票
儲蓄國債是指一國政府面向個人投資者發行,以吸收個人儲蓄資金為目的,滿足長期儲蓄性投資需求的一種不可流通國債,按債權記錄方式分為紙質憑證和電子方式兩種。
招行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最近一次發行的儲蓄國債的利率是3年期2.63%、5年期2.75%。“基本上存款和國債收益都是并行的,下調的話一起下調。”
以剛過去的2023年為例,記者注意到,去年儲蓄國債也經歷了數次“降息”。3月發行的儲蓄國債(憑證式)利率由前期的3年期3.05%、5年期3.22%,調整為3年期3%、5年期3.12%;5月發行的儲蓄國債(憑證式),3年期和5年期利率再度下調5個基點,分別為2.95%和3.07%,這也是近年來儲蓄國債票面利率首次降至3%以下;7月發行的3年期和5年期儲蓄國債(電子式)利率分別降至2.85%、2.97%;10月發行的儲蓄國債(電子式),3年期利率降至2.63%,5年期利率降至2.75%。
2023年最后一期儲蓄國債在去年11月發行,彼時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盡管儲蓄國債利率也在不斷走低,但銷售卻依舊火爆。工行上海地區某支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線上(網上銀行代銷)一向都是開售秒光的,就像搶演唱會門票一樣。”而憑證式儲蓄國債是通過網點柜臺代銷的,同樣難搶。“國債額度是會分配到網點的,11月發行的國債,我們這個區域的15家網點只有2家有額度,而且額度也不多,可能要提早排隊而且要排在第一、二位才能買到。”
上述理財經理表示:“有些客戶是專門買國債的,老年人居多,他們已經買了很多年了。”
記者注意到,相較于銀行普通定期存款,儲蓄國債有著可以按年付息、提前兌取分檔計息等特點。
從付息方式來看,多數銀行定期存款是到期還本付息,而儲蓄國債則有按年付息品種,提升資金流動性。具體而言,儲蓄國債中憑證式國債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儲蓄國債(電子式)付息方式比較多樣,既有按年付息品種,也有利隨本清品種。
從提前兌取付息來看,通常銀行定期存款提前支取會按照活期利率計息,儲蓄國債提前兌取則會按實際持有時間和相對應的分檔利率計付利息。
以2023年第七期和第八期儲蓄國債(憑證式)為例,投資者提前兌取計付利息的規則為:從購買之日起,兩期國債持有時間不滿半年不計付利息,滿半年不滿1年按年利率0.35%計息,滿1年不滿2年按1.1%計息,滿2年不滿3年按2.12%計息;第八期國債持有時間滿3年不滿4年按2.57%計息,滿4年不滿5年按2.68%計息。
銀保產品:拉長時間線,鎖定長期收益
存款利率不斷下調的背景下,部分儲蓄型的保險產品因能夠鎖定長期穩定收益而得到眾多客戶的青睞,同時也成為銀行重點發力代銷的主推產品。
“像五年期投資性的分紅險,收益有保底和分紅,分紅是不確定的。確定的收益大概是一點幾,加上分紅的話,最終收益率大概在3.3%~3.5%。”招行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分紅險外,還有期限較長的終身壽險和年金險。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工作人員向記者強調,銀保產品主要是為滿足中長期資金的配置,短期內提前支取也可能會有虧損。
如增額終身壽險在繳費期限內提前支取,其現金價值可能會低于已繳納費用。“要看每款銀保產品的現金價值,有一些產品五年以后還沒回本,所以說不能統稱它就是保本的,保險是一種配置,一種需求的配置。”一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每款產品都不一樣,有一些到五年已經回本,有一些可能要到六七年、七八年。所以如果要買保險的話,就需要去看它的現金價值,只有達到對應的年限,才能起到保額增利的作用。
該經理表示,現金價值就是假如退保或者某一時間點能夠取出來的本利和。“有一些保險,可能一兩年內根據保險設定,還沒有現金價值,所以一定要了解,要具體到每個保險產品上。”
如此拉長時間線換來的則是長期穩定的收益,在當前市場利率持續下行的環境下,“鎖定收益”也是理財經理在推薦銀保產品時頻頻強調的優勢。
前述上海地區工行某支行理財經理向記者介紹了一款增額終身壽險,從第二個保單年度起,年度保險金額每年按基本保險金額的3.0%年復利遞增,現金價值不受市場波動影響,且逐年穩步提升。“每一年的現金價值在合同里都是寫明的,安全性不用擔心。”
事實上,2022年以來增額終身壽險的預定利率已經歷了一波調降。“幾乎一樣的產品,2022年6月還是3.8%,一個月后降到了3.5%,到2023年7月底,預定利率3.5%的增額終身壽險全部停售,之后都降到了3%,降幅還是挺大的。”
這位理財經理表示,“它(增額終身壽險)的優勢并非體現在3%利率上,而是在于‘鎖定’3%,長久來看會一直穩定在這個收益水平。而銀行定期存款在到期后盡管可以約定轉存,但同時也要被迫接受約轉時的利率水平,目前來看,利率大概率還是會繼續走低的,所以鎖定的魅力是很大的。”
工作人員同時建議,如果此前沒有買過類似產品,當下適合去配置一些,像金字塔一樣鋪厚投資的安全墊,存款、保險、國債這些安全產品可以適當多配置一些,在此基礎上再用少量的資金去博取高收益。
券商渠道的保本選擇:國債逆回購與券商收益憑證
除了銀行代銷的產品外,目前券商渠道也可以買到一些收益較為穩定的理財產品,比如國債逆回購和券商收益憑證。
國債逆回購本質上是一種短期借款,通俗來講就是客戶發起請求借出一筆錢,同時融資方以一定的利息為代價,借入客戶現金。到了約定時間,借錢的一方按照約定利率向客戶支付本金和利息。
國債逆回購優勢在于流程由交易所監管,借錢方以國債作為質押,并由證券公司進行結算,安全性有所保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債逆回購雖然成交后即鎖定利率,不隨市場波動,但交易前利率一直隨市場波動。通常在特殊的時間點,如節假日前、月末、季度末等,由于市場資金緊缺,國債逆回購利率會大幅升高,從而投資者可以獲取遠超平常低風險理財的收益。
券商收益憑證是證券公司在柜臺或機構間私募產品報價與服務系統向符合條件的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按照是否向投資者支付單一固定利率,收益憑證分為固定收益憑證和浮動收益憑證。
從本質上來講,收益憑證是一種債務融資工具,屬于證券公司的負債,這一負債的背后是發行方即證券公司的信用,類似于到期還本付息的債券。
目前券商的收益憑證,是可以承諾“保本”的。多家券商在自己的APP上設置“保本專區”,并在合同中明確體現保本字樣。
一般而言,固定收益類憑證最低認購金額為5萬人民幣,以1萬元整數倍增加,同時要求投資者人數不超過200人。
收益率方面,不同券商收益率不同。以廣發證券為例,該券商1月29日的28天、91天、182天、360天產品收益率分別為2.25%、2.40%、2.50%和2.55%。此外,如東莞證券1月24日發售的“月月鑫”9月期41號,收益率為2.8%。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